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太白米Notholirion bulbuliferum干燥小鳞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甾体生物碱苷,经 IR、13CNMR、MS 等方法分别鉴定为茄次碱-3-O-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β-D-glucopyranoside,Ⅰ)、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Ⅱ)、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Ⅲ).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人类利用生物碱的历史甚至比文字的历史还要长,但直到1803年Derosne首次分离出单纯的那可丁,以及德国助理药剂师泽图纳于1806年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并报告其具有碱性,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碱化学的研究。至1900年,人类分离出的生  相似文献   

3.
太白米为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 otholirion bu l-bu lif erum(L inge lish.)S tearn的干燥小鳞茎。其作为陕西、四川等地的民间用药,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太白米具有宽胸理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胀等病症,并对胃癌、食道癌及肝癌有一定的疗效。由于太白米的疗效显著,药材价格高涨,导致太白米采挖过渡,其资源分布由20世纪70年代的海拔1 800余米迁移至目前海拔2 500~3 500 m的中高山地区,其野生资源量也日渐减少,商品药材市面上难得一见[1~3]。其价格由过去8…  相似文献   

4.
东风菜中甾体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东风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东风菜根中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α-菠甾醇3氧βD葡萄糖甙(2);α-菠甾醇(3);胡萝卜甙(4);β-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东风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太白米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 Notholirion bulbu-liferum( Lingelsh.) Stearn的干燥小鳞茎 ,主产于陕西太白山 ,云南、西藏等省区亦产 [1,2 ] 。为名贵中药材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珍惜保护植物 ,具有宽胸利气、止呕止咳、健胃镇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胸痛、胃痛腹胀、呕吐反胃、风寒咳嗽等疾病 [3 ]。太白米主要生长于海拔 30 0 0 m左右的高山草丛中 ,在太白山主要分布于平安寺、南天门、药王庙、八十里跑马梁、黄柏源等狭窄的地段。近年来 ,因人为因素其种源破坏非常严重 ,濒临灭绝[4,5] ,为保护这一种源 ,自 1 996年立题对其人工…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对东太白山太白米生长区域与非生长区域及西太白山(无太白米分布)的土壤的营养成分、土质、PH值、微量元素等方面分析入手,找出东太白山在同一海拔高度下,太白米分布点与非分布点及西太白山在土壤的营养成分、土质、PH值、微量元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目的为了研究在太白山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从而揭示太白米原植物濒危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太白米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白米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8.
太白米显微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太白米进行显微组织结构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太白米小鳞茎横切面可见鳞叶表皮由一列细胞构成;表皮层内方为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鳞叶薄壁细胞含大量淀粉粒;维管束散在,为有限外韧型。药材粉末中薄壁细胞可见小砂晶;导管多螺纹;并含有大量淀粉粒。结论为太白米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珍稀中药材--太白米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白米的功效、分布、生活习性及生长条件等方面对太白米进行了介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白山这一名贵中药材太白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导致太白米濒危的因素,我们组织了仅20人的科研小组,从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分赴太白山、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甘肃和青海等省区,对太白米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登太白山达6次,在山上累计滞留60余天,从满山积雪的4月到大雪纷飞的10月,对太白米从发芽到倒苗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导致太白米濒危的因素,我们组织了仅20人的科研小组,从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分赴太白山、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甘肃和青海等省区,对太白米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登太白山达6次,在山上累计滞留60余天,从满山积雪的4月到大雪纷飞的10月,对太白米从发芽到倒苗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实现对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玉簪Hosta plantaginea的花进行了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应用常规柱色谱(包括正相、反相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和波谱分析方法对玉簪花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以3种悬浮肿瘤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株(HL60、Jurkat、K562)和3种贴壁实体瘤细胞株(肝癌HepG2、 乳腺癌MCF7、 胃癌SGC7901)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结果:从玉簪花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为吉托皂苷元(1)、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3)、吉托皂苷元-3-O-{β-D-木糖(1→4)-β-D-葡萄糖(1→2)-[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10);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吉托皂苷元-3-O-β-半乳糖苷(2)、吉托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4)、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5)、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6)、替告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7)、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8)、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4)-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9)。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6,8~10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毒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益肾胶囊中甾体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益肾胶囊中胆甾-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该制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观察上述五种贝母生物碱的拮抗作用。结果:预试表明几种贝母生物碱,均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经Schild方法计算,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的pA2值分别为6.91,6.73,7.18,7.03和6.52。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三棱中新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阐明常用药三棱活血化阏的机理及寻找其有效成分,并为三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将三棱先用乙醇提取,再用正丁醇萃取,采用低压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最后用现代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6.
17.
从防己科植物的一个新种米易地不容Stephania miyiensis的块根中分得7种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l-四氢巴马汀碱,紫堇单酚碱,巴马汀碱,d-斯蒂酚灵碱,千金藤宁碱,去亚甲小檗碱和药根碱。其中Ⅵ为首次从千金藤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胆木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胆木Naucleaofficinalis的生物碱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胆木带皮茎枝的化学成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成分,其中9个为吲哚类生物碱,2个喹啉酮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牛眼马钱托林碱(angustoline,Ⅰ)、19-乙氧基牛眼马钱托林碱(19-O-ethylangustoline,Ⅱ)、3-S-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3-S-3,4-dihydroangustoline,Ⅲ)、3-R-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3-R-3,4-dihydroangustoline,Ⅳ)、naucleamide A(Ⅴ)、异长春花苷内酰胺(strictosamide,Ⅵ)、喜果苷(vincosamide,Ⅶ)、6′-异乙酰基长春花苷内酰胺(6′-acetyl-stric-tosamide,Ⅷ)、2′-异乙酰基长春花苷内酰胺(2′-acetyl-strictosamide,Ⅸ)、短小蛇根草苷(pumiloside,Ⅹ)、3-表短小蛇根草苷(3-epi-pumiloside,Ⅺ)。结论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豆科野决明属植物牧马豆ThermopsislanceolataR.Br.的全草中分得6个生物碱。经物理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黄华碱(Ⅰ),13-羟基黄华碱(Ⅱ),金雀花碱(Ⅲ),N-甲基金雀花碱(Ⅳ),5,6-dehydrolupanine(Ⅴ)和N-(3-氧代丁基)金雀花碱(Ⅵ)。其中化合物Ⅱ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川贝酮(chuanbeinone,Ⅰ)、梭砂贝母酮(delavinone,Ⅱ)、贝母乙素(peiminine,Ⅲ)、西贝素(imperialine,Ⅳ)、petilidine(Ⅴ)、贝母甲素(peimine,Ⅵ)、贝母辛(peimisine,Ⅶ)、solanidi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Ⅷ)。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Ⅴ、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