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狼毒类生药性状与商品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性状观察和比较,鉴定了12种狼毒对口药材和6种商品药材(包括一伪品种)。调查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44件商品药材,结果表明,大戟科的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占商品来源的73%,是现时狼毒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药琐琐葡萄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维吾尔药琐琐葡萄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鉴别依据。方法:对琐琐葡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与粉末药材进行鉴定。结果:山葡萄和琐琐葡萄的显微特征极为相似,但二者有明显区别。结论:葡萄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虽然相似,但有明显区别。此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琐琐葡萄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性状鉴定,是指中药的原植物鉴定清楚后,根据药材经过简单加工的药用部分的形性而制订或描述的鉴别点,包括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以及气味等.作为鉴定药材的依据。药材的性状鉴定,主要是利用感官,即用看、(?)、闻、尝等方法,观察完整的药材。广大药工在长期实践中,用感官识别药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行之有效的.譬如党参以条粗、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何首乌切断面有云锦状花纹,粉防己断面有车轮纹,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霉变中药材和饮片的方法。方法 选择甘草、三七、菊花、金银花、金钱草、番泻叶、黄芩、党参和白果9种中药材,以洒水和温室放置的方法使药材霉变,用水洗法、刷霉法、颠簸法除去药材表面霉菌后,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药材的微性状特征。结果 在8种药材的裂隙或凹陷处等不易洗刷部位可观察到菌丝和孢子囊,残留的菌丝和孢子数量因药材表面粗糙程度和裂隙大小而异,只有1种表面光滑的白果药材不易观察到霉变特征。结论 微性状鉴定法可以快速检测一些经过水洗、刷霉、颠簸等方法处理过的霉变药材。  相似文献   

5.
对水翁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为水翁花的药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唇香草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唇香草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对唇香草的茎、叶和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对唇香草水提液和醇提液化学成分进行理化鉴别;以蒙花苷、咖啡酸、迷迭香酸对照品对唇香草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测定7批唇香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结果唇香草药材水分不得超过9%,总灰分不得超过1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4%。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定性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唇香草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广民  简永兴 《医学教育探索》1994,(12):647-648,650
对抗菌中草药丁香蓼进行了原植物、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研究,为其品种鉴定提供了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不同品种药材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山茱萸的鉴别特性。方法:将不同产地、品种山茱萸分七种果形的药材,进行性状鉴别、表皮细胞扫描电镜鉴别、显微鉴别。结果:不同性状山茱萸的鉴别特征明显不同。结论:对山茱萸药材的应用和山茱萸的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研究西红花及新伪制品黄花菜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 ,参照准确的西红花和黄花菜标本,对西红花的新伪制品黄花菜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明显鉴别点。结果:归纳总结出西红花及新伪制品黄花菜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顶端边缘呈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在凹陷及褶皱处常附着有花粉粒,花粉粒呈黄色或红棕色,呈圆球形,是西红花最主要的性状鉴别点。结论:通过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有效的区别以黄花菜伪制的"西红花",为西红花药材与目前常见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兰 《包头医学》2009,33(2):98-98
目的:通过药材中所含草酸钙结晶鉴定几种药材的真伪。方法:挑选含有草酸钙结晶的,几种药材的真伪品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比较?结果:很容易能够鉴别出一些药材的真伪。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 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 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研究常用中药卷柏的原植物卷柏和垫状卷柏的植物学特征,明确两者的分类地位。观察两者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它们的孢子和叶片表面特征。结果:两者在中叶形状,侧叶边缘齿,孢子纹饰、叶片表面特征方面均有差别。结论:垫状卷柏不宜作为卷柏的变种处理,应视为不同种。本工作为其分类学提供了新资料,可用于正确鉴定、合理应用卷柏类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用于沙门菌属内的分型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采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分别检测到伤寒的3条特异性条带、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2条特异性条带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1条特异性条带,但是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未出现特异性条带。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出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纯DNA和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分别可达10 fg/reaction和20 CFU/reaction;对77株细菌的检测正确率达100%。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比多重PCR方法更能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4.
宋榴艳  陈守义  侯水平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27-628,697,738
目的 对一株从广州市食品从业人员肛拭子中分离的蔗糖发酵型沙门氏菌进行鉴定.方法 应用培养特性试验、生化分析、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该菌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符合沙门氏菌定义,但与普通沙门氏菌在蔗糖利用、硫化氢产生上存在差异.血清型鉴定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serovar Senftenberg),16S rRNA序列分析为肠道沙门氏菌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结论 该菌为一株蔗糖发酵型、硫化氢阴性的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地榆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及分类鉴别和学名考订,发现山东地榆属植物共有3种、3个变种,分为紫(红)花及白花2大类。并对曾被误订为白花地榆的宽蕊地榆Sanguisorba applanata Yü et Li 等提出订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中国东海分离筛选抗菌活性微生物,确定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随机挑选30株本室保存的分离自中国东海的细菌,利用抗大肠杆菌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对活性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征、盐需求测试及16S rDNA序列分析,并将所测得的序列在NCBI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搜索,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序列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菌株鉴定到属。结果:筛选出活性菌株F81612和F201721,它们的最适生长盐浓度分别为10%和7.5%,菌株形态特征、生化性质与Bacillus sp.相符,菌株F81612和F201721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与Bacillus subtilis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相似程度最大。结论:利用抗大肠杆菌模型筛选到两株产大环内酯Macrolactin S的细菌,均为中等嗜盐的海洋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国产水溶性蜂胶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ATCC 25175,S.m)、远缘链球菌(S.sobrinus6715,S.s)及其耐氟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防龋途径。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递增法对S.m、S.s进行氟化钠体外诱导耐氟菌株(S.m-FR、S.s-FR),采用液体稀释法观察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生长的影响;用酶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蜂胶对GTF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MIC分别为0.39、0.78、0.20、0.39 g/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8、1.56、1.56、1.56 g/L;随着蜂胶浓度增高,葡糖基转移酶活性逐渐降低,6.25、3.13、1.56 g/L与0.78、0.39 g/L 2个浓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水溶性蜂胶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及耐氟菌株的生长,对GTF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豆甾醇、肉桂酸苯乙酯、胡萝卜苷。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香青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苏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门诊与住院患儿各临床标本分离的1 521株肺炎链球菌,采用梅里埃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药敏试剂盒ATB STREP5进行MIC测定。结果 1 521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43.6%,其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4.6%;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ISP)39.1%。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喹奴普丁/达福普丁,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0.6%,21.0%,99.3%,97.6%,76.2%,92.0%,75.3%,7.0%,0.13%,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肺炎链球菌。结论苏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以低耐为主,青霉素仍是一个有效药物。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需做细菌药敏试验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20.
杨鑫  李福秋  金学洙 《吉林医学》2007,28(5):588-589
目的:探讨一株引起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真菌学特点,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自1例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1株菌株,分别以1株固定型孢子丝菌菌株及淋巴管型孢子丝菌菌株作为阳性对照,利用常规真菌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引起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临床分离株经真菌学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结论:引起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经真菌学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其在SDA固体培养基及小培养镜下的形态特征与其他类型孢子丝菌菌株基本一致,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