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堪祥  陈玉松 《海南医学》1994,5(4):222-224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病中的常见病,过去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行二尖瓣分离术。近年来由于导管技术的发展,国外多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辩扩张方法,进行治疗,国内也有少数大医院开展。从治疗效果看,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根治方法。我院91年9月以来共对1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气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均获得成功,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28.4岁,6例单纯二尖瓣狭窄,2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退流,二例合共二尖瓣轻度退流,心功能I级者6例,心功能R级者…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2年12月至1995年6月对2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球器二尖瓣扩张术(PBMV),对瓣膜厚度与PBMV间的疗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病人来源:27例中,男2例,女25例,年龄19-54岁,平均41.2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7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二尖辩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1例。1.2方法:全部病人术前用东芝SSH-65A彩色超声心动图以左心长轴切面测定二尖瓣瓣尖及瓣体厚度,以前瓣尖厚度作为研究对象的指标,(由于全部病人后瓣厚度与前瓣厚度相近且后…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8月开展经皮二尖瓣球羹成形术(PBMV)以来,为2例二尖瓣狭窄的特殊病例做了PB-MV。随访1年,证实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现将2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叶xx,女,42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辩狭窄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伴阵发性房颤几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闭式分离术,术后恢复尚佳。近10天来出现阵发性心悸,心电图示阵发性房倾,体查:第1、2心音亢进,心尖部隆隆样舒张期荣音,有开答音。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四面积1.1cm2.瓣膜积分为6分.经PBMV后,左房平均压由4kPa(30mmHg)…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2年12月~1995年5月采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20~58(平均37.5±17)岁。风心病史2~30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劳力性心悸、气促。入院时心功能Ⅱ级17例,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合并严重肝硬化1例。术前均确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其中2例会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会并轻度主动脉想关闭不全。1例曾行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倒在外院行PBMV失败。31例中实性心律15例,心房间动16例,瓣膜轻度钙化8例。1.2手…  相似文献   

5.
曾廷杰 《华夏医学》2002,15(1):29-30
目的:探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行闭式扩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13例患者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目前随访全部病例均能参加日常工作和活动,1例心功能Ⅱ级,其它全部I级,结论:闭式扩张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吴品林 《吉林医学》1990,11(4):227-228
<正> 我们于1985年6月~1989年6月,共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45岁。单纯二尖瓣狭窄9例,合并轻度二尖瓣漏2例,伴发房颤5例。心功能Ⅱ级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良的超声积分法,探讨风湿性二尖辩狭窄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近期疗效的价值。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分为低积分组、高积分组两级,结果表明:PBMV术后低积分组(≤8)各项参数基本稳定,且并发症较少。而高积分组(>8)二尖瓣瓣口面积趋于缩小,且易致二尖瓣反流,认为对高积分的病人不宜行PBMV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用心机图和心阻抗图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脏病患者闭式分离术后近期疗效。对象和方法对象:术前组31例,20~38岁,男10例,女21例,病程平均6.4年;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9例。术后3周27例,15周14例。术前后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术前和术中检查均属单纯二窄,瓣口直径平均  相似文献   

9.
李易  蔡力 《四川医学》1993,14(2):83-84
本院从1989年6月至1991年7月,采用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治疗的二尖瓣狭窄患者58例。现选择资料比较完整的36例,对其术后二尖瓣口面积(MVA)大小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0±9岁(19~60岁)。风湿性心脏病史2~30年。术前均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其中10例伴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均无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病变。亦无  相似文献   

10.
例1,女,56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于11年前行二尖瓣分离术,再发胸闷、气急1年余。人院体检:二尖瓣面容,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暧音,心率98次/nfl,比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m级舒张期杂音及0级收缩期杂音,向腋后线传导。周围血管证无异常,腹水证(-)。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沉、抗“O”正常,心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而积fJ09on12,伴轻度二尖瓣返流,瓣缘有中度钙化,驱下位索有轻度粘连及纤维化。左心房内径53nun,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llnm,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分离术…  相似文献   

11.
王虹  刘陶 《北京医学》2008,30(6):335-337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患者,于妊娠中晚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者于妊娠中晚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lJ缶床资料.结果 5例孕妇术后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平均(0.83±0.24)cm2(0.57~1.15cm2)扩大到术后的平均(1.94±0.1)cm2(1.80~2.05cm2);心功能术前Ⅲ级2例,术后至围生期Ⅰ级2例,Ⅱ级3例.5例婴儿发育均正常.5例孕妇中除4例术后合并轻度二尖瓣反流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对于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妊娠中晚期患者.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例风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后三尖辩严重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成彤术和三尖辩置换术,其中生物瓣置换Z例,机械瓣置换2例,1例瓣膜成形。术前术后均给予强心,利尿,护肝,营养支持。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4例瓣膜置换心功能恢复到Ⅱ级,1例瓣膜成形患者心功能Ⅲ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再发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应积极外科治疗,以生物瓣置换为宜。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急性心肌梗塞3例报告1989年至1992年7月,共行123例心瓣膜替换术,术后3例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现报告如下。例1男,24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术前无心绞痛症状,E...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与抢救经过王××,女32岁。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心源性哮喘,经内科治疗心功能改善后于1977年6月16日在针刺麻醉及气管插管供氧行左胸二尖辦闭式扩张术。上午10h 20min 在血压100/60mmHg、心率84次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二失瓣成形术是治疗风心病的新手段之一,也是十余年来风心病治疗上的重要进展,我科自1993年9月至1994年5月共治疗8例,现将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病人,其中女性7例,男性1例,年龄28~54岁,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其中房颤2例,二尖瓣口面积术前1.0~1.5cm2,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Ⅲ级以上3例,左心房内径3.0~1.0cm6例,>4.0cm2例。1.2手术方法应用Inoue球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均获成功,术后经心脏彩色B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2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60-67岁,中位年龄为64岁。二尖瓣口面积为0.8-1.2 cm2,平均为(0.95±0.14) cm2。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例,PBuv后再狭窄4例。合并轻微主动脉瓣病变15例,合并二尖瓣轻微到轻度反流6例,合并三尖瓣狭窄8例,单纯二尖瓣狭窄1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6例。所有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左心房血栓:肺动脉高压20例;心功能II级15例,III级5例。二尖辦超声记分≤6分18例,其余2例为10分。房间隔穿刺采用ROSS法。选择房间隔穿刺点范围的上下界分别为左房影下缘上一个椎体,左右界为脊柱中点至脊柱右缘,右房显著扩大者穿刺点适当下移。当穿刺针穿过卵圆窝时,阻力突然消失如同针穿过塑料膜或气球的感觉。推注造影剂时,可见造影剂在左房中弥散,压力监测出现左房压力曲线,固定穿刺针,缓慢推送扩张鞘,然后推送外鞘。房间隔穿刺针和扩张鞘推进深度只限于造影剂喷射束,避免刺破左房壁。扩张球囊使用日本产Inoue球囊,根据公式(身高/10 10)预算最大球囊直径,再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辦膜条件、病变程度选择适当球囊进行扩张。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体表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二尖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左房内径、左房平均压,二尖辦是否反流。手术后24 h及1、3和6个月使用TTE随访。结果选用球囊28 mm 2例,26mm 16例,24 mm 2例,扩张后的瓣口面积为16-25 mm2。术后及随访满6个月时左房平均压、左房直径、肺动脉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1例手术前二尖瓣轻微反流,手术后为轻度到中度反流。2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舒张期杂音完全消失或减弱,术前心功能Ⅱ级15例,术后14例为Ⅰ级,术前心功能Ⅲ圾5例,术后4例为Ⅱ级,1例为Ⅰ级。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198 4年Inoue(井上宽治 )首先应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二尖瓣之后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我院自 1 998年以来为 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9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4性 ,年龄30~ 70岁 ,病程 2~ 31年 ,1例系开胸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单纯狭窄 7例 ,伴轻度关闭不全 2例。术前二尖瓣瓣口面积为 (0 .9~1 .4)cm2 ,其中伴瓣膜钙化 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5例 ,房颤…  相似文献   

18.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目前国内大医院开展较多,我们通过PBMV术后心脏杂音变化,对球囊直径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0-08首例PBMV成功以来,对8例术后杂音进行了系统观察。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9.7岁。术前经体检、听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5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件主动脉辨轻度狭窄2例。1.2方法及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单球囊导管,经皮股静脉插管,经房间隔穿刺行PBMV。进口It1Ollll导管3例,国产单球囊导管5例。球囊直径均从25mm开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90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交界分离术者,术前M型超声心动图EA-EP间距测定及术中二尖瓣孔径实测的对照结果;探讨EA-EP间距对二尖瓣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指出在我国现况下,二维超声心动图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测定M型超声心动图EA-EP间距仍不失为估计二尖瓣狭窄程度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拓宽PBMV治疗指征。方法对1992年4月至2005年10月采用lnoue单球囊技术治疗的60岁以上的风心病患者进行即刻疗效分析和近远期效果观察。结果患者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8.60±8.41)mmHg降至(9.13±6.18)mmHg;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的(19.62±6.71)mmHg降至术后的(4.76±4.15)mmHg;瓣口面积由术前(1.04±0.20)cm2增至术后(2.60±0.33)cm2;左房内径由术前(43±8)mm降至术后(35±7)mm;随访3~5年,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术中并发急性肺水肿1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窦性心动过缓1例;中度二尖瓣返流2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体循环栓塞。结论PBMV治疗老年患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近远期的效果良好,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规范化抗凝、抗风湿及术后瓣口面积较大的患者PBMV远期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