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首次分离 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经典的微生物学、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进行生化、药敏和流行菌株的分型,并用家兔肠段结扎方法进行霍乱肠毒素检测。结果 4株菌与O139群霍乱诊断血清发生强凝集反应。与O1群多价血清不凝集;在庆大琼脂平板上菌落较O1群霍乱弧菌混浊、隆起。霍乱肠毒素检测均为中等毒力,对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霍乱肠毒素检测为中等毒力,具备引起流行的能力,为流行株。因此加强监测,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05年-2010年霍乱弧菌监测中分离的25株疑似菌株进行系统鉴定。方法: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系统生化鉴定(VITEK32)、PCR检测其分型及毒素基因、药敏试验。结果:25株菌鉴定为霍乱弧菌的有21株,与霍乱弧菌发生交叉凝集4株;病例监测主要为O139霍乱弧菌、外环境监测主要为O1群霍乱弧菌;病例监测菌株携带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其他菌株均不携带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药敏实验结果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对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武汉市霍乱弧菌在病例监测中主要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外环境监测中主要为O1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不同型别菌株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陈福辉  杨梦  程慧健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221-3223,3229
目的掌握江西省外环境中霍乱弧菌菌型分布、毒力基因、耐药现状,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分型法对外环境中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同时以主要毒力基因ctx为引物对检索的霍乱弧菌进行PCR扩增,并应用K-B纸片法对部分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9-2012年期间,共从外环境中分离到霍乱菌株156株。毒力实验结果显示37株O139群中15株扩增出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毒力基因(ctx)条带,而119株O1群除2株小川型外,其余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ctx)条带,与阴性对照一致。药敏结果显示:O139群和O1群对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90%以上敏感。结论江西省2009-2012年间外环境中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中,O139群与O1群并存,O1群为优势菌;水产品中O139群菌株绝大多数为产毒株,而O1群菌株绝大多数为非产毒株。应重点加强水产品的霍乱监测。药敏结果供霍乱治疗和必要时的预防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江西省人群中霍乱弧菌菌型变迁、毒力基因、耐药情况,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分型法对人群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同时以主要毒力基因ctx为引物对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PCR扩增,并采用改良K-B纸片法对部分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6-2008年期间,共从人群中分离到霍乱菌株139株(O139群136株,O1群小川型3株),其中从患者中分离到O139群41株、O1群小川型1株;从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到O139群95株、O1群小川型2株。毒力实验结果显示O139群中除1株外,其余的均扩增出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毒力基因(ctx)条带,而O1群小川型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ctx)条带,与阴性对照一致。药敏结果显示:O139群和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均对利福平、丁胺卡那、氟哌酸、环丙沙星、头孢噻肟100%敏感,耐药性在90%以上的药物是四环素、强力霉素。结论江西省2006-2008年间人群中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中,O139群与O1群小川型并存,O139群为优势菌;O139群菌株绝大多数为产毒株,小川型均为非产毒株。药敏结果供霍乱治疗和必要时的预防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上海市从黄浦江水样中检测出一株霍乱肠毒素(CT)阴性的O139群霍乱弧菌,对其表型及基因型做了系统的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O139群霍弧菌从本地区霍乱流行期间外环境水样中分离,菌号为9-06,参考菌株(O139群霍乱弧菌MO45)为本实验室提供。1.2诊断血清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O139群诊断血清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有效期内使用。1.3菌株鉴定菌株鉴定按第五版《霍乱防治手册》中规定的步骤进行。1.4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药敏试验用M-H培养基及其药敏纸片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相似文献   

6.
112株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基因和耐药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温岭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基因和耐药情况,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霍乱弧菌主要毒力因子基因ctx为引物,对112株霍乱弧菌(O1群92株、O139群20株)进行了PCR扩增.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所有菌株进行了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除外环境检出的4株O1群霍乱弧菌菌株外,其余的霍乱菌株均扩增出与阳性对照一致的ctx毒力基因条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O1群霍乱弧菌,不同年份的菌株耐药的程度不一致.结论:从所有病人中分离到的菌株均为产毒株,与致病性和流行强度有关,治疗霍乱病人应结合本地区情况,根据不同菌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5年-2010年湖南省霍乱疫情分离到的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的病原学特征,研究疫情分离株之间的克隆相关性。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AB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对疫情分离代表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结果:33株霍乱弧菌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9.39%和75.76%,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以及丁胺卡那100%敏感;毒力基因的PCR结果显示为所有疫情分离的O139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即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B阳性;24株分离自2005年和2010年的7起疫情里的O139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型及聚类分析后,共分为3个PFGE带型,所有菌株的带型相似率在83%~100%之间。结论:湖南省2005年-2010年霍乱疫情以O139群为主,引起疫情的全部为产毒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之间霍乱疫情的分离菌株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和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分析,有助于霍乱的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的追踪。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下城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监测。方法:2007年1月-2007年9月采集25052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后分离4号琼脂。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动力和生化试验等检查,对所分离的疑似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单克隆抗体的玻片凝集试验、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弧菌ctxA和tcpA基因PCR检测进一步鉴定各霍乱菌株。结果:上述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各1株。1株O1血清群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为1 L,属埃尔托生物型非流行菌株,霍乱弧菌ctxA和tcpA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为ctxA阴性,tcpA阳性,判定为有毒力的非流行菌株。另1株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ctxA和tcpA基因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无毒力非流行菌株。结论:尽管所检出的2株霍乱弧菌均为非流行菌株,但因携带者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年湖南省霍乱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比较霍乱疫情分离株与常规监测分离株之间的克隆相关性,追溯传染源。方法对疫情与监测分离到的42株霍乱弧菌进行常规生物分型和PCR检测毒力基因,对23株代表株进行药敏试验,对18株代表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从湖南省霍乱疫情中分离10株霍乱弧菌均为O139群,ctxA阳性率100%。常规监测分离霍乱弧菌32株,其中O1群15株,全部为ctxA阴性株;O139群17株,ctxA阳性率94.11%。23株霍乱弧菌耐药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7.83%、56.52%,发现1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PFGE方法显示有5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2%~100%之间,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高度同源。结论湖南省霍乱弧菌存在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很可能是湖南省霍乱疫情发生的主要传染来源,海、水产品的监测是霍乱防控的重点;要密切关注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变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2005年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5年霍乱弧菌分子特征,以及霍乱暴发疫情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疫情分离的菌株与海、水产品监测分离的霍乱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特异性编码脂多糖基因(LPS)和霍乱毒力基因(ctxAB);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 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试16株霍乱弧菌14株LPS阳性,为O139群霍乱弧菌;另2株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2株稻叶型霍乱弧菌和1株O139群霍乱弧菌ctxAB阴性,其余13株菌均具有ctxAB,为产毒株.对16株菌以Not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5个型别.O139群霍乱弧菌优势流行株与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PFGE型别一致,且同为产毒株.结论:甲鱼等海、水产品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严重,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高度同源,被污染的甲鱼可能是本年度食源性霍乱暴发的主要传染来源之一,海、水产品的监测是近期霍乱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本实验室收到各县 (市 )站上送霍乱弧菌菌株共133株 ,其中O13 9群霍乱弧菌 12 2株 ,小川型霍乱弧菌 11株。经血清学、噬菌体弃去生物分型及药敏试验 ,结果发现 :今年的噬菌体分型与药敏试验有新的动向。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菌株来源 :131株来自病人与带菌者 ;1株来自砧板 ,1株来自马桶采样。 (2 )血清及噬菌体 :来自浙江省卫生防疫站防疫科 ,方法按文献〔1〕。 (3)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琼脂扩散法 ,使用浙江省卫生防疫站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的药敏纸片及判断标准。结果  (1)血清学分型 :133株霍乱弧菌 ,其中O139群 12 2株 ,占 …  相似文献   

12.
非O1群霍乱弧菌广泛存在于外环境水体中,有些菌株也可产生霍乱肠毒素,感染后引起人类腹泻。2007年3月,从本区肠道门诊腹泻病人标本中检出1株非O1群霍乱弧菌VBO7型,现将分离鉴定的过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材本区各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肛拭子。培养基:碱性胨水、4号琼脂、血平板、TCBS平板、微量生化管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药敏试纸:北京天坛药物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有效期内使用。诊断血清:霍乱弧菌O1群多价,小川型、稻叶型单价,O139单价诊断血清均由广州市疾控中心提供;非O1群霍乱弧…  相似文献   

13.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 ,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 7次世界性大流行 ,前 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 ,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 ,由Eltor生物型引起 ,从 196 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 ,已持续 38年 ,波及五大洲 14 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 1992年 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孟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 ,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 ,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 ,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文对部分非O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O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2005年至2008年对4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系统的分离鉴定。方法:依据检验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系统生化鉴定(VITEK32)、PCR检测其分型及毒素基因等鉴定。结果:该4株菌为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与O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有交叉凝集;且其中一株还与大肠埃希菌O157诊断血清有交叉凝集。结论:该4株菌是与O139群霍乱弧菌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为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必须进行系统化鉴定,以确保菌株鉴定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霍乱疫情时病原菌的正确鉴定可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市售甲鱼带菌引发霍乱疫情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弄清O139群霍乱弧菌在我市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及传播来源,找到防控措施。[方法]用碱性胨水对所采样品进行增菌,四号琼脂平板作病原菌分离,Cpi20E作生化学鉴定,O139诊断血清作菌群诊断,同时用PCR作菌株毒力测定,引物是CtxA,用KB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我市O139群霍乱疫情共作样本215件,检出42株病原性弧菌,并从相关食物链甲鱼中检出3株,生化鉴定率为99.9%,从病人及甲鱼中检出的O139群霍乱弧菌生化反应一致,毒力基因相同。对青霉素等数10种抗生素耐药、先锋类及复哌酸敏感。[结论]我市O139群霍乱疫情由外地输入甲鱼带染所致,病人及甲鱼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系统分离鉴定,以确诊是否为霍乱。方法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鉴定,包括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rfb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该2株菌均不是O139群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结论霍乱弧菌的鉴定除了血清学诊断外还应该结合系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排除假阳性,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5株O139群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从病人和水产品中分离到的5株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方法参照《霍乱防治手册》对5株菌的生长特征、生化特征、血清学反应及药物敏感性进行鉴定;应用多重PCR方法对所试菌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用Vero细胞测定方法检测ctxA阳性菌株霍乱肠毒素的表达。结果5株O139群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和血清学反应与阳性对照菌体O139群霍乱弧菌MO45基本相同;2株来自重型病人和1株来自水产品的菌株ctxA、zot、ace、tcpA、tcpI、hlyA、rtxA、rtxC、ompU、tarR 11种毒力相关基因全部阳性。经Vero细胞测定,其霍乱肠毒素效价达到1:160;在2株来自轻型病人的菌株中仅hlyA、rtxA、rtxC、toxR 4种毒力相关基因为阳性。结论O139群霍乱弧菌致病(泻)的决定基因簇并非仅为ctxA、zot、ace、cep等毒力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8.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追溯霍乱传染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 2 0 0 4年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与常规监测的外环境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追溯传染源 ,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O139群霍乱弧菌编码脂多糖 (LPS)特异性基因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复核菌株 ,霍乱毒素 (CT)基因引物PCR检测霍乱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进行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  2 5株受试菌株LPS基因 2对引物PCR结果均为阳性。所有 6株河水中分离的菌株均为CT基因阴性 ,其余均具有CT基因。 2 4株菌PFGE可分为 13个型。结论 LPS基因PCR检测结果从分子水平证实受试菌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河水中分离的 6株菌是非产毒株 ,其余菌株均具有致病性。环境水分离的O139群非产毒株之间以及产毒株与非产毒株之间遗传相关性较远。产毒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四川省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同期流行的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带型一致 ,在国内首次以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示甲鱼可能是四川省近年霍乱疫情主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0年度安徽省霍乱疫情的流行菌株进行实验检测,从病原学角度分析本年度霍乱的特征。方法应用常规细菌学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46株霍乱弧菌的基本特性、致病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特征进行实验检测。结果 46株菌株O1群小川型44株,O139群2株,实验菌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耐药性;所有菌株均携带有肠毒素(CT)和毒素共调菌毛(TCP)毒力基因;PFGE图谱聚类可分作5个型别,93.2%的O1群菌株(41/44)具有相同的分子分型。结论 2010年度安徽省流行的霍乱以O1群小川血清型为主要病原菌,流行菌型的更迭明显,6个市发生的疫情检获的O1群菌株93.2%具有相同的分子分型,表现出极高的病原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基层医院送检的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分离和系统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ompW、rtxC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采用K-B纸片法,选择21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对奈啶酸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链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诊断除了常规生化血清学诊断外更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