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药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中始终发挥着较突出的作用,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高科技实验方法的渗透,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正逐渐被现代医学研究所揭示。在肿瘤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方面发挥着较突出作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中医药调节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热点之一,其中扶正中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的治理尤其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扶正方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的研究,总结扶正方药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可为今后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临床实践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在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术后防治肿瘤转移复发,晚期肿瘤单独应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带瘤生存,延长远期生存期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基础研究则从中医药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治疗肿瘤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和中医药作用靶点等方面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临床治疗肿瘤发挥中医药理论的优势,对抗肿瘤和辅助抗肿瘤,已证实中医药对放疗、化疗有着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 可通过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机体的正气,增强祛邪御邪和免疫力,亦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结果 临床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药膳,配合中西医治疗肿瘤,亦起到了治疗和预防肿瘤转移的积极作用.结论 利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肿瘤有其独特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防治肿瘤和转移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临床观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宜强 《世界中医药》2010,5(6):384-385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肿瘤有着显著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医对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医防治肿瘤应坚持和发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建立综合的治疗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是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复发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求防治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靶点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点。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复发转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尚没有靶向调控肿瘤干细胞功能的成熟的方法。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应对中医药调控肿瘤干细胞功能进行相关研究,找出中医药作用的最终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肿瘤研究现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在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术后防治肿瘤转移复发,晚期肿瘤单独应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带瘤生存,延长远期生存期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基础研究则从中医药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治疗肿瘤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和中医药作用靶点等方面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在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术后防治肿瘤转移复发,晚期肿瘤单独应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带瘤生存。延长远期生存期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基础研究则从中医药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治疗肿瘤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和中医药作用靶点等方面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艺 《光明中医》2005,20(6):15-17
现代肿瘤的治疗更加注重以宿主为主体,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病辨证、摄生保健以及预防为主的思想与之不谋而合。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并与西医的治疗手段相结合,可以使中医药在防治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多药耐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它的防治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在肿瘤治疗中,化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有些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化疗后,仍难免复发,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性。合理的联合化疗虽能最大限度发挥细胞毒作用,但都可因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出现而宣告失败。因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所谓多药耐药是指肿瘤除对一种药物耐药外,也对其它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多药耐药主要…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是一种原发性、侵袭性恶性肿瘤,极易发生早期转移且缺乏有效治疗靶点。手术和放化疗及二者的联合应用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对转移性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提高仍未有明显改善。骨肉瘤在中医属于“癌病”范畴,中医药治疗骨肉瘤历史悠久,并且在防治骨肉瘤转移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信号通路在骨肉瘤转移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研究骨肉瘤转移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骨肉瘤转移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此做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肉瘤转移、新药开发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王科  王凯强  俞科贤 《中草药》2022,53(2):575-589
肝癌是临床肝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死率。近年来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成为防治肝癌的研究热点,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医药低毒性、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通过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仍是临床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液的分子机制方面综述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其预防与治疗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清热类中药具有抗肿瘤、抗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现代药理活性,在乳腺癌等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侵袭转移、调节免疫微环境五个方面对清热类中药的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和开发前景巨大的清热类中药活性组分及其复方制剂进行了梳理,对后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以期加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发进程,为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药在我国用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作用机制研究仍不明晰。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中药对其的防治作用对后续有针对性的研究中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方面综合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成分在各相关机制的具体应用研究,为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作用,提升传统中医药的国际地位,更好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肿瘤的防治监测工作虽已在全国开展,但中医特色不足,各地监测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但疗效不够确切,忽视了肿瘤幸存者的康复需求。急需用大数据的方法来深入挖掘中医药的防治优势并制定相关策略,更好的发挥中西医并重优势,在恶性肿瘤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上作出示范,向其他病种推广。基于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医院的支持下、各方专家的支撑下、社会的参与下,笔者带领团队整合各方资源,以中医肿瘤为抓手,以北京市中医肿瘤防治办公室、北京市中医药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以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西苑医院基地(简称“两室一站”)为实践基地,探索在大数据分析和中医整体观思维下的全周期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体系,构建集恶性肿瘤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简称“防治保康”)为一体的连续性、专业性、人性化的综合管理服务模式,争取为其他慢性疾病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示范性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为中医肿瘤临床发展、学术研究、医政管理以及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胃肠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学具有以人为本、整体调节的特点在我国胃肠肿瘤的防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代中医形成了以健脾为核心的防治理念,但各医家对脾虚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应用方药差异较大,制约中医药研究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本团队多年来从脾虚论治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与国内多家单位一起,围绕脾虚在胃肠肿瘤领域开展循证研究工作。现结合文献和团队多年来的实践,提出瘤之成因与治疗造就胃肠恶性肿瘤病机以脾虚为主,遵循以脾虚为本、邪实自内外而生、蕴化癌毒、病久及肾的病机演变规律,正虚、邪实、癌毒是中医认识其病机的3个层面,同时兼有胃癌易于阳化、肠癌易于寒化的特点。最后从证治规律、临床试验、生物机制3个方面列举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作为验证。对胃肠肿瘤脾虚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促进中医肿瘤防治理论的创新,为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包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ATP),演化为癌已被学术界认同。随着胃癌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防治胃癌前病变已成为胃癌二级预防的重点,这一重心转移与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中医药治疗能使部分肠化和异型增生消失或减少,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尚缺少完整的诊疗总结和体系,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发展前景,以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早治防变、瘥后防复的作用,对阻止疾病演变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陆钰婷  刘华一  杨阔  杨柳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627-1632
正常人体的胃部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帮助维持着消化系统的功能,目前已知的胃部菌群的主要组成包括5大菌门及69个菌属。近年研究表明胃部菌群失衡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有效地修复胃部菌群的平衡对于防治癌变有着显著意义。中医药在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疾病的防治原则,与微生态学提倡的平衡与协调理念相合,且中药通过口服进入消化道以后,可以直接和胃肠道的菌群起双向调节作用。希望能够从中药调节胃部菌群平衡的新视角切入,为中药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影响整个关节组织。中药因低不良反应、低成本、多靶点起效等优势在骨关节炎的防治中占据重要位置。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基质降解酶、调节软骨细胞代谢及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主要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在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