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结核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 (V)联合卷曲霉素 (C)方案对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的疗效。方法  132例 MDR- 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6例和对照组 6 6例。化疗方案分别为 3VCL THZ/6 CVL,3L KZTHE/6 THL E。结果  9个月后 ,治疗组涂阳阴转率 6 7% ,培阳阴转率 72 % ;对照组涂阳阴转率 2 7% ,培阳阴转率 33%。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 MDR- TB,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力克肺疾、利福喷汀、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肝功损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肝功损害肺结核100例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化疗方案:治疗组用力克肺疾(D)、利福喷汀(L)、阿米卡星(K)、左氧氟沙星(V);对照组用异烟肼(H)、利福平(R)、阿米卡星(K)、吡嗪酰胺(Z),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共有96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涂阳阴转率为95.0%,培阳阴转率96.4%;对照组涂阳阴转率为94.4%,培阳阴转率95.7%。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7.9%;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1.5%和57.1%;2组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复阳率分别为3.7%和4.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肝功能损害治疗组为32.0%,对照组为58.0%,在肝损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LKV”方案对肝功能损害肺结核疗效确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力克肺疾、利福喷汀、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肝功损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肝功损害肺结核100例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化疗方案:治疗组用力克肺疾(D)、利福喷汀(L)、阿米卡星(K)、左氧氟沙星(V);对照组用异烟肼(H)、利福平(R)、阿米卡星(K)、吡嗪酰胺(Z),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 共有96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涂阳阴转率为95.0%,培阳阴转率96.4%;对照组涂阳阴转率为94.4%,培阳阴转率95.7%.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7.9%;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1.5%和57.1%;2组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复阳率分别为3.7%和4.5%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肝功能损害治疗组为32.0%,对照组为58.0%,在肝损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LKV“方案对肝功能损害肺结核疗效确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尘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惠州市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收治的110例复治菌阳尘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3VDRZ/9DRE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3HRZS/9HRE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23,P=0.016)。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对症治疗后好转,并完成治疗。对照组有2例患者无法耐受治疗,对症治疗后无好转,于治疗4个月后退出研究。结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尘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力克肺疾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62例MDR-TB患者分为治疗组(M组,31例)和对照组(C组,31例)。化疗方案:M组以力克肺疾为主,另依据药敏试验选用3种以上敏感药或既往未用过的新药。C组不用力克肺疾,其它药物同M组。结果 治疗9个月后,M组涂阳阴转率61%,培阳阴转率65%;C组涂阳阴转率29%,培阳阴转率32%。痰菌阴转率M组显著高于C组(P<0.05)。M组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缩小速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2年复查,M组和C组痰菌复阳率分别为5%和20%。结论 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疗程结束后复发率低,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在复治涂阳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微卡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2S3H3R3Z3E3/6 H3R3E3化疗方案。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2例取得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62%、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的71.87%、62.5%。结论微卡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标准复治方案治疗北京市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0年全市登记管理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其分为利福平敏感组(138例)和利福平耐药组(39例),每组又分为异烟肼敏感组和异烟肼耐药组,其中异烟肼、利福平均敏感组114例,异烟肼耐药、利福平敏感组24例,异烟肼敏感、利福平耐药组12例,异烟肼、利福平均耐药组27例,对其使用2HRZE(S)/6HRE标准复治化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异烟肼敏感组与异烟肼耐药组比较,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9%(117/126)、66.7%(34/51),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7.3%(110/126)、60.8%(31/51)。两组在痰菌阴转情况及治疗转归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MH值分别为2.183、1.974,PMH值均>0.05)。利福平敏感组与利福平耐药组比较,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2%(130/138)、53.8%(21/39),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8.4%(122/138)、48.7%(19/39),两组在痰菌阴转情况及治疗转归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MH值分别为16.199、12.686,PMH值均<0.001)。 结论 利福平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标准复治方案治疗,效果良好;对利福平耐药的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标准复治方案治疗的合理性值得探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方法随机将2003—2005年吉林省前郭县结核病防治所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即2S3H3R3E3Z3/6H3R3E3,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结果治疗组,满2月痰菌阴转率93.3%,治愈率86.6%。对照组满2月痰菌阴转率83.3%。治愈率66.6%,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是较好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9.
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龙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447-448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观察组38例,化疗方案分别采取2HEL2TH V/6HL2TH V和2HEL2TH/6HL2TH。结果治疗组在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确切,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0.
11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其中3HSRZ/6HRE方案52例、3HSRZE/6HRE方案66例。两组9个月时的痰菌累计阴转率分别为96.2%和96.7%;3个月末的培养及涂片阴性率分别为78.9%、84.9%和53.9%、43.9%。涂阳与培阳病例相比,涂阳阴转速度慢,两组的前3个月内的的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无差异。肝功出现异常两组分别为3例(5.8%)和4例(6.1%);关节疼的分别为2例(3.8%)和4例(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肺肾阴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受试者均采用2H-R-E-Z/4H-R-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加用百合固金片,对照组加用百合固金片模拟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及8周观察其安全性及各项中医证候。应用SAS 9.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结果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临床痊愈+显效)分别为40.28%(29/72)和25.00%(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5,P=0.1624);治疗4周及8周末,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愈显率分别为70.83%(51/72)、86.11%(62/72),对照组分别为45.83%(11/24)、66.67%(16/24),两组愈显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末,χ 2=5.54,P=0.0186;8周末,χ 2=4.49,P=0.034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和4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06%(67/72)、98.61%(71/72),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16/24)、83.33%(20/24),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末,χ 2=10.66,P=0.0011;4周末,χ 2=8.19,P=0.004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22%(70/72)和91.67%(22/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33,P=0.248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20.5 d和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5,P=0.012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未出现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可有效改善结核中毒症状,并有效缩短咳嗽消失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0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微卡+HRZE(S)/4微卡+HR 58例,对照组:2HRZE(S)/4HR 51例。结果治疗2周,1、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44.8%、62.0%、89.7%,对照组为25.5%、41.2%、76.0%(P<0.05);治疗2个月末胸片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37.9%、19.6%(P<0.05);空洞闭合率各为65.5%,38.7%(P<0.05);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临床咳嗽、发热、乏力消失率为48.3%7、1.4%5、9.3%,对照组为25.5%、50.0%、40.0%(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61、22、4个月痰菌复阳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上与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相比缩短了痰菌转阴、胸片病灶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联合十二指肠冲洗在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道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84例ERCP诊疗患者中,96例行阿米卡星干预(阿米卡星组),95例行生理盐水干预(盐水组),93例不加干预(对照组)。分别在十二指主乳头插管前、切开刀完成插管首次进入胆管时(即内镜操作初)和ERCP操作即将结束时(即内镜操作末)收集细菌标本并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统计分析3组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以及不同检测点细菌检测结果。结果阿米卡星组、盐水组和对照组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3%(7/96)、8.4%(8/95)和18.3%(1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1,P=0.032);十二指肠主乳头插管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6/96)、25.3%(24/95)和28.0%(2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3,P=0.000);内镜操作初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6/96)、16.8%(16/95)和24.7%(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6,P=0.002);内镜操作末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7/96)、17.9%(17/95)和33.3%(3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13,P=0.000)。结论ERCP诊疗可将肠道微生物逆行带入胆管,口腔护理联合十二指肠冲洗能减少胆管逆行微生物带入,从而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在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选的11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及基础疾病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注射液,每次20万IU,每日2次,连续7 d,治疗7 d后,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FEV_1%(75.8±6.2)%、FEV_1/FVC%(73.5±6.7)%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73.1±5.7)%、(70.9±6.1)%(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80.5±7.1)mm Hg显著高度对照组(77.2±6.5)mm Hg,而PaCO_2(42.4±4.0)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44.1±3.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37.1±12.5)pg/ml、IL-8(30.7±11.3)pg/ml、TNF-α(82.4±23.0)pg/ml、hs-CRP(27.9±10.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46.6±14.2)pg/ml、(38.7±13.1)pg/ml、(96.2±20.4)pg/ml、(40.2±15.1)mg/L(P0.05)。治疗7 d内,观察组实施有创通气比例(5/58,8.6%)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21.8%)(fisher P=0.044)。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在抗感染、氧疗基础上联合使用UTI注射液,能显著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明显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住院诊治的50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50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对照组)、50例COPD患者(COPD对照组),以及5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检测各组人员的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COPD对照组的NK细胞比率[(15.34±8.11)%]高于研究组[(12.37±6.96)%]和肺结核对照组[(12.53±7.14)%](t值分别为2.20和2.08,P值均<0.05),研究组CD4+ T淋巴细胞比率[(30.09±11.09)%]低于肺结核对照组[(39.80±9.42)%](t=2.80,P〈0.01)。研究组的IL-1表达水平[(30.14±20.84)ng/L]高于COPD对照组[(23.54±9.94)ng/L](t=2.00,P〈0.05);COPD对照组的sIL-2R的表达水平[(114.70±49.32)pmol/L]低于研究组[(168.78±94.92)pmol/L]与肺结核对照组[(182.68±74.91)pmol/L](t=4.07和5.12,P值均<0.01);在IL-6的表达上,肺结核对照组[(75.62±75.97)ng/L]高于研究组[(51.46±35.86)ng/L]与COPD对照组[(48.90±30.04)ng/L](t值分别为2.68和2.97,P值均<0.01);研究组[(28.82±32.40)ng/L]与肺结核对照组[(29.90±23.79)ng/L]的IFN-γ表达均高于COPD对照组[(16.60±9.27)ng/L](t值分别为2.89和3.15,P值均<0.01)。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存在以NK细胞、CD4+ 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还存在IL-1、sIL-2R、IL-6、IFN-γ等细胞因子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72例CHB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应用PEG-IFNα-2a治疗,观察组应用PEG-IFN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6 m、12 m和随访6 m时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结果在治疗12 m和随访6 m时,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81.4%、53.5%和82.6%,和93.0%、64.0%和9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67.4%、38.7%和68.6%,和75.6%、46.5%和77.9%,P〈0.05);在治疗6 m、12 m和随访6 m时,观察组ALT和AST水平分别为(93.5±43.1) U/L和(86.0±50.6) U/L、(40.8±25.1) U/L和(50.7±28.6) U/L、(36.5±11.3) U/L和(43.2±15.7)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6.4±58.6) U/L和(105.3±52.8) U/L、(50.6±26.2) U/L和(59.5±25.4) U/L、(46.0±24.4)U/L和(52.6±23.9) U/L,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CHB可有效地提高干扰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倒退抗阻力运动对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脊柱微创科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共108例中,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脊柱微创科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共92例中,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运动训练基础上术后第14天在患者CT检查显示钢板固定良好情况下,协助患者佩戴合适支具后进行倒退抗阻力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3、6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植骨块融合达Ⅱ级程度、功能恢复达Ⅰ级程度、右股骨颈骨密度值。结果 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ODI值:出院1个月为(10.35±3.26)分、3个月为(8.86±2.94)分和6个月为(6.78±2.84)分,低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为(12.34±3.56)分、3个月为(10.95±3.12)分和6个月为(8.94±2.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7、3.083、3.449,P值分别为0.005、0.001、0.000)。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椎间植骨块融合达Ⅱ级程度:出院1个月有5例(12.5%)、3个月有30例(75.0%)和6个月有40例(100.0%),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有0例(0.0%)、3个月有20例(50.0%)和6个月有34例(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333、5.333、6.486, P值分别为0.021、0.021、0.011)。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功能恢复Ⅰ级程度情况:出院1个月有5例(12.5%)、3个月有15例(37.5%)和6个月有35例(87.5%),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有0例(0.0%)、3个月有6例(15.0%)和6个月有 26例(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333、5.230、5.591, P值分别为0.021、0.022、0.018)。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右股骨颈骨密度检测结果:出院1个月为(0.45±0.02)g/cm 2、3个月为(0.47±0.02)g/cm 2和6个月为(0.47±0.03)g/cm 2,对照组[出院1个月(0.46±0.01)g/cm 2、3个月(0.46±0.03)g/cm 2和6个月(0.46±0.02)g/cm 2],两组比较,出院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248),出院3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1、1.682,P值分别为0.046、0.048)。 结论 倒退抗阻力运动干预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椎间植骨块融合恢复、右股骨颈骨密度增长,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每天1次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试验组采用每日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次,总疗程10~14d,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总疗程10~14d,观察两组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选患者65例,可作疗效评价患者6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和3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疾病类型、用药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用药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痊愈率、细菌清除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500mg每天1次缓慢静脉滴注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均可耐受,一天一次给药,方便临床治疗,给药总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费宁、费安与HRZ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晓峰  曹培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161-161,163
目的 比较固定剂量复合剂(FDC)费宁、费安与联合运用HIN、RFP、PZA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经痰菌检查阳性而确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用2费宁+E/4费安方案,对照组38例用2HRZE/4HR方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83.8%,3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5%、91.9%,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9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运用费宁、费安抗结核治疗有效、方便、病人依从性好,便于督导,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INH、RFP、PZ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