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7,(5):399-400
目的探讨戒烟干预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在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4例有吸烟史的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试验组6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施行全程戒烟干预,药物治疗6个月,对两组患者戒烟效果及肺功能指标变化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试验组吸烟患者呈下降趋势,其中吸烟≥11根/d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日吸烟数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戒烟率达到79.03%,对照组为6.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EV1/FVC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FEV1、FEV1/FVC两项指标恢复水平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对COPD患者施行戒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短期内的戒断率,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戒烟干预对不同性别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影响,为临床制定戒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接诊的男性吸烟COPD患者87例为男性组,女性吸烟COPD患者60例为女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戒烟干预,记录患者戒烟情况并进行亚组分析,记录患者入组时、戒烟干预1年时临床症状评分和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以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表示。结果男性组成功戒烟率为40%(35/87),女性组为22%(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18)。入组时,男性成功戒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FEV1%Pred与女性成功戒烟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成功戒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变化量为(2.4±2.5)分,FEV1%Pred平均变化量为(3.1±2.2)%,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2和8.51,P<0.05);女性成功戒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变化量为(1.0±1.3)分,FEV1%Pred平均变化量为(8.4±1.7)%,自身前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和17.6,P<0.05)。入组时,男性未成功戒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FEV1%Pred与女性未成功戒烟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未成功戒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变化量为(1.1±1.0)分,FEV1%Pred平均变化量为(4.2±3.6)%,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1和8.40,P<0.05);女性未成功戒烟者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变化量为(2.0±1.4)分,FEV1%Pred平均变化量为(6.8±3.5)%,自身前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3和13.25,P<0.05)。结论成功戒烟可改善吸烟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但女性吸烟COPD患者戒烟相对困难。吸烟COPD患者的戒烟干预效果存在性别差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戒烟策略,以达到成功戒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戒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干预后肺功能的变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基因多态性与其浓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戒烟干预对COPD肺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60例给予戒烟干预的 COPD 患者、40例未干预COPD患者(对照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及6个月后的肺功能,联合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连接酶检测反应( LDR)测序分型技术检测两组患者SOD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SOD3浓度。结果① COPD戒烟干预组戒烟3个月及6个月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一秒率( FEV1/FVC%)均有升高(P<0.05,P<0.01),而戒烟3个月与6个月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 SOD3基因型对干预组戒烟后的肺功能改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 COPD干预组与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前后血清SOD3浓度改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 P>0.05)。干预组CC和CG/GG基因型个体血清SOD3浓度3个月后及6个月后改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戒烟干预对COPD患者短期肺功能改善有意义。而SOD3基因型不同对干预后肺功能无影响。戒烟干预对COPD患者的血浆SOD3浓度无影响,且与SOD3基因型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吸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戒烟干预(戒烟组),另外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于就诊和随访满1年时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检测肺功能FEV1。结果:随访满1年时,戒烟组临床症状评分较初始时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满1年时(P<0.01)。随访满1年时,戒烟组肺功能FEV1的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戒烟可明显改善吸烟COPD患者临床症状,并延缓其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戒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慢阻肺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戒烟成功率为28.13%,中期戒烟成功率为6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8%和46.8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PEF、PO2、PCO2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使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提高戒烟成功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介素-17(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发病过程及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1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经14 d左右正规抗感染、对症处理病情明显缓解后视为稳定期,7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并行肺功能检查,FENO使用一氧化氮测定仪测定,EBC中IL-17利用酶标法检测。结果:(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组中FENO、IL-17水平都高出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阻肺稳定期组中FENO、IL-17水平都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阻肺急性加重组中FENO、IL-17水平都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NO水平和FEV1%都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稳定期组患者FENO水平和FEV1%都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从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改善程度和FEV1%从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的改善程度有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FENO与IL-17都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中FENO、IL-17也许有关键影响,两者联合也许可以作为判断慢阻肺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对77例目前吸烟的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戒烟干预(即戒烟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吸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症状综合评分,至9个月观察期结束再次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统计观察期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戒烟组戒烟9个月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综合评分较初始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组观察期内急性加重次数较入选前9个月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能够改善COPD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整群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COPD患者,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 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 pred、、DLCO%pred、 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5A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戒烟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5),干预组实施5A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戒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近期、中期戒烟成功率分别为71.11%、62.22%,显著高于对照组(48.89%、35.56%)(P<0.05);干预组的尼古丁依赖性评分为(2.01±1.01)分,对照组为(2.79±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干预后的PCO 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O 2、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实施5A护理干预,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吸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吸烟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噻托溴胺联合盐疗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9例;噻托溴胺17例;噻托溴胺+盐疗18例;盐疗组18例治疗。治疗后12个月分别观察肺功能及因COPD住院次数。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噻托溴胺+盐疗组的FEV1、FEV1/FVC以及FEV1增加值分别为(0.17±0.05)L、(6.66±1.57)%以及(5.01±1.11)%,明显高于噻托溴胺组[(0.10±0.03)L、(6.31±1.49)%以及(3.64±0.62)%]和盐疗组[(0.04±0.03)L、(2.28±2.33)%以及(1.28±0.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胺+盐疗组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因COPD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盐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减少因COPD导致住院的次数且更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戒烟情况和肺功能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从戒烟情况、肺功能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戒烟成功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FEV2及P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提高戒烟成功率的同时,使肺功能状况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40例慢阻肺患者列为我科研究对象,予以延续护理,为观察组。同期另外40例慢阻肺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戒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戒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A护理方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戒烟成功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5A护理,比较两组戒烟效果、尼古丁依赖程度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近期戒烟成功率和远期戒烟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尼古丁依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尼古丁依赖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5A护理可提高患者戒烟成功率,降低患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240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哮喘症状、慢阻肺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CT、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115/120),与对照组的90.8%(109/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与哮喘、慢阻肺均有相似之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状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52-54+58
目的 观察分析运动和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和m MRC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pred为(66.1±6.8)、FEV1/FVC为(58.2±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5.6)、(50.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T评分为(19.2±3.8)分、mMRC为(1.7±0.2)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7)分、(2.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明显改善了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69-177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洗脱期、止咳化痰、氧疗及戒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mMRC评分、6MWT距离及GAT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1.54±0.36Lvs 1.37±0.27L)、FEV1%(48.25±11.23vs 44.69±10.88)及FEV1/FVC(56.17±13.31vs 51.46±12.83)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的mMRC评分(1.53±0.38分vs 2.05±0.42分)及6MWT距离(378.43±31.60mvs 356.28±30.74m)均优于对照组(P<0.000);GAT评分为7.13±1.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7.
陈彬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02-4803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9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异丙托溴铵吸入组和噻托溴铵吸入组各46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异丙托溴铵吸入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噻托溴铵吸入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CD8+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第1秒最大肺活量(FEV1)、第1秒最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可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社区督导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感知力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健康和护理教育,并给予1年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督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肺功能及PCA(哮喘控制感知力)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FEV1/预计值和PEF/预计值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PCA评分与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PCA评分显著高于入组比较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患者实行社区督导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够增强患者的PCA水平,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探究伏立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统计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症状体征评分、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对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的影响较好,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其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氨茶碱片;观察组患者在口服氨茶碱片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表中日常生活影响、活动能力、症状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GRQ量表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GRQ量表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效果切实,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