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ARDS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n=14)为鼻导管吸氧6 L/min,PaO2≤60 mmHg(氧合指数≤133 mmHg)时行有创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Ⅱ组(n=25)为鼻导管吸氧6 L/min,PaO2≤9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时行有创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全部病例在机械通气6h内机体氧合得到明显改善,Ⅰ组患者PaO2由机械通气前(55.32±4.16) mmHg提高到(72.32±10.86) mmHg,Ⅱ组患者PaO2由机械通气前(76.45±10.22)mm-Hg提高到(98.56±6.81) mmHg.Ⅰ组患者治疗期间12例进展为ARDS(重度),Ⅱ组患者治疗期间10例进展为ARDS(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病死率为35.7% (6/14),Ⅱ组的病死率为12.0% (3/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机械通气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较早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改善肺氧合功能,阻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轻中度)转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血浆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group box-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以及中药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丹参治疗组(T)。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动物不同时点的血浆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浆HMGB1水平在建模后12 h开始有明显升高,24 h和48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丹参治疗组HMGB1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HMGB1指标,对SAP的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患者心率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 SCVVHDF组患者体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120 h SCVVHDF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VHDF治疗能促进SAP合并ALI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住院病死率,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生化检测及影像资料、治疗措施与预后结果,纳入标准为急性胰腺炎合并器官衰竭>48 h(改良Marshall评分≥2分)。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一般资料中普遍突出存在心率增快(121.07±28.09)次/分、APACHE II评分偏高(18.92±7.34),病因排序则是高脂血症(38.5%)>胆石症(30.8%)>酒精性(23.1%),SAP合并ARDS发生率可达46.2%,合并AKI则高达69.2%;WBC(12.60±5.57)×109/L、CRP(138.16±67.06)mg/L及PCT(15.76±27.33)ng/L等炎症指标升高提示SAP普遍存在炎症反应,影像学中69.2%患者合并发生肺炎及腹腔积液则提示多处感染部位,其他脏器指标异常升高也提示SAP患者心肺肝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接受CRRT治疗及呼吸支持可分别达46.2%及76.9%,7天内死亡例数为1例(7.7%),28天内死亡例数为4例(30.8%),ICU及总住院时间为(10.77±7.38)及(19.61±13.40)天。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全身及局部性的炎症反应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的急性复杂病变,以合并发生ARDS及AKI为临床特征,需要多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外科干预等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应。 方法 5 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 (SAP)、SOD治疗组 (SOD +SAP)。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 5 %牛磺胆酸钠 0 .1ml/10 0 g建立SAP模型。SOD治疗组在建立SAP模型前 30min按 2 0 0 0 0U/kg体重给大鼠后肢肌注给药。在建模后 3h、6h、12h 3个时间点分批 (每组每批 6只 )将大鼠处死 ,经心脏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 SOD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SAP组均明显下降 (3h时 ,P <0 .0 1,6h、12h时 ,P <0 .0 5 )。SOD治疗组 3h、6h点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SAP组 (P <0 .0 1) ,12h点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OD治疗组血清MDA水平在 3h、6h点明显低于SAP组 (P <0 .0 1) ,12h点则与SAP组相近 (P >0 .0 5 )。SOD治疗组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在 3h点明显低于SAP组 (P <0 .0 5 ) ,6h、12h点则趋于一致 (P >0 .0 5 )。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减轻SAP胰腺组织损害和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C反应蛋白(CRP)量的变化,对CRRT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同时接受血液净化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0、8、24、48、72 h血浆中IL-1、TNF-a、CRP含量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住ICU天数、病死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ICU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48 h、72 h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72 h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中IL-1、TNF-a及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早期纠正SAP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改善全身状况,能有效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并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病死率为40.74%,高于非AKI组的16.67%。AKI组患者的年龄(56.85±15.35)岁、血乳酸水平(2.92±2.26)mmol/L高于非AKI组,24h尿量(912.46±825.93)mL少于非AKI组,入科时APACHEⅡ评分(17.81±5.57)分高于非AKI组,SIRS≥3、合并休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以及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非AKI组,ICU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休克是SAP并发AK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SAP并发AKI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年龄及休克是发生AK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C反应蛋白(CRP)量的变化,对CRRT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同时接受血液净化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0、8、24、48、72h血浆中IL-1、TNF-a、CRP含量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住ICU天数、病死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ICU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48h、72h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72h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中IL-1、TNF-a及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早期纠正SAP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改善全身状况,能有效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撤机中的应用和时机选择。方法 :随机将 38例ARDS患者分成有创 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组 (A组 )和常规有创通气治疗组 (B组 )。A组由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后撤机拔管 ,而B组则有创通气直至撤机拔管 ,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病死率、总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时间。结果 :A组与B组VAP发生率分别为 10 5 %和 78 9%例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2 1 1%和 5 7 9% (P <0 0 5 ) ;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12± 5 )天和 (2 2± 11)天 (P <0 0 5 ) ;住ICU时间分别为 (15± 7)天和 (2 7± 12 )天 (P <0 0 5 )。结论 :ARDS机械通气患者当出现ARDS控制窗时改用无创通气可以降低VAP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RR、HR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5例SAP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GC应用均在ARDS发生前后1~3 d,剂量(220.2±139.6)mg/d,相当于甲基氢化泼尼松80~500 mg/d,病情改善后减量,疗程为1~22 d,平均(5.9±6.2)d.结果25例患者,GC组16例(64.0%),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5例(93.8%);非GC组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8例.GC组器官功能和代谢并发症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数量、手术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均明显多于非GC组(P<0.05),两组病死率相仿(P>0.05).GC组治疗后72 h,PaO2/FiO2与Qs/Qt改善明显(P<0.05),7例顽固性休克,有4例(57.1%)缓解.结论GC能改善SAP致ARDS患者顽固性缺氧和休克,常规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不佳时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指导下的肺水管理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由SAP所致ARDS患者,根据肺水管理的方式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在PICCO指导下的肺水管理),对照组(无PICCO指导的肺水管理).比较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肺水肿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入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为(3.54±1.78)d低于对照组的(4.31士2.42)d(P<0.05),肺水肿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5.42%,VAP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92%,病死率为11.36%低于对照的组29.17%,ICU住院时间为(7.21士1.13)d低于对照组的(8.19士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所致ARDS序贯机械通气在PICCO指导下的肺水管理更加精准有效,与其精确液体管理有关,有助于患者的救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脓毒症患儿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前血浆及尿中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脓毒症AKI预测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ICU收治的150例肾功能正常脓毒症患儿.分别于患儿进入ICU时(D1)至第6天(D6)上午9时左右取患儿新鲜尿液及静脉血检测血浆及尿液中NGAL水平;入ICU时(D1)至第7天(D7)上午9时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根据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2012年标准将脓毒症患儿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患儿AKI诊断前72、48、24 h血浆及尿NGAL对AKI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150例脓毒症患儿中,ICU 7 d内52例患儿诊断AKI,其发生率为34.6%;患儿AKI诊断前48、24 h尿和血浆中NGAL水平较诊断前72 h明显升高(P<0.01);患儿AKI诊断前48 h及24 h尿NGAL预测诊断AKI的AUC分别为0.728,95% CI(0.630,0.825)和0.943,95% CI(0.903,0.983);诊断前24 h血浆NGAL预测诊断AKI的AUC为0.823,95% CI(0.751,0.895).结论 脓毒症AKI患儿尿液及血浆NGAL明显升高,其尿及血浆中NGAL水平升高对AKI具有中到高度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胰腺炎诱发ARDS救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5例SAP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GC应用均在ARDS发生前后1-3d,剂量(220.2±139.6)mg/d,相当于甲基氢化泼尼松80-500mg,/d,病情改善后减量,疗程为1-22d,平均(5.9±6.2)d。结果25例患者,GC组16例(64.0%),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5例(93.8%);非GC组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8例。GC组器官功能和代谢并发症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数量、手术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均明显多于非GC组(P<0.05),两组病死率相仿(P>0.05)。GC组治疗后72h,PaO2/FiO2与Qs/Qt改善明显(P相似文献   

16.
刘丹  刘纪宁  杨雍  黄彬  汤秦 《西部医学》2018,30(11):1654-1657
目的 探讨超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防治作用及对患者外周血清中多种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明确,病史在3d以内,仅伴发呼吸增快≥30次/min、动脉血氧分压(Pa02)正常、且动脉血氧分压(Pa02)/吸氧浓度(FiO2)即氧合指数>300mmHg(正常)、尚未达到ALI/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共46例。根据患者通气治疗情况分为超早期使用NPPV组(A组,n=23)和未通气组(B组,n=23),追踪两组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情况,包括观察A组通气前、通气1h、撤机时的血气分析、SpO2及呼吸频率;比较两组ALI/ARDS发生率、使用有创通气的比率、ICU 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以及两组患者外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 A组23例超早期使用NPPV治疗,其中5例发展为ALI/ARDS,2例改用有创通气。B组23例未行超早期NPPV,15例发展为ALI/ARDS,8例行无创通气,7例改有创通气。A组的ICU入住时间短于B组(P<0.01),机械通气总时间亦短于B组(P<0.05),而两组病死率无差异(P>0.05)。两组外周血清中TNF 、IL-6、IL-8含量入院后48h、出ICU时,A组各炎症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症胰腺炎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还未达到ALI诊断标准的患者,超早期使用NPPV,此时患者气道分泌物少,意识清楚,人机配合好,可迅速纠正缺氧,阻止ALI进一步发展为ARDS,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ICU入住时间,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但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34例SAP早期出现低氧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一旦发生低氧血症即予地塞米松针剂10 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持续3~5 d.2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2组病人低氧血症持续时间、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与持续时间以及死亡例数、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使用率分别为3.7%(2/54)、16.3%(13/80),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5±1.5)d、(6.4±4.4)d,低氧血症持续时间分别为(7.4±3.2)d、(12.1±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住院天数分别为(14.3±11.2)d、(18.7±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及ARDS发生率、死亡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并发低氧血症患者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其机械通气使用几率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SAP并发ALI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综合ICU收治的105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ARDS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分析SAP患者发生ARDS的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SAP患者共174例,按激素使用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地塞米松用量>5 mg/(kg·d)]共107例,对照组[地塞米松用量<5 mg/(kg·d)]共67例.分析地塞米松用量对两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影响.结果 经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应用可明显改善SAP病情,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SIMV组,观察通气期间氧分压、氧合指数(Pa O2/Fi O2)、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和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种通气模式均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前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P<0.05)。机械通气后2h,24h和48h所测量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BIPAP组比相同时间点的SIMV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治疗2h、24h、48h的时间点上,BIPAP组比相同时间点的SIMV组的峰压和平台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通气前比较,机械通气2h时两种通气模式均使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但BIPAP组较SIMV组的影响要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模式比SIMV模式在改善氧合、降低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方面占有优势,且影响血压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