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机体的生理特征以及肿瘤的异质性,递送系统从给药到靶点发挥作用需要克服多重生理及病理屏障,包括血液、肿瘤组织、细胞和胞内转运等屏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为克服药物递送屏障提出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为设计克服肿瘤生理病理屏障的递送系统、实现对药物的有效递送和肿瘤的高效安全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瞩目。该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可在体内稳定转运,抵达肿瘤靶组织或靶细胞后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载体结构发生响应,有效控制负载药物的转运部位和释放速度,从而显著提高靶点药物浓度,增加其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常见的肿瘤微环境刺激因子有:pH、还原物质、酶浓度、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等。本文主要从pH响应型、酶响应型、还原响应型、ROS响应型、ATP响应型智能给药系统5个方面,综述了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领域的新研究与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由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突变引起的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缺乏选择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抗肿瘤药选择性地递送到癌细胞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并提高其功效。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体内某些特殊环境、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下,可通过载体结构、构型等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得以迅速或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该系统可减少或避免药物过早释放,提高靶向部位的释药效率,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作用特点,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化疗的优缺点,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重要特征,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肿瘤中的代谢变化调控免疫细胞多种代谢途径来实现抗肿瘤免疫抑制。近年来对糖、氨基酸和脂质的代谢变化的研究,以及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代谢调控的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索,靶向代谢的同时联合现有抗肿瘤疗法,通过满足免疫细胞的代谢需求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为靶向肿瘤免疫代谢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关于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新型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也正在进行。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抑制的免疫代谢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免疫代谢调控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材料是目前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传统的肿瘤治疗载药系统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独特的光学性质等优点,经过修饰后可用作药物载体,具有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肿瘤靶向性、作用时间持久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力与开发空间。本文按维度量子性顺序分别介绍了量子点、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介孔碳纳米球4种碳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功能的特点及其近几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碳纳米材料目前的研究重点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碳纳米材料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肿瘤组织由于肿瘤微环境、生物屏障等特点,化疗、免疫、中药等药物难以靶向渗透破坏肿瘤遗传物质。多肽聚合纳米药物具有易组装、可降解、靶向性等特点,由多肽聚合纳米药物介导的递送系统已成为肿瘤靶向性释药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概述了近年来多肽纳米药物利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多靶点结合、响应,对肿瘤靶向性释放,提高化疗、免疫、中药等抗肿瘤药物精准渗透疗效,降低口服吸收难溶性及毒副反应的研究进展,该领域也将成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正>早期准确检测和诊断是癌症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解决非特异性给药和耐药性是提高化疗效果的重要途径。DNA纳米结构是以DNA为材料,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精确设计所得到的二维或三维多种形状的纳米结构,现已逐渐应用于肿瘤领域。本文对近年来DNA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生物传感和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粒子,近年来将其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MSNs的制备、安全性、载药行为、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内在遗传物质与机体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肿瘤微环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不仅提供了一个肿瘤细胞浸润的场所,还促进肿瘤与其进行酶和细胞因子等物质的交换,帮助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自我更新,同时改变宿主的微环境,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纳米给药技术发展迅速,给肿瘤的诊断治疗带来新的途径,但肿瘤血管异常、间质压力高等微环境因素限制了纳米给药系统的传递效果,纳米粒表面化学也正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发展到更多的生物激发策略。本文主要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靶点及不同类型纳米载药系统靶向策略进行详细综述,并提出了改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方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2):280-287
免疫治疗在肝癌系统治疗中越来越重要,但临床上仍存在单药免疫治疗难以获得较高缓解率的问题。为了给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全面的治疗思路,本文将以肝癌免疫耐受微环境涉及的主要成分(多种免疫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分子)为对象,对各成分起源、形态及功能特点进行综述,并将其诱导免疫耐受机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黑磷作为二维材料的新成员,因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随层数可调的直接带隙、超大的比表面积等优良特性,在光声成像、光热光动力治疗、药物装载等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黑磷具有易氧化、易降解的特点,利用相对稳定的脂质材料或聚合物材料对其进行包被,构建基于黑磷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成为药物递送研究中的新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黑磷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并重点归纳了近年来基于黑磷的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黑磷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磷脂是体内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将其与药物复合形成药物-磷脂复合物,可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在此基础上,以药物-磷脂复合物为中间载体进一步构建的纳米释药系统成为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纳米释药系统兼具药物-磷脂复合物和纳米制剂的双重特点,既能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也可实现靶向给药,减少用药剂量,降低毒副作用,因此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药物-磷脂复合物组成结构、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基于药物-磷脂复合物构建的各类纳米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靶向免疫系统的递药系统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靶向免疫系统的递药系统可靶向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分为由配体-受体和抗原-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以及pH、颗粒介导的被动靶向。本文针对上述分类,综述了近年来靶向免疫系统的递药系统的新进展,为设计安全有效的靶向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递药系统、以及对炎症性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药物、蛋白或基因高效且安全地递送到治疗部位一直是药学研究的热点。无机纳米材料以其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高的药物负载能力成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理想材料。本文从已报道的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入手,对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如碳纳米材料、二氧化硅纳米粒、钙纳米材料、金纳米粒、磁性纳米粒、上转换纳米粒和量子点在药物递送和临床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无机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在新药研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对无机纳米材料进入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改变了癌症治疗模式,然而,单药免疫治疗有效率低,通过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等改变肿瘤微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其疗效。其中,氨基酸代谢,尤其是牛磺酸代谢可能通过肿瘤微环境的代谢重编程协同增强免疫治疗疗效。该文具体讨论了牛磺酸调控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代谢的潜在机制,可能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金义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3):165-169,186
自组装药物传递系统(SADDS)是基于药质体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给药系统,融合了前药、分子自组装和纳米技术,是两亲前药形成的自组装纳米体系。其突出的特点是自组装体几乎没有辅料的参与,载药量大,稳定性好,在体内可获得靶向、控释效果,特别适合于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SADDS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是药剂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SADDS概念的来源、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ADDS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主动靶向给药系统能使抗肿瘤药物选择性地与靶组织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结合并起作用,可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于靶区并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在提高药物抗癌效果的同时可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尽管开发研究主动靶向给药系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时日,但它们对于克服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剂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综述了在研并取得一定进展的抗肿瘤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作用、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为肿瘤的靶向给药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