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竹青  苏明莉 《妇幼护理》2023,3(17):4232-4233
目的 分析不同湿化方式在重症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 70 名重症气管切开治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 照组采取间歇性气道湿化,观察组采取费雪派克湿化器湿化。分析对比两组的湿化效果、并发症、痰液黏稠度及痰液量、血氧 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湿化不足比例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 I 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II 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液量显著 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费雪派克湿化器湿化法,能提升重症气管 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更容易吸出,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持续将湿化液滴入雾化杯内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间断向雾化杯内加入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护理工时、湿化费用、痰液黏稠度、温湿度、发生肺不张例数与好转天数情况。结果:在气道湿化护理工时、痰液黏稠度、相对湿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持续雾化湿化效果好,可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给氧在气管切开病人脱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术后脱机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加温加湿器给氧湿化气道的31例(神志清楚者18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中心供氧装置湿化气道的31例(神志清楚者15例)。观察2组患者舒适率、痰液黏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在患者舒适率、痰液黏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温加湿器进行气道湿化优于普通中心供氧装置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氧疗湿化管路(RT 308管路)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T管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65%,30%,5%,优于对照组的10%,5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观察组呼吸道清理间隔时间为(3.32±1.7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P<0.01).结论 使用RT 308管路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的黏稠程度较低,湿化效果满意,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延长,优于T管雾化器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了由于反复吸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性加温湿化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气道护理;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加温湿化。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VEmax)、最大通气量(MVV)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加温湿化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导管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痰液黏稠度,保证其脑部供氧,提高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气管切开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ICU危重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吸痰次数、不良情况发生率、痰液黏稠度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与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气管切开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患者中的吸痰效果,有效控制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湿化处理,观察组应用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进行气道湿化处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并发症发生率、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痰液黏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种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患儿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入住PICU行气管切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化气道。观察2组患儿日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吸痰时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痰液黏度、日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及刺激性咳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肺部感染及气道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缩短气管切开周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气管切开均为41例,气管插管均为18例。对照组选择传统的微量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观察组选择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湿化后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程度、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在现阶段是最适合患者的湿化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呼吸系统刺激小湿化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出ICU时,观察组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aw)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日排痰量和痰液黏稠度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出ICU时,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用于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排痰情况,调节炎症状态,促进呼吸状态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在呼吸道刺激征、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气道出血、下呼吸道感染、日吸痰次数均值、日吸痰量均值及血氧饱和度均值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适用于临床气道湿化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量泵入乙酰半胱氨酸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临床科室2020年1月—2022年10月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5月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2年10月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量泵入乙酰半胱氨酸持续气道湿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痰液性状、痰痂堵塞症状以及湿化效果情况。结果 实施微量泵入乙酰半胱氨酸持续气道湿化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痰液性状分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堵塞症状各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入乙酰半胱氨酸持续气道湿化干预可改善气管插管患者痰液性状,促进痰液排出,减少痰痂形成,降低痰痂堵塞的发生,提高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实施气管切开行人工气道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观察患者的平均氧分压、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痰液黏稠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平均氧分压、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稳定;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促进患者排痰,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气道切开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后昏迷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氧气面罩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湿化效果、痰培养阳性率与肺部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痰液黏稠Ⅰ度18例,Ⅱ度8例,Ⅲ度3例,与对照组16,9,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5,P〉0.05)。研究组患者湿化不足8例,良好20例,过度1例,与对照组9,18,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P〉0.05)。研究组患者痰培养阳性2例,阴性27例,对照组分别为8,21例,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阳性3例,阴性26例,与对照组10,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结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湿化效果方面的效果相同,但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和肺部感染率方面,氧气面罩气道湿化法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6.
陈爽  周达梅  王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78-8378
目的保持气切患者气道最佳温湿度的方法,减少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对每组患者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率及气管切开置管时间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呼吸机加温加湿器对气切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率并可缩短气切导管的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转式气道冲洗及持续性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等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观察组予糜蛋白酶稀释液根据痰液黏稠分度作气道旋转式冲洗后吸痰,持续予微量泵输入糜蛋白酶稀释湿化气道,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气道堵塞、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气道堵塞、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式气道冲洗及持续性湿化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应用两种不同的气管内滴药法的气道湿化效果和所需护理人力的情况。方法将62例颌面部复合性外伤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性气管内滴药法,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其护理操作消耗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的发生率及需要雾化吸入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内套管痰痂发生率无差异,P〉0.05。为患者气管内滴药护理操作人平均每天所需的时间,试验组为10min,对照组为144min。结论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47例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生理盐水50mL+沐舒坦60mg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内湿化;对照组22例,采用双层无菌纱布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覆盖法。对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使用过程中无不适感,痰液黏稠度显著下降,容易咳出或吸出,无痰痂形成,SpO2>95%以上,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能精确控制湿化量,起到持续湿化作用,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持续加温湿化法及定时气道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加温湿化法护理。并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持续加温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可显著减少喉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