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中介耐药的体外诱导作用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多步诱导法对4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以及质控菌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的MIC值,采用PCR测序法检测粪肠球菌4个23S rRNA V区基因的变异.结果 4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质控菌株均诱导出中介株和稳定耐药株,在中介株和耐药株中均检测到了G2576U、G2505A和C2424U变异,2株中介株和耐药株还同时存在G2576U和C2424U变异.结论 利奈唑胺可体外诱导粪肠球菌产生中介株和稳定性耐药株,粪肠球菌中介株即可出现23S rRNA V区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和鉴定新生儿肠炎患儿便血中的病原菌,结合临床诊断,分析新生儿肠炎病因.方法:对2例新生儿肠炎病例的便血标本进行研究,(1)直接涂片镜检观察鉴定;(2)菌株纯化筛选;(3)采用CTAB提取法提取菌株的DNA,并通过PCR扩增菌株16S rRNA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4)采用Kirby-Bauey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便血标本共分离纯化2株可疑菌株;(2)通过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两株菌株的序列与粪肠球菌的相似度达(99%);(3)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肠炎是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标本直接镜检与药敏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486株肠球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菌型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在VITEK 32仪器上用GPI鉴定卡及API系统鉴定感染性疾病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 ;在VITEK 32仪器上用GPS 10 7药敏卡及K -B法测定肠球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从痰或咽拭子、尿液、宫颈分泌物、伤口分泌物等处分离的 4 86株肠球菌分别占总数的 30 7% ,2 9 2 % ,16 5 % ,13 0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总数的 92 4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高达 6 0 % ;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结论 肠球菌是本地区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应重视HLAR株引起的感染 ,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武汉地区肠球菌的致病性和耐药现状,我们对235株肠球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35株肠球菌在泌尿道分离率占第一位(60.4%),呼吸道占第二位(16.2%),脓性分泌物中占第三位(8.9%).对肠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鉴定要点。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监测了肠球菌对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并阐述了肠球菌耐药机理和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5.
宋榴艳  陈守义  侯水平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27-628,697,738
目的 对一株从广州市食品从业人员肛拭子中分离的蔗糖发酵型沙门氏菌进行鉴定.方法 应用培养特性试验、生化分析、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该菌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符合沙门氏菌定义,但与普通沙门氏菌在蔗糖利用、硫化氢产生上存在差异.血清型鉴定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serovar Senftenberg),16S rRNA序列分析为肠道沙门氏菌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结论 该菌为一株蔗糖发酵型、硫化氢阴性的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
276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芳 《黑龙江医学》2010,34(8):579-580,584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07-01~2009-12间,常规培养检测出的276株肠球菌属,采用M icroscan细菌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76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139株,屎肠球菌121株,其他肠球菌16株;检测菌株数最多的标本分别是尿液、痰液及咽拭子、分泌物;药敏结果表明,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降低肠球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建立特异引物PCR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并优化。方法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标准菌株K96243的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序列,通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搜索特异的引物,以该菌为模板,优化特异引物PCR的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反应循环数等条件。得到最优PCR反应条件后,将该方法用于检测临床分离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株和常见细菌感染病原体(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特异性。结果共设计3对引物,分别扩增16S rRNA编码序列283~672、760~1 061、771~1 193片段,优化后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4.5℃退火20 s,72℃延伸40 s,24个循环,最后延伸1 min;特异性分析发现此方法能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其他常见感染病原菌进行有效地鉴别诊断。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一种快速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方法,通过此方法能有效的从单个菌落中和基因组水平鉴定临床分离的8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是否能在体外诱导肠球菌产生高水平耐药,同时探索其耐药机制与23S rRNA的V区突变的关系,以及突变的基因拷贝数是否与耐药程度(MIC值)相关.方法 5株耐药机制未明的利奈唑胺低水平耐药粪肠球菌(MIC:4~ 16 μg/mL)持续给予利奈唑胺进行体外诱导,观察其耐药水平变化;采用PCR技术扩增诱导菌和ATCC 29212的23S rRNA的V区片段以及编码核糖体蛋白L3、L4基因片段,分析有无V区和L3、I4突变及V区突变拷贝数.结果 通过利奈唑胺持续诱导,5株耐药菌的MIC值较原菌株获得8~32倍增加,最高MIC值超过256 mg/L;其中有3株菌23S rRNA的V583区发生G2576T突变,其余2株菌未发现V区突变;所有诱导菌未发现L3、L4核糖体蛋白氨基酸改变.结论 利奈唑胺在体外可诱导粪肠球菌MIC值迅速增加,其V区G2576T突变与高水平耐药密切相关,且突变拷贝数量与MIC值增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我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及流行分布,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球菌92株,以2010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年来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粪肠球菌52株,屎肠球菌23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41%)和腹腔引流液(24%)。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应加强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贺春兰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05-105,107
目的对本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正确收集标本,按细菌鉴定的常规方法分离鉴定,采用WHO推荐之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19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EFA)78株、屎肠球菌(EFM)34株、其他7株,屎肠球菌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但仅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球菌对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超过7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VRE)。结论肠球菌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并具有多重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患者肠球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体外耐药特性。方法对手术切口及阴道分泌物分离出的46株肠球菌感染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并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84.78%,其次为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有合并感染和定植感染的特性;对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主,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有明显差异,微生物室必须准确鉴定菌种及做好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应强化手术规范化操作,提高细菌送检率,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我院肠球菌临床感染率及其耐药特性,我们对2009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0株肠球菌,以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38.7%和26%,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高于粪肠球菌,HL-GR株明显高于低耐株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多重耐药株检出率为0.7%。结论: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治疗肠球菌感染应针对菌种及耐药特性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肠球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与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菌群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分离的肠球菌菌株,用法国梅里埃产品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肠球菌410株,其中粪肠球菌234株,屎肠球菌152株,其他肠球菌24株。标本来源依次为尿液33.0%,分泌物14.9%,生殖道分泌物10.1%,痰8.8%,伤口分泌物5.1%,血液4.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G以及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3.3%、9.5%、33.3%、34.8%和40.2%,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外,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耐氨苄西林株氨和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株的分离率分别为42.1%和28.5%。结论:肠球菌的临床分布较广,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应重视对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临床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加强对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根据培养结果鉴定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分离自雾霾的一株溶血性细菌进行种属鉴定。方法使用自然沉降法收集某地雾霾环境下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对分离的细菌纯化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化鉴定。结果从雾霾中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西宫微球菌,16S rDNA测序分析与生化结果一致。结论雾霾空气中存在条件致病菌西宫微球菌,鉴定该菌对研究和防治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肠球菌尤其是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及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青霉素协同耐药菌株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微生物生化鉴定和药敏实验分析仪器,对61株肠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做药敏实验。结果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55.7%和44.3%,屎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协同治疗肠球菌,已出现高耐药分离率,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9%和3.75%。结论肠球菌对临床使用的抗生素耐药性除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有种间差别。所以,临床应根据感染菌的耐药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状况 ,尤其是氨基糖甙类高度耐药肠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14 8株肠球菌进行鉴定 ,药敏试验及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结果  14 8株肠球菌中 ,粪肠球菌占 92 % ,屎肠球菌占 8% ,粪肠球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氯林可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 ,对阿莫西林 /棒酸、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氟哌酸、氟嗪酸、青霉素G、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 ,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氨基糖甙类高耐药株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氨基糖甙类敏感株。结论 检测肠球菌应到种的水平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杜娟  李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17-2418
目的:了解我院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22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Vitek 2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222株肠球菌的构成比为屎肠球菌125株(56.3%)、粪肠球菌81株(36.5%)、其他肠球菌16株(7.2%)。中段尿、病灶或伤口分泌物为主要标本来源,分布于外科及内科等多个病区。屎肠球菌的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红霉素、莫西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87.2%、76.8%、80.0%、94.4%、79.2%、81.6%、5.6%。粪肠球菌的为49.4%、3.7%、13.6%、72.8%、14.8%、56.8%、8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四环素及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为0.8%、84.8%、54.4%与粪肠球菌的0、86.4%、34.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我院屎肠球菌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且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18.
钟海燕 《中外医疗》2011,30(35):15-15,17
目的探讨肠球菌的临床分离状况及耐药特点,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0株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00株分离的肠球菌中尿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总数的24%和69%,其他菌类占总数的7%。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呈现出多样性,且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8株,占总菌数的8%,对多种药物均呈现耐药性。结论滥用抗生素导致肠球菌菌株的分离及耐药性逐年增多,且耐药性呈现出多样化。临床用药时应予以重视,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尤其是氨基糖甙类高度耐药肠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48株肠球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及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结果 14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92%,屎肠球菌占8%,粪肠球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氯林可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氟哌酮,氟嗪酸,青霉素G,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氨基糖甙类高耐药株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氨基糖甙类敏感株。结论 检测肠球菌应到种的水平,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237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37例胆汁标本中共检出156株病原菌,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65.8%。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菌)占比37.8%,以粪肠球菌(13.5%)和屎肠球菌(9.6%)为主;革兰氏阴性菌(G-菌)占比62.2%,以大肠埃希菌(24.4%)、肺炎克雷伯菌(15.4%)及铜绿假单胞菌(10.3%)为主。G-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耐药株产生。G+菌对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均未检出耐药株,屎肠球菌发现1例万古霉素耐药株。G+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利福平及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且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G及氨苄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237例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及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应加强对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监测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