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明确诊断为肺癌进行化疗的患者,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对疲乏程度测定与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乏,发生率为87%,以中重度上疲乏为主,躯体疲乏感最为明显,其次是情感疲乏感。结论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容易发生中度以上疲乏,需要加强护理,以减改善患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探讨研究常见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与使用化疗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及其相互机制。方法选择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按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价患者的总体状况程度,并检测与疲乏可能相关的各种因素,建立癌因性疲乏与化疗不良反应(CRF—ADR)综合评价量表,进行分组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全组恶性肿瘤患者中乏力发生率90.5%。全组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共有35例,占17.5%。化疗后出现人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白介素1水平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出现人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异常升高的有23例,均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占总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人数的65.7%,P〈0.01。结论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与患者癌性疲乏有密切关系,而人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预测发生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肺癌并进行化疗的1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RF的发生情况,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评估其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中CRF的发生率为79.17%,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感觉、认知、情感.SRSS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CRF患者PFS各维度均与SRSS的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而情感维度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CRF发生率较高,且社会支持度较低,应加强CRF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本院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护理模式,所有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恶心呕吐、神疲纳差、夜寐不安)、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LC43)]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FS-R、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QLQ-LC43较干预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症状,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肺癌化疗后CR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F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例数及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例数及PF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例数及PF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例数及PF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5.33±3.68)、(48.21±3.52)、(42.66±3.77)、(38.62±3.29)分;参照组分别为(40.10±2.98)、(40.58±3.12)、(38.66±2.46)、(32.38±1.89)分。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出现CRF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疲乏症状,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根据病情采用NP方案化疗。观察组化疗第一天开始口服扶正抑瘤汤,100mL/次,3次/d,连服21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不给予中药。分别于化疗前,化疗7、21、42d采用癌性疲乏量表进行评分,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用量情况。结果:化疗21、42d后,观察组情感、认知、躯体疲乏评分和总分均较化疗前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情感、认知、躯体疲乏评分和总分均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率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使用总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汤能明显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2例(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对症治疗),对照组54例(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疲乏状况(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评分及生活质量(Karaufsky)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BFI评分有效率及Karaufsky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癌患者CRF状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86例肺癌患者的Piper疲乏修正量表(PFS)评分为(5.57±1.12)分,处于中度疲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白细胞计数、睡眠状况是影响肺癌患者CRF的高危因素(P<0.05);肺癌患者的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评分为(56.32±3.14)分,与PF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处于中度疲乏状态,其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HADS评分、白细胞计数、睡眠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董琪  李金花  丁清清 《河北医药》2021,43(17):2598-2601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式饮食干预(patient participation-based dietary intervention,PPDI)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和疲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期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患...  相似文献   

10.
李红晨  李丽 《中国药房》2011,(48):4570-457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58例)、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62例)和高剂量组(62例),3组除常规化疗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30、60mL.d-1。治疗前、后化疗3组均为3周方案,疗程共4个周期。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测量患者的疲乏水平,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4周期后,高剂量组的癌因性疲乏水平较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疲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对肺癌化疗后的癌因性疲乏有减轻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晚期肺癌THP联合化疗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THP联合化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在CAP方案中,用THP替代ADM组成的CT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癌30例,同时用以ADM组成的CA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癌可入组者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 THP与ADM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40.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两者比较,脱发和心脏毒性THP明显低于ADM(P〈0.01)。结论 THP与ADM疗效相当,且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化疗泵持续化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收集60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简短疲乏评估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表、深入访谈法分别在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疲乏减轻的程度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护理干预前比较,x2=0.31,P>0.857,护理干预后比较x2=14.67,P<0.002;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对病人进行认知干预、运动休息相结合的指导、饮食指导等,可以消除或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经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病理活检确诊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B7H4蛋白水平、生活质量(以KPS评分为标准)、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百分比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2)。治疗组治疗前后B7H4蛋白水平分别为(61.08±9.52)、(55.86±7.80) μg\5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8.3%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39);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3,P=0.008)。结论 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可能通过降低B7H4蛋白水平,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检测59例进展期肺癌患者[3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例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前、3个疗程化疗后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进展期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NSCLC组与SCLC组差异有显著性,D-二聚体在NSCLC组更高表达.NSCLC与SCLC患者的Ⅲ、Ⅳ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39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后有效(PR/CR)组D-二聚体含量为(223.00±102.16)mg/L,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稳定(SD)组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78),化疗后进展(PD)组D-二聚体含量是(1024.81±577.08)mg/L,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SCLC患者中化疗后PR/CR和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进展期肺癌观察病情、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对NSCLC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15.
肺癌目前是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选择之一,但仅20%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又有了新认识。引入了术前诱导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概念,是使患者获得手术切除肿瘤机会的一种手段。术前化疗虽然有很大优势,但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化疗药物除了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外还对肺、心、神经及血液有毒性。因此,肺癌治疗水平的更新要求麻醉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本综述对化疗后肺癌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包括麻醉前评估与指导、麻醉前气管导管的选择及术前术后各项管理等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PD与肺癌的临床关系,以便早期诊断及降低肺癌发生率。方法分析临床68例COPD合并肺癌及30例单纯COP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长期吸烟暴露率最高。COPD合并肺癌、单纯COPD以及正常对照组3组之间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和肺癌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态监测COPD患者的肺功能特别是弥散功能有利于早期发现肺癌。  相似文献   

17.
肺癌化疗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循证护理,减轻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痛苦,帮助解决因化疗所致的静脉炎、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结果经过有效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减轻了化疗期间的疼痛,解决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保证了化疗效果及化疗的进程。结论根据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生存期,也大幄度地提高了护士对肺癌化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1例61a男性患者,因肺小细胞癌入院之前行EP(顺铂、足叶乙甙)方案化疗7个疗程,并予多次放射性治疗,治疗过程中无口腔溃疡发生。入院后给予VCM方案(甲氨蝶呤40mg、环磷酰胺1.6g、长春新碱4mg)化疗,并于化疗前始给予腺苷钴胺片、碳酸氢钠片口服。2d后患者出现咽痛及舌尖疼痛,7d后口腔溃疡逐渐加重,致使化疗中断,给予碘甘油、呋喃西林溶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康复新液、苯扎氯铵溶液外用,20d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