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876靶向Pax6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876和Pax6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7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检测胃上皮细胞GES-1以及胃癌细胞MGC-803、BGC-823、SGC-7901中miR-876的表达水平。将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miR-876 mimic组、mimic-NC组和miR-876 mimic+pcDNA-3.1-Pax6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miR-876以及Pax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876与Pax6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miR-87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t=13.962, P<0.05),而Pax6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t=23.368, 13.757; 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r=-0.434, P<0.05)。miR-876低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χ2=12.000, P<0.05)和淋巴结转移(χ2=15.705, P<0.05)有关。细胞实验发现,miR-876在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中均低表达(P<0.05);转染miR-876 mimic后,miR-87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876能够靶向结合Pax6。与mimic-NC组比,miR-876 mimic组Pa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miR-876 mimic组比,miR-876 mimic+pcDNA-3.1-Pax6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R-876靶向Pax6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慢病毒载体shRNA对DU145细胞中的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β亚基编码基因(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2,MCCC2)进行敲减,探究MCCC2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研究分为3组进行,其中shNC为未敲减MCCC2的DU145细胞对照组,shMCCC2为敲减MCCC2的DU145细胞实验组,DU145为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组。运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DU145细胞系慢病毒shRNA敲减MCCC2后的表达,CCK8法检测敲减MCCC2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敲减MCCC2对DU145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MCCC2对DU145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经慢病毒shRNA敲减MCCC2后,shMCCC2组的MCCC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NC组(0.22 ±0.02对0.61 ±0.06,P < 0.001),shMCCC2组增殖(2.24 ±0.04对3.13 ±0.15)和迁移(23.96 ±1.85对49.73 ±0.63)均明显低于shNC组(P<0.001)、而shMCCC2组凋亡(12.64 ±0.30对3.68 ±0.02)明显高于shNC组(P<0.001)。结论 敲减MCCC2可显著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MCCC2下调与DU145细胞系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具有一定相关性,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578调控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胃癌细胞MKN-45、SNU-1、MKN-7、KTAO3、N87及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为研究对象,将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miR-578 NC组、miR-578 mimic组、miR-578 mimic+pc-ACSL4组,测定各组MKN-45细胞活力及凋亡、侵袭、迁移能力,测定细胞中miR-578、ACSL4、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Bcl-2)、侵袭相关蛋白(MMP-9、MMP-2)的表达,验证miR-578与ACSL4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578在人胃癌细胞中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iR-578 mimic组MKN-45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凋亡能力、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miR-578 mimic组相比,miR-578 mimic+pc-ACSL4组MKN-45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凋亡能力、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578与ACSL4存在靶向调节关系。结论 miR-578可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ACSL4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检测MET对结肠癌细胞SW480和SW620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qRT-PCR检测5种lncRNA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ET和/或MALAT1基因敲减在体外对PI3K/AKT和ERK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MET在体外对SW480和SW620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MET可促进SW480和SW620细胞凋亡(P<0.05)。在5种lncRNA中,lncRNA-MALAT1在SW480和SW62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高(P<0.01)。siRNA可抑制lncRNA-MALAT1表达,并进一步增强MET介导的抗结肠癌作用(P<0.05)。MET可下调结肠癌细胞中lncRNA-MALAT1的表达(P<0.05),并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与lncRNA-MALAT1敲减协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P<0.01)。结论 MET在结肠癌细胞中通过抑制lncRNA-MALAT1的表达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李萍  姬白嫣  魏娟  杜小敬  黄凤 《肿瘤药学》2021,11(6):701-706
目的 探索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宫颈癌HeLa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DMSO)、藏红花素组(400 μg·mL-1)、顺铂组(5 μg·mL-1)、联合组(藏红花素400 μg·mL-1+顺铂5 μg·mL-1)。干预48 h后,CCK-8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CompuSyn软件计算藏红花素与顺铂的联合指数(CI),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激活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的表达。结果 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CI为0.68,具有中度协同效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G2/M期比例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Cyclin D1、CD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藏红花素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G2/M期比例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Cyclin D1、CDK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可协同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腐酚降低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性的机制。方法 将KOV3/DDP细胞分为卵巢癌组(无干扰)、10 μmol·L-1黄腐酚组(10 μmol·L-1黄腐酚培养)、20 μmol·L-1黄腐酚组(20 μmol·L-1黄腐酚培养)、40 μmol·L-1黄腐酚组(40 μmol·L-1黄腐酚培养)、80 μmol·L-1黄腐酚组(80 μmol·L-1黄腐酚培养)、160 μmol·L-1黄腐酚组(160 μmol·L-1黄腐酚培养)。采用CCK-8检测SKOV3/DDP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KOV3/DDP细胞克隆数目;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DDP细胞凋亡率;CCK-8检测黄腐酚对SKOV3/DDP细胞DDP耐药性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SKOV3/DDP细胞中耐药蛋白ABCB1、MDR-1和P-gp的表达。结果 与卵巢癌组相比,10 μmol·L-1黄腐酚组SKOV3/DDP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10 μmol·L-1黄腐酚组相比,20、40、80、160 μmol·L-1黄腐酚组SKOV3/DDP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卵巢癌组及10、20、40、80、160 μmol·L-1黄腐酚组SKOV3/DDP细胞克隆数目分别为(86±12)、(82±10)、(61±11)、(46±9)、(29±11)及(2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70, P<0.001)。卵巢癌组及10、20、40、80、160 μmol·L-1黄腐酚组SKOV3/DD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0.20)%、(3.20±0.36)%、(15.21±1.22)%、(26.30±1.60)%、(33.20±2.25)%及(45.63±2.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5.200, P<0.001)。与DDP相比,DDP联合黄腐酚对SKOV3/DDP细胞的活性抑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卵巢癌组相比,10 μmol·L-1黄腐酚组ABCB1、MDR-1和P-gp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10 μmol·L-1黄腐酚组相比,20、40、80、160 μmol·L-1黄腐酚组SKOV3/DDP细胞中ABCB1、MDR-1和P-g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腐酚可降低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耐药性,抑制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ABCB1、MDR-1和P-gp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覃波  陆录  赵涛 《肿瘤药学》2022,12(6):752-758
目的 探讨miR-10b-5p在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MCF-7、SKBR-3、MDA-MB-231中miR-10b-5p mRNA、SUFU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MDA-MB-231细胞中转染miR-10b-5p inhibitor对miR-10b-5p进行敲减,6 Gy 60Co γ-射线照射2 h,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靶基因SUFU,回补实验验证miR-10b-5p是否通过靶向SUFU介导乳腺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果 3种乳腺癌细胞系中miR-10b-5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0b-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P<0.05),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敲减miR-10b-5p可增加野生型SUFU 3''UTR的荧光强度(P<0.05),而对突变型SUFU 3''UTR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影响(P>0.05)。此外,miR-10b-5p inhibitor组SUF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NC组(P<0.05)。与miR-NC+si-NC组相比,miR-10b-5p inhibitor+si-NC组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0b-5p inhibitor+si-SUFU#2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回升,且高于miR-10b-5p inhibitor+si-NC组(P<0.05)。结论 乳腺癌细胞中miR-10b-5p呈高表达,敲减miR-10b-5p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SUFU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miR-155-5p表达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和其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TRIzol法提取组织标本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miR-155-5p表达情况。采用qRT-PCR评估miR-155-5p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AG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GC803分为空白组、转染错义序列siRNA组、miR-155-5p模拟物组、miR-155-5p抑制剂组、氧化苦参碱(100 μmol/L)组、氧化苦参碱+miR-155-5p模拟物组。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干预下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干预下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不同干预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不同干预后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GC803细胞中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胃黏膜细胞(GES-1、AGS)相比,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中miR-155-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01)。而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miR-155-5p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生长。MTT实验表明,miR-155-5p模拟物的转染后MGC803细胞活力显著增加,而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转染和miR-155-5p模拟物的细胞活力(P<0.001)。与空白组、错义序列siRNA组相比,miR-155-5p模拟物转染后MGC803细胞活力显著增加,细胞集落生成增加,而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活力和转染miR-155-5p模拟物的细胞活力,及细胞集落生成数(P<0.001)。miR-155-5p-模拟物组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凋亡比例降低,而氧化苦参碱组和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凋亡比例升高(P<0.001)。miR-155-5p模拟组的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相对表达量增加,而Caspase-3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0.001)。而miR-155-5p抑制剂组、氧化苦参碱组和氧化苦参碱+miR-155-5p抑制剂组的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表达较miR-155-5p模拟组显著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P<0.001)。结论 miR-155-5p可能是胃癌的治疗靶点,氧化苦参碱可通过miR-155-5p的调节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芹菜素(APG)对顺铂(DDP)化疗所致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磷汀组(阳性对照组)及AP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氨磷汀组及APG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DDP(7.5 mg·kg-1)的方法建立DDP致肾损伤大鼠模型,空白组大鼠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造模);然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AP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1 APG,氨磷汀组给予1 mg·kg-1氨磷汀,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8 d。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法、TUNEL法分别行肾脏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凋亡检测,生化分析法检测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激活型半胱胺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PG中、高剂量组和氨磷汀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且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Nrf2、HO-1表达显著上调而NF-κB、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氨磷汀组比较,APG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AI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且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Nrf2、HO-1表达显著上调且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APG对DDP所致肾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而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娟  张婕  纪孝联 《安徽医药》2020,41(8):876-879
目的 检测miR-1915-3p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MKN-45和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1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转染实验将miR-1915-3p质粒和对照质粒(miR-NC)转染至MGC-803和SGC-7901中,分别设置MGC-803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及SGC-7901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分别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和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GC-803、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06)、(0.42±0.05)、(0.33±0.04),均低于GES-1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MGC-803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SGC-7901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结论 miR-1915-3p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上调miR-1915-3p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减弱Bcl-2蛋白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将ALCAM 和对照 shRNA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中,建立稳定细胞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ALCAM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胃癌肿瘤模型分析ALCAM基因沉默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ALCAM shRNA稳定细胞系ALCAM mRNA(1.01±0.26)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1.66±0.23)低于对照 shRNA组细胞ALCAM mRNA(0.12±0.06)和蛋白质水平(0.2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shRNA稳定细胞系比较,ALCAM shRNA 稳定细胞系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5)、凋亡水平升高(P<0.05)、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减缓(P<0.05)。ALCAM下调并不影响总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而降低了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抑制了mTOR活性,此外,ALCAM蛋白敲低提高了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激活了凋亡信号通路。结论 ALCAM基因沉默能够降低胃癌细胞中ALCAM的表达水平,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TAT-3与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100例,收集其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中STAT-3和Bcl-2的表达,分析STAT-3和Bcl-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TAT-3和Bcl-2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STAT-3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3.00%、62.00%)均高于癌旁组织(12.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AT-3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侵袭深度、组织学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Bcl-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侵袭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STAT-3与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STAT-3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Bcl-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关(P>0.05)。结论 STAT-3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为胃癌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110例和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3B、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这些标志物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C3B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LC3B、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LC3B表达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320, P=0.001),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484, 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LC3B、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且三者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预测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Survivin、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分析Survivin与Bcl-2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与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0.23%、63.9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3.02%、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侵袭深度、肿瘤直径无关(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侵袭深度、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TNM分期无关(P>0.05)。Survivin与 Bcl-2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8.14%,共同阴性表达率为13.95%,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Survivin与Bcl-2在胃癌组织中同时阳性表达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 index均明显高于单项阳性表达(P<0.05)。Survivin与 Bcl-2在胃癌组织中同时阳性表达与单项阳性表达时,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与Bcl-2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马明忠  周霞  胡涛 《安徽医药》2017,38(6):731-735
目的 研究RNAi沉默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DGF)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喉鳞癌组织中PCDGF的mRNA表达水平;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PCDGF-siRNA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及Bcl-2、Bax、E-cadherin和MUC1蛋白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 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喉鳞癌组织中的PCD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t=6.88,P=0.005)。PCDGF在喉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CDGF-siRNA组喉鳞癌Hep-2细胞中PCDGF、Bcl-2、MUCI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侵袭数显著低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抑制PCDGF的表达能够抑制喉鳞癌Hep-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黄莱  李佶刚  陈晓艳  席昕 《肿瘤药学》2021,11(6):686-692
目的 研究EH结构域蛋白2(EHD2)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曲妥珠单抗(TZB)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联合分析GEO、Kaplan-Meier plotter及TCGA数据库,筛选出与乳腺癌细胞TZB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基因EHD2。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BT474,将其分为敏感组、抵抗组及干扰组,敏感组用PBS处理12周后转染PX459-Control载体,抵抗组用0.5、1、2、4、8、16 μg·mL-1 TZB诱导12周后转染PX459-Control载体,干扰组用0.5、1、2、4、8、16 μg·mL-1 TZB诱导12周后转染PX459-sgEHD2载体。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TZB半抑制浓度(IC50),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HD2及其潜在下游基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受体(PDGFRβ)的表达。结果 GEO数据库显示,EHD2在TZB抵抗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发现,EHD2高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与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显著相关(P<0.05);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HD2与PDGFR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敏感组比较,抵抗组与干扰组TZB的IC50显著升高,抵抗组EHD2、PDGFRβ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干扰组EHD2表达显著下调,PDGFRβ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抵抗组比较,干扰组TZB的IC50显著降低,EHD2、PDGFRβ的表达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D2可促进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TZB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DGFR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冬  赖伟男 《药学实践杂志》2020,38(4):296-300,306
目的 探究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通过调节微小RNA(microRNA,miR)-449a在肺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分为6组,即对照组、LEF组、LEF+mimic组、mimic组、LEF+inhibitor组和inhibitor组。通过质粒转染miR-449a mimic或inhibitor来过表达或沉默miR-449a,在5 mg/L LEF的条件下培养48 h。分别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质蛋白I(collagen I,col I)。分别使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NA和蛋白的水平。结果 mimic组miR-449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F组和inhibitor组的miR-449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F+mimic组的miR-449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EF组,LEF+inhibitor组的miR-449a水平显著低于LEF组(P<0.05)。LEF组和inhibitor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mic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F+mimic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LEF组而LEF+inhibitor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LEF组(P<0.05)。LEF组和inhibitor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mimic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F+mimic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LEF组而LEF+inhibitor组的凋亡率显著低于LEF组(P<0.05)。LEF组和inhibitor组的α-SMA和Col I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mic组的相对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LEF+mimic组的α-SMA和Col I蛋白相对荧光强度显著低于LEF组,LEF+inhibitor组的α-SMA和Col I蛋白相对荧光强度显著高于LEF组(P<0.05)。LEF组和inhibitor组的p-JNK/JN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mic组的p-JNK/JN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F+mimic组中p-JNK/JNK水平显著低于LEF组而LEF+inhibitor组的p-JNK/JNK水平显著高于LEF组(P<0.05)。结论 LEF可能通过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miR-449a的表达激活JNK途径,从而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抑制其凋亡,从而引起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石斌  樊平  许方方 《安徽医药》2019,40(10):1079-108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IL-1β处理组(加入200 pmol/L IL-1β处理),干扰阴性对照+IL-1β处理组(转染阴性干扰对照再加入IL-1β处理),干扰锌指绑定增强蛋白1(ZEB1)+IL-1β处理组(转染ZEB1干扰RNA)。使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荧光定量聚合酶监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ZEB1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和ZEB1蛋白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为(58.3±7.2)个,IL-1β处理组为(129.6±1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阴性对照+IL-1β处理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为(108.7±15.9)个,干扰ZEB1+IL-1β处理组为(68.2±1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HCT116细胞中E-cadher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E-cadherin蛋白相对灰度值均高于IL-1β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阴性对照+IL-1β处理组HCT116细胞中E-cadher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E-cadherin蛋白相对灰度值均低于干扰ZEB1+IL-1β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通过诱导ZEB1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发生EMT转化并提高其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用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联合放疗对移植瘤进行干预,探讨放疗增敏机制是否与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肿瘤体积达到75 mm3左右的2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β-榄香烯单药组(ELE组)、β-榄香烯联合放疗组(ELE+RAD组)和单纯放疗组(RAD组)。监测干预后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获得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通过计算增敏系数,检测45 mg·kg-1 β-榄香烯是否发挥增敏作用,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移植瘤中GLUT-1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依据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绘制生长曲线。测得增敏系数(EF)为2.44,提示β-榄香烯的剂量已达到增敏效果。与NS组相比,实验组移植瘤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ELE组与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ELE组、RAD组相比,ELE+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实验组GLUT-1的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ELE组和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相对较弱,RAD组的抑制作用略强于ELE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E+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较强(P<0.05)。结论 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中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放疗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提示β-榄香烯可能通过抑制GLUT-1表达发挥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seudomonas aeruginosa mannose-sensitive hemagglutinin,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和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转染PTEN siRNA敲低PTEN表达后,再次行MTT法检测PA-MSH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A-MSHA抑制NCI-N87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NCI-N87细胞经PA-MSHA处理后,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PA-MSHA显著提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AKT蛋白表达(P<0.05)。通过siRNA转染敲低PTEN表达后,PA-MSHA抑制NCI-N87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PA-MSHA对NCI-N87胃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的作用,其机制与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