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HRCT定量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和血气测定、肺功能检查、HRCT检查,测定肺功能指标、HRCT定量指标(包括气道管壁定量指标和肺气肿定量指标),气道管壁定量指标包括支气管腔内径(LD)、管壁厚度(WT)、管壁面积占支气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WA%)和气管壁厚度/ 伴行肺动脉直径(WT/PA),肺气肿定量指标包括总肺体积(TLV)、总肺气肿体积(TEV)和肺气肿指数(EI)。根据HRCT图像有无肺气肿或支气管壁的增厚情况将患者分为A、E、M 3种表型,比较3种表型患者血常规、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HRCT定量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中A型50例(62.50%)、E型16例(20.00%)、M型14例(17.50%)。不同HRCT表型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RCT表型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预计值)、残气量(RV)、肺总量(TLC)和RV/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RCT 表型组患者WT、WA%、WT/PA、TLV、TEV和E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HRCT 表型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HRCT定量指标不同,区别不同HRCT表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表型与低密度衰减区域(LAA)评分在综合评估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4 年6 月—2016 年12 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 患者197 例。所有患者均在纳入研究后3 d 内完成资料采集,包 括基础资料、肺功能、呼吸肌肉功能、症状表现和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营养状态、焦虑抑郁情况及HRCT 扫描,并根据HRCT 表现分为A、E、M 3 种影像学表型,比较不同影像学表型的各项指标,并与LAA 评分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 型50 例、E 型101 例、M 型46 例,平均LAA 评分分别为(2.52±1.73)、(12.34±3.59) 和(13.46±3.93)分。A 型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mMRC)、BODE 指数低于E 型与M 型患者(P <0.05), 在FEV1、FEV1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FVC%、6 min 步行试验距离(6 MWD)、最大吸气压(PImax)、 最大呼气压(PEmax)、体重指数(BMI)方面则高于其余两型(P <0.05),上述评估指标在E 型与M 型患者中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AA 评分与FEV1、mMRC、COPD 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 (SGRQ)、6 MWD、PImax、PEmax、去脂体重指数(FFMI)、BMI、BODE 相关(P <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 BODE、FEV1、BMI 是预测LAA 评分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根据HRCT 所划分的不同影像学表型具 有不同的临床特征。HRCT 分型及LAA 评分有助于COPD 严重程度评估,为疾病的综合评估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TM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出总肺体积(TLV),设定吸气末闯值低于-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I=TEV/TLV)。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BMI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分别为:A型42例,E型9例,M型11例。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BMI均呈负相关(r=-0.389,P=0.002;r=-0.424,P=0.001)。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平均BMI为(23.4±3.4)kg/m2,高于E型[(20.6±3.1)kg/m2,P<0.05];而M型患者BMI为(21.3±2.7)kg/m2,与A型和E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TEV和EI与BMI呈负相关,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BMI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HRCT划分COPD的不同表型,探讨不同表型的COPD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HRCT像数指数法将COPD患者分成A型(n=12)、E型(n=15)和M型(n=16)3组,观察每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痰液细胞计数。结果 (1)A型组的患者多数为不吸烟者,其BMI也显著大于E、M型; (2)M型中有咳嗽,咳痰,喘鸣者显著多于E型,有大量咳痰,活动后或休息时有喘鸣; (3)M型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有明显增加,而E型的FEV1%则没有明显增加; (4)A型及M型患者口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大于E型患者,而在3组不同表型中,痰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HRCT像数指数法能够判断COPD的不同表型,不同表型COPD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冠心病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特征,探究不同类型冠心病人群之间,及与无冠脉病变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   方法   共采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名(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名(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名(C组)、冠脉无异常者64名(D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7名(E组),提取粪便DNA,根据细菌16srRNA v3-v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Illumina HiSeq PE250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物种组成统计,Alpha多样性,组间差异分析,最终得到样品物种信息。   结果   各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 < 0.05)。与D组相比,A组的梭杆菌增多,B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放线菌增多,C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梭杆菌增多,E组变形杆菌增多( P < 0.05)。Alpha多样性发现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的Alpha多样性高于其他组( P < 0.0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的结构、多样性不同,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对照组采取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h17、Treg、Th17/Tre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能同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Th17水平、提高1L-10、Treg细胞水平有关,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通过改善患者Th17/Treg细胞失衡比例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高分辨率CT(HRCT)表型与气道炎症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87例,按照HRCT影像特点分为3种类型,其中A型:无或轻微有肺气肿(LAA ≤ 1级),合并或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E型:LAA ≥ 2级肺气肿,但无支气管管壁增厚;M型:LAA ≥ 2级的肺气肿同时有支气管管壁增厚。比较3型间吸烟指数、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及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结果 A型患者吸烟指数为(21.41±23.28)包年,明显低于E型(38.71±41.28)包年和M型(38.07±33.84)包年(P<0.05)。A型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 2次的患者比例为21.3%,明显少于E型(42.9%)和M型(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患者FEV1/FVC(59.82±11.17)%,优于E型和M型[(50.65±9.26)%、(51.75±8.89)%](P<0.05);A型患者的RV/TLC为(50.66±9.8)%,明显低于E型和M型[(74.71±13.75)%、(77.20±10.56)%](P<0.05)。M型患者的血浆Fig和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5.23±1.67)g/L和(37.81±40.8)mg/L,明显高于A型[(4.26±1.37)g/L、(9.57±13.66)mg/L]和E型[(3.86±1.48)g/L、(6.28±4.35)mg/L](P<0.05),而血清SP-D水平3组之间无差异。LAA ≥ 2级患者的吸烟指数、RV/TLC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LAA ≤ l级的患者(P<0.05);支气管管壁增厚≥ 2级患者的RV/TLC和血浆Fig和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支气管管壁增厚≤ l级患者(P<0.05)。结论 HRCT不同表型的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气道炎症水平不同,其中M型吸烟指数和炎症指标更高,急性加重更频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不同严重程度的OSA 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探讨不同严重程度OSA 与凝血功能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184例,依据窒息加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50例(A组),轻度OSA 45例(B组),中重度OSA 86例(C组)。对所有研究对象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正常对照组、轻度OSA组、中重度OSA组凝血功能指标、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差异,同时对凝血功能指标与AHI、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组、B组、C组APTT、INR、PTR、FIB、TT、D-二聚体、AT、FDP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B组P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与C组PT值相比较,C组PT值比A组、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C组AHI、LAT值相比,C组比B组、A组大,B组比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与C组LSaO 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LSaO 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OSA组患者的FDPs与LSaO 2负相关(r = -0.157,P < 0.05)。   结论   中重度OSA引起PT延长,OSA患者FDPs与LSaO2负相关,从而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慢阻肺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关系,为慢阻肺患者的负性情绪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晋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313例,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CAT)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研究的312例患者中,COPD合并焦虑者占比49.2%(154例),合并抑郁者占比37.2%(116例),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者占比22.8%(71例)。COPD合并焦虑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住院次数、是否有并发症以及CAT评分有关(P < 0.05),合并抑郁与患者的住院次数以及CAT评分有关( P < 0.05)。CAT评分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随着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递进,COPD患者的CAT评分随之升高。   结论   慢阻肺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较高,且住院次数频繁和CAT评分相对较高是其高危因素。焦虑抑郁分级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下测量的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新版的COPD全球倡议分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述胸痛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n = 30)、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 = 55)、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 = 51)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 = 32)。比较各组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个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AMI组GRACE评分及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最高,其次为UAP组,SAP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 < 0.05)。GRACE评分及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 1.993、2.325、1.741和2.208,P < 0.05)。GRACE评分与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均呈正相关性( r = 0.9023,0.8967和0.9364,P < 0.05)。血清H-FABP、PAF和IMA联合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   结论   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与GRACE评分均呈正相关性,血清H-FABP、PAF和IM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tomography,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数值的相关性,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评估肺动脉压,为临床评估病情增加新的方法。  方法  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77例慢阻肺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均行胸部HRCT检查测量右侧肺动脉直径、左侧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将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COPD组HRCT检查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均大于正常人组(P < 0.05),且COPD各组之间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存在差异(P < 0.05),而左侧肺动脉直径不存在差异(P > 0.05);COPD各组之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右室内径、肺动脉压数值存在差异(P < 0.05),而主肺动脉内径不存在差异(P > 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测定值与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有明显相关性(P < 0.05),且均为正相关。  结论  COPD患者肺动脉压数值与肺动脉直径数值有明显相关性,HRCT测量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对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为瘙痒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及措施方案。   方法   对慢性瘙痒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包括饮酒、吸烟、饮水、饮食,膳食平衡指数(dietary balance index,DBI)、锻炼5种常见因素;完成经表皮水分流失、表皮含水量、表皮脂质、皮损红斑指数检测,评估患者瘙痒程度,并分析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其皮肤生理状况的相关性。   结果   吸烟者91例(44.4%),饮酒者18例(8.78%);日均饮水量(1211.90±520.28) mL,显著低于健康标准(P < 0.05);DBI负端分显著高于正端分,膳食质量距显著偏移标准值( P < 0.05),196例(95.6%)锻炼不充分。吸烟可增加患者瘙痒体验程度,生活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相关( P < 0.05)。膳食结构和质量在疾病中呈现出复杂性影响。   结论   瘙痒患者的多种生活行为方式偏离健康要求,而生活方式也对皮肤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瘙痒患者的管理中,对生活行为方式的个体化指导、干预与管理,应列为瘙痒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IPAF与非IPAF-IIP(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差异。   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连续性诊断为IIP(n = 130)的患者,其中IPAF66例,不能诊断为IPAF的IIP患者(非IPAF-IIP)64例,在非IPAF-IIP中找出符合IPF诊断的患者为IPF组4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对各组不同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特点及差异性。   结果   在130例IIP患者中,有66例(50.8%)被重新分类为IPAF,在64例(49.2%)非IPAF-IIP中有42例(32.3%)IPF。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三个领域中分别以炎性关节炎或多关节晨僵≥60 min、ANA、NSIP为主要表现;相比于非IPAF-IIP及IPF,IPAF以不吸烟女性患者为主,激素使用率更高,并且具有较高的DLCO、FVC和较低的肺动脉压,三组患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困难,女性、胸腔多部位受累及临床体征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诊断,三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IPAF中位生存时间大于非IPAF-IIP及IPF。   结论   (1)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2)HRCT主要以NSIP为主,血清学领域主要以ANA阳性为主;(3)IPAF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非IPAF-IIP及IP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