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鼻塞、流涕、头沉重感及嗅觉减退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鼻塞、流涕、头沉重感及嗅觉减退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必要性。方法对30例54侧上颌窦病变,70°鼻内镜直视下经中鼻道开窗,查找并清除病变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病变。结果 (1)经中鼻道开窗可以窥及,但无法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9例14侧,约占总侧数的25.93%。而且经泪前隐窝入路窥及病变较之经中鼻道开窗所见更为广泛;(2)经中鼻道开窗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未窥及残留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仍然发现18例32侧存有病变,约占总侧数的59.26%。结论 70°鼻内镜下经中鼻道开窗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不仅困难,而且存在视觉死角,经泪前隐窝入路既能看清上颌窦内各壁,又能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因此,在可能出现上颌窦病变残留时,有必要采用"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的双径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侧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上颌窦前内侧壁内病变患者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结论 该术式视野清晰,上颌窦黏膜损伤小,且简单易行,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不能经上颌窦自然口清除病变的上颌窦良性病变采用鼻内镜下选择性泪前隐窝人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56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鼻内镜下选择性采用泪前隐窝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整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中出血量100—400ml。其中26例上颌窦囊肿,14例上颌窦炎性息肉,7例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访3~14个月未见复发,而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中,有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分别于术后8、11个月局部原位复发,经原手术径路再次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并去除病变部位骨质,术后分别随访20、25个月未见复发。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因病变侵犯鼻泪管,术中给予切除病变鼻泪管,术后出现溢泪,经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后症状缓解,随访8个月无溢泪症状发生。所有病例术后无活动性出血、鼻腔粘连、鼻甲萎缩等并发症。术腔于2~4个月基本上皮化,鼻腔外侧壁及下鼻甲形态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人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出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经上颌窦自然口或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不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上颌骨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根据囊肿与上颌窦及鼻腔的位置关系,选择在鼻底、下鼻道或泪前隐窝等处开窗,手术切除开窗处囊肿壁,必要时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保证囊肿腔与上颌窦、鼻腔引流通畅。结果 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囊肿术腔均于术后2或3个月上皮化,囊肿腔引流通畅,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Krouse分级为T2、T3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4)与对照组(n=16)。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窦道开窗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鼻腔内创面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鼻腔内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鼻泪管损伤、面部肿胀淤血的发生率及术后病情复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病情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48例(53眼)在鼻内镜下进行泪囊鼻腔开窗,开放泪囊于中鼻道前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5眼治愈,3眼好转,5眼术后短期症状复发,治愈率84.9%,有效率90.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鼻内镜手术基础上行泪前隐窝入路)和B组(n=29,鼻内镜手术下联合行Caldwell-Luc入路).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入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的可行性与解剖路径。方法10%甲醛充分固定的5例(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在电视监视下,从鼻腔置入0°鼻内镜,依次切除中鼻甲、钩突、筛泡以及前后组筛房,扩大上颌窦口后咬除上颌窦口后部腭骨垂直部直达其与蝶骨交界处,全部切除上颌窦后壁内侧半骨壁,显露翼腭窝。分别用0°、30°鼻内镜充分暴露翼腭窝内的结构,逐层进行解剖,记录所涉及到的组织结构,探查其毗邻关系。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满意显露翼腭窝。翼腭窝显露范围向上达眶尖,向下达翼腭窝底壁,向外能完全暴露翼突外板上半部分以及翼突根部,部分显露颞下窝。结论鼻内镜下可以满意显露翼腭窝,安全控制翼腭窝内所有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中鼻道分别联合上颌窦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鼻内镜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B组。两组均在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8. 33%,59/60)高于A组(86. 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用时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间,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904,P 0. 05)。结论 鼻镜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更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下鼻道外侧壁长方形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F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FMS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100)采用鼻内镜下下鼻道外侧壁长方形开窗术治疗,对照组(n=100)于鼻内镜下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4~100 mL,平均(78.5±8.4) mL,手术时间17~43 min,平均(29.5±5.8) min,术后随访1年,1例术侧空鼻综合征,治愈率为99.0%。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2~108 mL,平均(81.4±8.5) mL,手术时间18~51 min,平均(32.4±6.5) min,术后随访1年,1例溢泪,1例术侧鼻腔粘连,1例术侧鼻腔狭窄,2例术侧空鼻综合征,治愈率为98.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内镜下下鼻道外侧壁长方形开窗治疗FMS,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治疗的7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唇齿沟径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内镜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炎症介质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机体炎症反应较轻,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52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使用电钻或骨凿、钩突刀、脑外科银夹、泪道探针等设备,在鼻丘前下方找到泪囊并切开,使泪囊黏膜及鼻腔黏膜瓣相吻合。结果 52例(58眼)患者经6~18个月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治愈50眼,占86.2%;好转8眼,占13.8%。总有效率为100.0%。3例鼻腔少许粘连,但并不影响开放口引流。结论通过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开放术能微创有效治愈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5.
杜军 《上海护理》2013,13(6):43-44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以上颌窦癌为多见,男女之比约为3∶1;多发生于40 ~ 60岁.上颌窦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后期表现为单侧鼻塞,脓血涕,面部疼痛,麻木,复视,张口障碍等,确诊时多为晚期,给手术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般先放射治疗后再行上颌骨切除术[1].上颌骨全切除术是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的经典手术,传统经面部切口进入存在以下缺点:面部切口影响患者容貌;术中出血多;手术视野局限;影响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呼吸等生理功能.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鼻内镜下手术适应证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扩大到恶性肿瘤的内镜下切除[2].鼻内镜下经口联合人路上颌骨全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无面部切口;出血控制好;手术视野清晰,更加安全;减少患者痛苦和减少住院时间.鼻内镜下经口联合入路上颌骨全切除术不但需要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清晰的解剖知识,也需要手术时积极的护理配合.关键词: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术;鼻内镜;手术配合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399(2013)06-0043-02  相似文献   

16.
谭海燕  白伟良  高鑫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1):1226-1227
除鼻窦之外,鼻腔及其邻近部位的其他结构,如中鼻甲、上鼻甲等都可以出现气化,据报道鼻及鼻窦的这种解剖变异,显著存在于患者和普通人群当中[1-2].在鼻腔和鼻窦区域,任何部位和任何结构的气化,只要开口堵塞,都可能形成囊肿.目前因气化中鼻甲形成的囊肿或脓囊肿报道较多[3-5],下鼻甲囊肿或脓囊肿报道较少[6].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该科24例霉菌性鼻窦炎采用双进路手术方法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霉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手术均获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可达到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额隐窝区域临床解剖特点,探讨鼻内镜下最佳额窦手术路径.方法 对39例(64侧)患者术前进行鼻内镜检查和CT冠状位、水平位扫描,矢状位重建.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径路:钩突路径或鼻丘路径,行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结果 钩突路径治愈21侧(77.8%),好转4侧(14.8%),复发2侧(7.4%);鼻丘路径治愈29侧(78.4%),好转5侧(13.5%),复发3侧(8.1%).两种路径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额隐窝区解剖复杂.CT和鼻内镜检查结果是选择不同手术路径的重要依据.钩突路径或鼻丘路径具有等同的治疗效果.术中可根据情况选定一种路径或采用两种路径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原因。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92例,行术后抗炎、泪道冲洗、定期复查等处理。结果随访1a,治愈83例(占90.2%),好转3例(占3.3%),无效6例(占6.5%)。结论泪囊的大小、术后定期复查、提高操作技术是保证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和体会。方法 102例(106眼)慢性泪囊炎病人,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5年,亦在鼻内镜下进行。结果 术后8—12周术腔逐渐上皮化,89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10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3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病人创伤轻、面部不遗留瘢痕、治愈率高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