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诊断肺小结结合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5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进行病理分析,并且对于不同检查的各个肿瘤征象的诊断状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存在肺小结节患者38例,早期肺癌患者12例,早期肺癌诊断率为24.00%,而通过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存在肺小结节患者36例,早期肺癌患者14例,早期肺癌诊断率为28.00%,两组患者在早期肺癌的诊断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于肺部小结节和早期肺癌通过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能够发挥理想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64排螺旋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根据诊断结果表现,对60例胰腺炎患者以Balthazar标准实施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胃癌应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本实验共选取胃癌患者共2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104),本实验将多排螺旋CT和气钡双重造影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诊断中,对比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阳性病理符合率和各影像学图像指标检出率均更高(P0.05),另外多排螺旋CT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结论:胃癌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能够进一步确定患者实际患病病情、提高确诊率同时参考诊断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肺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9.09~2021.01时间段内实施治疗的肺部创伤患者57例展开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分别应用了X线和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将术后病理证实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结果:肺挫伤38...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同时以手术治疗或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64排螺旋CT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6例患者中手术或病理确诊34例(73.91%)甲状腺癌,64排螺旋CT确诊30例(65.22%),其诊断准确性84.78%(39/46)、敏感性88.24%(30/34)与特异性75.00%(9/12);64排螺旋CT检查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鉴别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可作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以节省诊疗时间,提升诊断针对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肝门胆管癌患者的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检查的分型诊断符合率、总符合率和侵犯情况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联合诊断的侵犯情况检出率。结果: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对肝门胆管癌的分型诊断符合率、总符合率和侵犯情况检出率的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检查联合诊断的侵犯情况检出率为100.00%。结论: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检查在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中都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两种检查联合诊断时检出率更高,建议临床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50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胃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胃肠道间质瘤64排螺旋CT诊断与胃镜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肿瘤的良恶性与病理分型的符合率、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150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理确诊恶性20例,良性130例;64排螺旋CT检出恶性20例,良性130例,误诊1例,漏诊1例;胃镜检出恶性40例,良性110例,误诊30例,漏诊10例。64排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胃镜检查,误诊率、漏诊率显著低于胃镜检查(P <0.01);64排螺旋CT诊断胃窦部、胃体部、胃底部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检查(P <0.01);恶性、良性影像学病灶结果显示,肿瘤形态、边缘、强化、密度方面差异显著(P <0.01)。结论: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数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及治疗后实证为判断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84.00%,灵敏性为91.30%,特异性为75.00%。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上颌窦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癌患者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上颌窦癌CT表现为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并向周围组织侵袭,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窦壁多呈溶骨性破坏;64排螺旋CT TNM分期符合率为97.1%(34/35),判断邻近结构受侵符合率为96.2%(101/105).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上颌窦癌符合率高,可显示病变范围,对指导治疗及TNM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7例急腹症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盆腔病变,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07例患者CT共检出病变105例:泌尿系病变52例、妇科病变49例、肠道病变4例,漏诊2例泌尿系结石,误诊4例妇科病变,病变检出率为98.1%(105/107),诊断符合率为94.3%(101/107)。结论 CT扫描对于盆腔急腹症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肺部检查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进行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肺动脉造影比较。结果:经肺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组患者中有10例肺栓塞患者,对照组中有11例肺栓塞;研究组CT检查10例肺栓塞,诊断符合率100%,对照组诊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肺栓塞,诊断符合率45.45%。研究组患者的CT图像清晰,病灶情况明确。结论: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获取病灶的清晰图像,有利于观察病灶情况,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磁共振(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以术前接受单纯MRI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MRI组,术前接受64排螺旋CT联合MRI检查的42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和诊断效能。结果联合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I组(97.62%比80.00%,χ~2=6.731、P=0.010);联合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MRI组(P<0.05),2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联合MRI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 T对内耳结构的重建方法及典型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纳入的32例内耳发育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诊断,并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 T和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5.35%;各病理分型间CT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可提高诊断率,将误诊、漏诊率减低,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结果,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X线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各个部位骨折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不同部位骨折检查中,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皆比X线检查高(P<0.05),且骨折总诊断准确率明显比X线检查高(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诊断方式中,CT检查有效率较高,而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加以应用,可使盆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与最终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6排螺旋CT判断急性肠梗阻部位和病因的准确度。结果:16排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位置和梗阻原因的符合率分别为93.33%和91.67%,与最终结果相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16排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出肠梗阻部位和病因,有利于早日制定治疗计划,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应用,随后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36例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X片检查、多排螺旋 CT重建,随后对其进行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患者治疗。结果:(1)通过进行X线片与多排螺旋CT诊断踝关节骨折符合率比较,其后者诊断价值相对较好,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多排螺旋CT诊断踝关节骨折未复位人数与未复位率为 5例(13.89%),通过对X线片与多排螺旋CT诊断未复位率进行比较,后者临床价值较为明显,其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在目前来看多排螺旋CT整体应用效果较为优良,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MWT)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22例MWT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总结分析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相关资料。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100.0%,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检出病灶共59个,其中左肾34个,右肾25个。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中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方法:将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诊断的7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为X线组和64排螺旋CT组。将两组患者运用不同设备的扫描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X线组的有效诊断结果分别为71.79%(28/39),64排螺旋CT组的有效诊断结果为92.31%(36/39),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并结合后处理技术,相比较于传统X线诊断,临床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研究对象35例,来自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35例患者行飞利浦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将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标准,比较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结果:35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6例;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5例,漏诊1例。35例患者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可获得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的诊断准确率,且该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重复进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