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0):39-42
目的:通过比对不同频次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剂量密集型方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更加优化的给药方案。方法:选取接受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后,PEG-rhG-CSF以100μg/kg,皮下注射,于化疗后第24小时给药。观察组:采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后,PEG-rhG-CSF:50μg/kg,皮下注射,于化疗后第24、72小时分别给药。以PEG-rhG-CSF对两组中性粒细胞数值的影响及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发热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2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在第1周期及第2周期化疗前其中性粒细胞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周期化疗后的第3、5、10天及第2周期中的第5、10天其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值较观察组下降缓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周期中,两组化疗后第3 d的中性粒细胞数值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7例患者因中性粒细胞数值<2.0×10~9/L推迟第2周期化疗时间,观察组则有5例患者推迟化疗。对照组及观察组中性粒减少症发生率及患者人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照组及观察组发热的患者人数及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发热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PEG-rhG-CSF低剂量多次给药后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其疗效优于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中的单次给药方式,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相关性发热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兰海涛  罗树春  胡洪林  吴琦 《四川医学》2011,32(12):1879-1882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纳入42例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μg/kg皮下注射1次,对照周期皮下注射rhG-CSF5阻异/(kg·d)直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达低谷后连续2次检查≥5.0×10^9/L。结果42例患者,在40个试验周期和44个对照周期中,ANC〈2.0×10^9/L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12/40)和31.8%(14/44),持续时间分别为(3±1.155)d和(4±1.225)d;受试药和对照药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头晕等,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相似。结论PEG-rhG-CSF-次给药的疗效与与rhG-CSF多次给药相似,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PEG-rhG-CSF,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直至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结果:观察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2.5%,粒细胞缺乏发生率2.50%,抗生素使用率5.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2.5%、15.0%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头晕,两组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肯定,能降低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8-10+1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乳腺癌行辅助化疗患者共16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PEG-rhG-CSF 100μg/kg每周期单次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5μg/kg每日注射1次,连续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延迟化疗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骼肌疼痛、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延迟化疗的发生,且用药更为方便易行,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EC-T/AT/TC/EC方案化疗,化疗后48h单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00μg/kg或6mg,化疗21d为1个周期。结果:出现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2例(48.8%),其中发热伴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8.9%)。化疗结束到中性粒细胞出现最低值的时间为(7.78±1.80)d,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1.2±0.8)d,中性粒细胞恢复>2.0×109/L的时间(2.5±1.1)d。23例(51.2%)在全程化疗中未出现粒细胞缺乏,并且治疗耐受性良好,提示PEG-rhG-CSF具有良好的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和安全性。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悦  邵寿鹏  黎超 《中外医疗》2023,(10):116-119+124
目的 探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PEG-rhG-CSF)二级预防卵巢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采取“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化疗且上一周期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卵巢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在化疗结束24 h后给予PEG-rhG-CSF单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化疗结束24 h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每日皮下注射。统计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Ⅲ~Ⅳ度ANC减少发生率(27.27%)低于对照组(3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后出现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rhG-CSF以肾脏代谢为主,药物半衰期短,需每日皮下注射.而聚乙二醇与rhG-CSF结合形成的聚乙二醇化rhG-CSF (PEG-rhG-CSF)可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入院接受T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30例为试验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30例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结果:试验组化疗间歇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俞铭洁  吴雯婷  倪婷婷  胡庆伟 《浙江医学》2017,39(4):307-309,31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预防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卵巢癌、宫颈癌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在化疗后72h一次性皮下注射PEG-rhG-CSF6mg,体重45kg以下的患者减半;对照组在化疗后72h开始予以皮下注射rhG-CSF2~5滋g/kg,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3、4度粒缺和发热性粒缺的发生率及持续天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费用开支情况等并作比较。结果在使用PEG-rhG-CSF及rhG-CSF预防性治疗的周期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度粒缺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似(2.8%~8.4%vs2.8%~1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人均费用(3021.19元)和对照组(2773.18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时,与rhG-CSF比较,不良反应及费用均相似,但使用相对方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应用。方法对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吉赛欣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4.0×10^9/L),恢复时间3-15d,平均5.6d。结论吉赛欣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作用好,不良反应小,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剂量及频次。  相似文献   

12.
叶爱琴  周娟 《海南医学》2003,14(10):62-63
目的 研究对化疗所致发热性白细胞减少者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肿瘤患者,初次使用化疗后均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在第二次化疗后(用相同方案)预防性使用G-CSF,观察前后两次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结果 后次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前次。结论 对初次化疗后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后化疗时预防性使用G-CS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183例乳腺癌患者接受非密集型AC-T方案(吡柔比星70 mg+环磷酰胺0.8 g+多西他赛100 mg,21 d/周期)、剂量密集型ddAC-T方案(吡柔比星85 mg+环磷酰胺1.0 g+紫杉醇290 mg,14 d/周期)及其他化疗方案(铂类、吉西他滨等)化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化疗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第一周期与后续治疗周期FN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N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8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67.21%(123/183),Ⅲ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减少在ddAC-T方案中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 法将89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PEG-rhG-CSF 100 μg/kg皮下注射1次)与对照组[rhG-CSF 5 μg·kg-1·d-1皮下注射,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至最低点后连续2次其值大于或等于5.0×109/L为宜],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第2个高峰A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抗生素使用率、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C由最低点上升至大于或等于2.0×109/L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 1次注射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效果与rhG-CSF多次注射相当,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o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 on radiation-induced neutropenia models of mice. METHODS: rhG-CSF in 2 different doses (10 micrograms.kg-1.d-1 and 30 micrograms.kg-1.d-1) was injected respectively to radiation-induced neutropenia models of mice. The effect of rhG-CSF on the weight of the spleen, CFU-S, leukocyte counts, neutrophil counts, and CFU-GM of the marrow cell culture was observed. RESULTS: Both 30 and 10 micrograms.kg-1.d-1 of rhG-CSF increased CFU-GM of the marrow cell culture and the peripheral leukocyte and neutrophil,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NS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rhG-CSF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on radiation-induced agranulocytosis models of mi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1例,根据给药种类的不同,分为预防组(给予PEG-rhG-CSF,n=28例)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交叉对照,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μg/kg皮下注射一次,对照周期每日一次皮下注射rhG-CSF5μg/kg,直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达低谷后连续两次检查≥5·0×109/L。结果入组104例肿瘤患者,在103个试验周期和100个对照周期中,ANC<1·5×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20·00%,持续时间分别为2·39d和2·35d;ANC<0·5×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5·80%和4·00%;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13·59%和13·0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0。受试药和对照药的不良反应均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头晕等,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相似。结论PEG-rhG-CSF一次给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rhG-CSF多次给药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辐射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rhG CSF 10 μg·kg- 1 ·d- 1 和 30 μg·kg- 1 ·d- 1 二个剂量对辐射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鼠皮下注射 ,观察rhG CSF对辐射小鼠脾脏重量、脾表面造血灶 (CFU 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及骨髓粒 单核系祖细胞 (CFU GM)的影响。结果 :rhG CSF二个剂量对钴6 0 照射小鼠有明显增加脾脏重量和CFU S数 ,加速小鼠骨髓DNA合成速率的作用 ;CFU GM细胞集落形成增多。结论 :rhG CSF对辐射所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有明显促进其造血功能的恢复、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  相似文献   

19.
远丽芳  陈俊林  王津京  马飞 《北京医学》2017,(11):1138-114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191例接受新辅助、辅助及姑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FN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FN的危险因素.结果 191患者共有52例发生FN,发生率为27.22%.TA方案发生率最高,为46.80% (22/47),其次为AC方案,为21.78%(22/1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方案(OR=0.768,95%CI:0.608~0.974,P=0.029)及Hb(OR=0.962,95%CI:0.933~0.993,P=0.014)与FN的发生有关.结论 化疗方案是及化疗前Hb水平是FN的影响因素,TA及AC方案是高度危险引起FN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比,探究新瑞白(PEG-rh G-CSF)对化疗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化疗,方案相同。实验周期给予PEG-rh G-CSF 1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期1次,对照周期给予rh G-CSF 5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于2次化疗周期的第3、5、7、9、11、13、17、21 d检测外周血象,记录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和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各化疗周期和总化疗中期中,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患者ANC<1.5×109/L发生率、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治疗过程中ANC最低值均出现在化疗第7 d,分别为(6.8+2.4)×109/L和(7.3+3.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109);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病率分别为26.0%和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289)。结论:预防性用药时,新瑞白1剂给药与rh G-CSF连续给药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与rh G-CSF相比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稳定,是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