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补肾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斑秃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疏肝补肾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自拟疏肝补肾方口服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0%,高于对照组的63.0%(P <0.05);2组治疗后 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IL-1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 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 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疏肝补肾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秃,能纠正 Th1/ 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王洁  邓长明  李洁 《西部医学》2010,22(12):2304-2305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均口服阿维A,1周后予窄谱UVB照射,隔2日1次。治疗组于每次照射前采用中药药浴,30 min/次;对照组不实施中药药浴;两组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5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4,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7.8%,两组差别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靳云霞 《当代医学》2009,15(34):151-15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全身照射,其UVB峰值为311nm。对照组采用口服消银颗粒,每次一袋,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观察1~3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梅  刘海胜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01-101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就诊顺序表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参考组(43例),观察组采取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参考组采取阿维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PASI评分显著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性银屑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补骨脂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74例采用补骨脂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74例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8%,对照组有效率63.5%,两组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补骨脂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汤剂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服用固定中药汤剂,每天1剂,治疗组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不加干预.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青鹏膏剂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B-UVB联合青鹏膏剂外用)及对照组(NB-UVB),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2=4.72,P〈0.05;x2=4.79,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少。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青鹏膏剂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比率加量与固定加量对银屑病患者血MMP-13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固定加量治疗,观察组采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完成实习教学过程,对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应用于骨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葛根素对牙周炎大鼠辅助性 T 细胞 17( T helper cell 17,Th17) /调节性 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 Treg) 免疫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离牙龈、丝线结扎配合龈下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牙周炎模型组(B组)、200 mg/(kg·d)葛根素组(C组)。HE 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通过Micro-CT对骨生物学参数定量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 分别检测牙周组织中 Th17、Treg 细胞比例、白介素-17( IL-17)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RORγt) 、IL-10、叉头状转录因子-3( Foxp3) 蛋白表达。  结果  HE染色中葛根素组大鼠牙根部可见明显新生骨细胞增生,牙周膜可见少量炎症细胞聚集,牙槽骨结构较整齐。Mi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牙槽骨较模型组骨量略有下降,骨质量及强度有所上升。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细胞发现葛根素组的TH17、Treg细胞比例均下降,且TH17/Treg的细胞比例也下降。 IL-10、Foxp3在葛根素组蛋白表达量上调,而IL-17、RORγt在葛根素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葛根素可缓解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性反应、牙槽骨吸收,通过调节Th17 /Treg 细胞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使Th17 /Treg 细胞免疫平衡轴往有利于牙周组织愈合方向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有效调节Th17 /Treg细胞免疫平衡轴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时,不同CD4+基线值艾滋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的差异,为艾滋病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 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艾滋病患者174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两组,低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和高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每组均为8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项指标(包括Treg、Th2、Th17、CD4+T、CD8+T)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方式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Th17、CD4+T、Th17/Treg、CD4+T/CD8+T) 、治疗6个月(Treg、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治疗12个月(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点指标(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具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低患者,经高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较差,因此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病毒治疗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不同表型中的差异。   方法   对78例门诊COPD患者,采用HRCT将COPD患者分为A表型、M表型和E表型,分别测定三组患者NE及T-AOC。   结果   COPD患者M表型的血清NE含量高于对照组、A表型、E表型(P < 0.05);E表型的血清NE含量高于对照组、A表型( P < 0.05);三组及对照组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血清NE与FEV1、FEV1%pred呈负相关( P < 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 P < 0.05)。   结论   NE在COPD患者不同HRCT表型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气道重构过程,并引起气流阻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方法   将昆明市某三甲医院放射治疗科的80名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干预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外,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均接受睡前音乐疗法。在干预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个月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疲乏和睡眠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   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在行为/严重性、情感方面、感觉、认知/情绪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除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外,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各成分评分和PSQI总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睡前听音乐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疲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和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8级儿科专业为实验班,2018级临床专业为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案例教学,在对照班实施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 0.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满意;认为能帮助理解和灵活应用遗传病知识的占:93.04%; 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占:93.04%;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占:95.65%;能提高学习能动性的占:94.78%。   结论   案例教学适合医学遗传学课程,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云南冠心病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特征,探究不同类型冠心病人群之间,及与无冠脉病变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   方法   共采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名(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名(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名(C组)、冠脉无异常者64名(D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7名(E组),提取粪便DNA,根据细菌16srRNA v3-v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Illumina HiSeq PE250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物种组成统计,Alpha多样性,组间差异分析,最终得到样品物种信息。   结果   各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 < 0.05)。与D组相比,A组的梭杆菌增多,B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放线菌增多,C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梭杆菌增多,E组变形杆菌增多( P < 0.05)。Alpha多样性发现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的Alpha多样性高于其他组( P < 0.0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的结构、多样性不同,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IPAF与非IPAF-IIP(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差异。   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连续性诊断为IIP(n = 130)的患者,其中IPAF66例,不能诊断为IPAF的IIP患者(非IPAF-IIP)64例,在非IPAF-IIP中找出符合IPF诊断的患者为IPF组4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对各组不同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特点及差异性。   结果   在130例IIP患者中,有66例(50.8%)被重新分类为IPAF,在64例(49.2%)非IPAF-IIP中有42例(32.3%)IPF。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三个领域中分别以炎性关节炎或多关节晨僵≥60 min、ANA、NSIP为主要表现;相比于非IPAF-IIP及IPF,IPAF以不吸烟女性患者为主,激素使用率更高,并且具有较高的DLCO、FVC和较低的肺动脉压,三组患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困难,女性、胸腔多部位受累及临床体征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诊断,三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IPAF中位生存时间大于非IPAF-IIP及IPF。   结论   (1)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2)HRCT主要以NSIP为主,血清学领域主要以ANA阳性为主;(3)IPAF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非IPAF-IIP及IP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