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9岁,于2018年5月24日因"胸闷、憋气间作20余天,加重3d"入院。患者20余天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憋气,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微汗,无明显心前区及后背疼痛等不适,之后活动耐量逐渐减低。3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汗出量多、唇部紫绀,遂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查血压184/135mmHg(1mmHg=0.133kPa),心率113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V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DCM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缬沙坦胶囊)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房内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6MWT步行距离、生活质量Batherl指数(BI)评分与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提高DCM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及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9.
10.
心力衰竭(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减弱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是心脏向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的能力降低,经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最终造成心脏循环障碍。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是近年来被批准的一种新型脑啡肽酶与血管紧张素AT1受体联合阻滞剂,大量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后状态等有治疗作用。本文就现阶段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效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范婷婷  何非  王晓晨 《安徽医学》2019,40(6):618-621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对照组予缬沙坦口服,出院30 d后门诊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二次住院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出院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入院前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结果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30 d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改善出院30 d后的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水及电解质稳定、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随访9个月,对比两组射血分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6、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也较治疗后6个月有所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6、9个月NT-proBNP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9个月NT-proBNP有所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9个月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尽管目前临床拥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但仍然不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此亟需研发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新型药物,可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从而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与死亡风险。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规范的临床应用可以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郭广艳  张洪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86-218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7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共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组,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两组接受标准抗心衰治疗,包括给予盐酸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疗效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87.8%)高于B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LVEF高于B组患者,LVEDD、NT-proBNP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为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纳入研究,根据病情予以抗心衰常规治疗.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首次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HFrEF患者,DCM组患者56例,ICM组患者57例,其中有完整心脏结构指标的患者共90例,DCM组与ICM组各45例。观察最大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最小左室舒张末内径值(LVEDD)、最小左房舒张末内径值(LAEDD)、1年内再入院率和死亡终点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LVEF高于治疗前,LVEDD、LAEDD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VEF上升幅度、LVEDD与LAEDD下降幅度、1年内再入院率和死亡终点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逆转DCM与ICM所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心房及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使其更好改善预后。 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每组43例。比较2组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清学炎症因子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实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及转归等。 结果 治疗后,2组LVESV、LVEDD低于治疗前,LVEF、S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VES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发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源性猝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实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重塑,增强其活动耐量,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结果。方法将48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予贝那普利或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26例,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25 mg/次,2次/d,若血压平稳,每2周剂量倍增,加至最大目标剂量(400 mg/d)。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以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LVEDD、LVEF、NT-pro BN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CHF病人的临床疗效,其通过抑制心室重构,改善LVEDD,增加LVEF。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  相似文献   

20.
单会艳 《当代医学》2021,27(20):81-8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贝那普利,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及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