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核型的髓系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系。方法:回顾性检测2013年6月—2017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正常核型的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共102例。采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49种靶基因;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ITD、NPM1基因12号外显子、CALR基因9号外显子及CEBPA基因的TAD、BZIP功能结构域突变发生情况。结果:①82例AML患者中,总突变发生率为98.8%(81/82),其中≥ 3个基因突变共存发生率为52.4%(43/82)。突变检出率最高为NPM1(35.4%,29/82),其他突变率>10%的基因依次为FLT3?ITD(25.6%,21/82)、CEBPA双突变(24.4%,20/82)、DNMT3A(19.5%,16/82)、TET2(18.3%,15/82)、NRAS(13.4%,11/82)、RUNX1(11.0%,9/82)、CSF3R(11.0%,9/82)。②20例MDS患者的总突变率为90%(18/20),其中≥3个基因突变共存发生率为55.0%(11/20)。突变检出率最高为RUNX1(35.0%,7/20),其他突变依次为ASXL1(25.0%,5/20)、SF3B1(15.0%,3/20)、BCOR(15.0%,3/20)、FLT3?TKD(15.0%,3/20)。③AML患者总的基因突变率与MDS患者相似(P=0.097)。 AML患者中,NPM1、CEBPA双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患者(P < 0.05)。MDS患者基因突变主要为RUNX1、ASXL1、SF3B1及BCOR为主,发生率明显高于AML患者(P < 0.05)。④功能归类后显示,DNA甲基化调节基因及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患者(P < 0.05),而组蛋白修饰基因及RNA剪接因子突变在MDS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ML(P < 0.05)。结论:正常核型的髓系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多个不同功能基因突变组合的亚克隆,原发AML与MDS在基因突变谱上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染色体核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WHO 分型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107例AML患者按WHO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对诊断后各亚型之间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CR)进行分析。结果 AML中伴有重现染色体异常36例(33.6%),染色体核型均为低危;伴有多系发育异常24例(22.4%),染色体核型中危17例、高危7例;不另做分类占47例(43.0%),染色体核型中危39例、高危8例。伴t(8;21)和伴inv(16)或t(16;16)患者的诱导化疗CR 率显著高于不另做分类的(P〈0.05)。有多系增生异常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明显低于无多系增生异常患者(P〈0.05)。结论 AML各亚型之间诱导化疗CR率不同,细胞遗传学是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达到CR最有用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我科收治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X,t(15;17),现报告如下. 例1,女,19岁.该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发热,口服感康等抗感冒药,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于2005年11月来我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4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通过细胞遗传学检查分为3个组即染色体核型正常组、APL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中又分为单一异常组、复杂异常组、极复杂异常组。对完全缓解率,达完全缓解时间,达完全缓解的疗程进行比较:其中85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人达完全缓解时间、第一次完全缓解持续时间、达完全缓解的化疗疗程、复发次数及两年生存期进行了比较。结果:原发初诊AML中6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APL组在完全缓解率,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及一个疗程缓解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为预后最佳型,有核型异常组的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最差,核型正常组介于之间。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染色体异常在诊断、分型、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t(8;21)(q22;q22)是一种常见的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这种异常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约占AML-M2b的90.0%。在未分化型(M1)、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等AML其他亚型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也偶见。  相似文献   

6.
7.
何涛 《安徽医学》2012,33(1):21-23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MDS患者按常规行骨髓穿刺,进行形态学检查,同时对患者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培养,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33例MDS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1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45.4%,其中MDS-RA 1例占3%,MDS-RARS 1例占3%,MDS-RCMD 4例占12.1%,MDS-RAEB1 6例占18.2%,MDS-RAEB2 3例占9.1%。MDS-RAEB1、2较RA、RARS、RCMD检测到更高的异常核型比例。结论 MDS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各型之间差异较大,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改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系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根据复杂分类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87例标本中,70例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0.46%,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超二倍体及亚二倍体)和结构异常(结构重排和易位)。其中有16例转化和白血病,转化率为18.39%。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可能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白血病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改变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免疫表型分析,并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异常核型32例(67%),其中M3患者100%检出t(15;17),M2患者中t(8;21)多见,三体8在数目异常中最为常见.45例初诊AML患者中,共13例患者CD96 (28.9%)表达阳性,15例患者CD123 (33.3%)表达阳性,CD96及CD123与染色体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r=0.376,0.498,P<0.05).参与治疗的41例患者中首次治疗完全缓解率为46%,核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首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3%、37%,其中参与治疗的8例t(15;17)M3患者首次完全缓解率为88%.结论 患者免疫表型与染色体核型具有较好相关性,相关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妮  韩爱兰 《当代医学》2009,15(15):63-6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染色体特点及与形态学各亚型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MDS患者按常规行骨穿,进行形态学诊断;同时对患者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培养分析。结果21例MDS中,11例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占52.4%,其中UPS—RA1例,占4.8%;MDS-RAS1例,占4.8%;MDS-RCMD2例,占9.5%;MDS—RAEB1,2型7例,占33.3%.并且MDS—RAEB1、2型有复杂染色体核型变化。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各亚型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MDS染色体核型检查与形态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型、转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83例MDS患者中,77例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7.21%。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发生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8,-20/20q-,-Y,易位型,-7/7q-,+9,-5/5q-。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较难治性贫血(RA)检测到更高的异常核型比例。随访78例中有17例转化为白血病,转化率为21.79%。核型异常者及IPSS评分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的几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及IPSS低危组(P〈0.05)。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正确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含洁欣或促粒素(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低增生性、老年性、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的疗效。方法对8例难治性AML及4例MDS-RAEB患者进行化疗,用阿糖胞苷10 mg.m-2,每12 h 1次,皮下注射14 d;阿克拉霉素10~14 mg.m-2静脉滴注,1次.d-1,连续4 d,或隔日1次共8 d;G-CSF 300μg.m-2,皮下注射,1次.d-1,连续14 d,当白细胞总数达20×109L-1时停用,低于10×109L-1时再次启用。结果5例老年低增生性AML缓解3例,1例M3及2例M2复发患者应用上述方案后2例缓解,4例MDS-RAEB治疗后1例有效。结论含有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AML效果较好,对MDS-RAEB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无效和病态造血,并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其发病机制逐渐清晰:免疫系统失衡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导致异常克隆的清除受阻,异常前体细胞免疫逃逸,同时各种分泌细胞因子促进骨髓细胞过早凋亡。文章就近年来有关MDS疾病进展及AML患者免疫机制中的主要以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优化对MDS疾病进展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银屑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伴有银屑病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疗效特点。方法:调查本院2004~2010年100例AML患者银屑病的发生率,并应用G显带技术分析AML患者染色体核型。结果:AML患者中银屑病伴发率为8%(8/100),其中7例为AML-M3,1例为AML-M5。AML-M3患者的银屑病伴发率为25.9%(7/27),显著高于非M3患者伴发率1.4%(1/73)和总体伴发率8%(均P〈0.05)。AML-M5患者银屑病伴发率为5.3%(1/19),其它AML亚型未发现伴有银屑病。73例获得染色体核型患者中,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发生率13.7%(10/73)。伴银屑病AML患者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0%(3/6),伴实体瘤AML患者发生率为100%(2/2),均高于不伴银屑病或其它实体瘤的AML患者发生率7.7%(5/65)(P〈0.05)。AML-M3中2例伴t(15;17)平衡易位之外结构异常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结论:伴银屑病的AML患者中以AML-M3较为多见,伴银屑病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容易出现非重现性结构异常,伴银屑病AML-M3中染色体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可能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志坚 《循证医学》2015,15(2):68-70
所谓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指按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中危-2和高危患者。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其中"老年"的年龄界限在不同文献中所用标准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核型分析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并且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它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表现复杂 ,不典型的 MDS用 FAB形态学分型 ,常难以做出准确诊断。有研究表明 ,染色体核型异常是 MDS的遗传学特征性改变之一 ,对于 MDS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1 ] 。笔者对我院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诊断的 2 2例 MDS病人进行性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MDS病例 2 2例 ,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中位年龄 4 5 .1岁 (2 2~ 6 8岁 ) ,所有病例均经外周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布情况及各亚型核型变化的特点;对比不同核型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初次确诊的急性白血病(A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测;给予常规方案化疗。结果:正常核型26例,占36.1%,异常核型46例,占63.7%,其中AML63.8%(37/58),ALL66.7%。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点看,M3染色体变化较一致,以t(15;17)改变为主,而其他类型AL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不一致性。特别是M4、M5、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性。t(15;17)、t(8 ;21) 、正常核型、其他异常核型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100%、80%、57.7%、38.3%。结论:根据AL染色体核型分析,复杂核型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有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与FAB亚型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在AL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又称为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是髓系原始细胞在骨髓以外部位形成的瘤性肿物,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同时或前后出现,也可作为疾病复发的首要表现。MS发病率低,易发生误诊。MS可发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常见于老年患者(年龄≥60岁),其最佳的治疗手段仍存在争议。予以强化化疗的老年AML患者较年轻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和更低的完全缓解率。同时,由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会转化为AML,因此治疗具有相关性。而年龄和合并疾病是影响两类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两大自身因素,故强化化疗常难以实施,且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恢复时间较慢。目前,这两类患者的治疗是难点。因此,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CAG方案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通过研究其在治疗老年AML和MDS方面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易于识别的改良染色体R显带方法。方法:用改良的染色体R显带方法对30例各种类型的染色体进行显带,并对显带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将传统R显带技术中用10%吉姆萨染液取代吖啶橙工作液,调整欧氏液各种试剂成分和简化试验步骤。结果:30例恶性血液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显示29例有染色体的核型异常。其中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可见费城染色体(即Ph1)。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有3例出现Ph1,其中1例为嵌合体,其余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分别出现-22,+Mar(D?)、del(11)(q23)及正常核型或多倍体。1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其中3例M2中2例t(8;21)。1例出现15q+;5例M3中3例见t(15;17),1例考虑为M5,1例少见核型,1例M1根据核型应诊断为M2型。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出现-21,+16数目上的异常,1例出现小Mar,未发现特征性染色体异常。结论:采用改良R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核型研究可以获得一种较稳定带纹丰富的染色体显带图像,使染色体核型鉴定更简便、易于识别,可在实验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