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设计疗效确切且费用较低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方法5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伊曲康唑200mg,连续服1周(为短程冲击疗法),联合盐酸特比萘酚软膏封包病甲6个月。结果指甲真菌病临床和真菌学痊愈率均为100%。趾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94.4%,显效率5.6%;真菌学痊愈率94.4%,未愈率5.6%。结论本法费用较伊曲康唑常规间歇冲击疗法明显减少(仅为其1/3~1/2);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疗效确切且费用较低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方法:5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伊曲康唑200mg,连续服1周(为短程冲击疗法),联合盐酸特比萘酚软膏封包病甲6个月。结果:指甲真菌病临床和真菌学痊愈率均为100%。趾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94.4%,显效率5.6%;真菌学痊愈率94.4%,未愈率5.6%。结论:本法费用较伊曲康唑常规间歇冲击疗法明显减少(仅为其1/3-1/2);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盐酸布替萘酚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真菌疗效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停药一周时,体股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93%和98.43%,手足癣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4.72%,花斑癣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64%和96.67%。所有患者中局部不良反应率仅为1.02%。结论:1%盐酸布替萘酚治疗浅部真菌病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浅部真菌病是皮肤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要侵犯表皮、毛发和甲板的皮肤病。我科于 2 0 0 2年开始使用中美史克生产的 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门诊患者 112例 ,皮疹典型 ,症状明显 ,真菌镜检阳性。其中男 6 3例 ,女 4 9例 ,年龄 8- 6 7岁 ,病程 1周 - 17年。病种 :体癣 2 5例 ,股癣 18例 ,手癣 2 7例 ,足癣 4 2例。所有病例均在 2周内未外用过抗真菌药物 ,3周内未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真菌药物。本组病例某些既往曾用过多种抗真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20 0 0 - 0 3~ 2 0 0 1- 0 9,我们采用西安杨森生产的派瑞松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 5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来自我科门诊病人。有较典型的皮疹 ,真菌镜检 (+) ,且 2周内未用过任何抗真菌药物 ,1个月内未口服过抗真菌药物。治疗组 5 9例 ,男 39例 ,女 2 0例。年龄 11~ 6 5岁。病程 2周~ 4年。其中 ,股癣 2 0例 ,体癣 13例 ,手癣 11例 ,足癣 15例 ;对照组 33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3例。年龄 10~ 70岁。病程 1个月~ 5年。股癣 16例 ,体癣 7例 ,手癣 6例 ,足癣 4例。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派瑞松 ;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1例浅部真菌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51例,外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每日1次;对照组50例,外用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每日2次。体股癣疗程2周,手足癣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 2%和9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不良反应少。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46例,外用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每日2次;对照组40例,外用1%联苄苄唑霜,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2周,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3年3月~2004年7月间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商品名:兰美抒,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封包结合自制的30%冰醋酸搽剂外涂治疗甲真菌病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我们于2009年6—9月应用1%盐酸特比奈芬乳膏治疗体癣和股癣共62例,并与1%克霉唑霜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1991年4月~12月应用1%联苯苄唑霜对6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5~62岁,平均31岁。病程3天~20年,平均11.64天。股癣27例,体癣25例,花斑癣2例,手足癣6例。 1.2 治疗方法:所用的1%联苯苄唑霜为军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特比萘芬与复方酮康唑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比较。方法浅部真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特比萘芬组30例(应用特比萘芬软膏外涂患处,Bid×2周)和复方酮康唑组30例(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Bid×2周);在停药时及停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特比萘芬组总有效率为73%(22/30),明显高于复方酮康唑组为57%(17/30)(P<0.05);停药2周后,特比萘芬组总有效率为97%(29/30),明显高于复方酮康唑组为47%(14/30)(P<0.05)。治疗结束时,特比萘芬组真菌清除率为83%,明显高于复方酮康唑组为53%(P<0.05),停药2周后,特比萘芬组真菌清除率为97%,明显高于复方酮康唑组为37%(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特比萘芬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优于复方酮康唑。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联合派瑞松霜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派瑞松霜)和治疗组(派瑞松霜 特比萘芬),派瑞松霜外涂,特比萘芬片口服,连用14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当日及用药后第7d、第14d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行真菌镜检,判断疗效。结果用药7d时,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7.4%,而治疗组为84.8%,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真菌学检查发现,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真菌清除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用药14d时,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4%和93.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真菌学疗效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红肿、瘙痒、刺痛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特比萘芬联用派瑞松霜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是值得临床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方法先将白色念珠菌YO1∶19在1/2最低抑菌浓度(MIC)氟康唑的沙堡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在含10%正常人新鲜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洗涤离心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结果单用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氟康唑预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均有抗真菌后效应的作用,联合用药组较相应的单用药组抗真菌后效应时间长,并能产生相加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延长对白色念珠菌的后效应,可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伴皮肤瘙痒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巴喷丁治疗组,每组各1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加巴喷丁治疗组口服加巴喷丁0.2g,3次/周,两组均1次/d进行瘙痒、睡眠评分,记录不良反应,治疗中每周1次常规监测血生化、肌酐、尿素氮、血常规、甲状旁腺激素等。结果加巴喷丁组患者瘙痒改善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瘙痒评分由治疗前(9.23±0.79)分下降至治疗后(2.82±1.48)分,睡眠评分由治疗前(6.51±1.49)分改善为(1.62±0.97)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偶有患者出现头昏,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尿素氮、甲肝及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安全有效,患者睡眠改善,且该药对血生化、血常规、尿素氮、肌酐及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华蟾素对豚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华蟾素抗肿瘤、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华蟾素组、环磷酰胺组、和左旋咪唑组 4组 ,每组 2 0只。每组均用 2、4—二硝基氯苯 (DNCB)致敏 ,致敏 14d后 ,再用DNCB攻击。 4 8h后观察皮肤反应强度。结果 对照组反应强度与华蟾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华蟾素组与环磷酰胺组和左旋咪唑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华蟾素对细胞免疫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腹壁皮内注射0.06ml,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将50只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清紫颗粒高剂量组(0.194g/ml)、中剂量组(0.097g/ml)、低剂量组(0.0485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0.1mg/ml)。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7d后注射天花粉注射液24mg/kg,20min后处死,采用蓝斑面积法和比色法评价各组药物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清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清紫颗粒高剂量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清紫颗粒的中、低剂量组。结论清紫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K E Groth J McCullough S C Marker R J Howard R L Simmons J S Najarian H H Balfour 《JAMA》1978,239(18):1877-1879
Zoster immune plasma (ZIP) was evaluated for treatment of cutaneous disseminated zoster in immunocompromised hosts. Twenty patients were studied: 13 were enrolled in a double-blind protocol, five received ZIP under an open protocol, and two were observed without receiving a transfusion. In the double-blind study, eight patients actually received ZIP; five were given plasma lacking varicella-zoster virus antibodies (control plasma). The clinical course of zoster in the group given ZIP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patients given control plasma or no transfusions. Because ZIP did not alter the clinical course of zoster and because zoster patients produced high-antibody titers without ZIP, we concluded that ZIP is not useful for treatment of cutaneous disseminated zoster and should be reserved for prevention or modification of varicella in exposed, susceptible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