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杨津京 《现代护理》2006,12(3):257-258
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04年12月出现1例高龄患者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796 d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过2个月精心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患者未再发生吸入性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  相似文献   

2.
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04年12月出现1例高龄患者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796 d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过2个月精心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患者未再发生吸入性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6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患者,留置过程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不同处理及其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6例不同原因行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留置过程中发生气管食管瘘患者,分析其发生与护理对策,以及应用带膜金属支架食管置入或管饲的方法。结果 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的时间46±18.4d;2例应用带膜金属气管支架放置后,呛咳及进食困难症状消失;3例继续套管留置并插胃管鼻饲(2例)及空肠造瘘管饲(1例),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留置时,应加强套管和球囊的护理以防气管食管瘘发生;气管食管瘘发生后,对应用带膜金属支架气管或食管置入,应掌握其专科配合和护理技术;对气管食管瘘保守治疗者,应熟练掌握管饲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4.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 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气管切开1 090天意外拔除气管套管后发生气管食管瘘患者,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气管食管瘘(TEF)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气管食管瘘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食管气管瘘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癌,也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外科手术创伤、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2]。2011年8月2日本科收治1例胸椎外伤并发气管食管瘘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后,9月22日营养状况改善行外科手术治疗,于10月22日治愈出院,12月10日经碘水造影检查示气管食管瘘口愈合。现将该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红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303-7303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fistula,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发生率为5%[1],病死率高。2010-04我科1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TEF,经过及时以气管插管代替气管套管及精心的护理,尽快  相似文献   

7.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但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2]。食管与气管相通,食管内容物经瘘口进入气管,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病死率极高[3]。食管气管瘘很难自行愈合,治疗上以手术修补及支架置人为主要手段。2014年3月5日我科收治1例经皮扩张气管插管致气管食管瘘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3月19日行外科手术治疗,于4月17日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喆 《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108-2110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并可分为气管-食管瘘和支气管-食管瘘,后天性气管-食管瘘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气管切开、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1]。儿童医源性损伤导致气管食管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形成气管食管瘘则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且手术修补难度大,护理困难。现将我院2013年6月收治1例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患儿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气管食管瘘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文献报道[1,2],获得性气管食管瘘中医源性为主要因素。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3],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但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气管食管瘘一旦形成,常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给临床救治带来困难。2012年8月,本院脑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不  相似文献   

10.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TEF)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食管气管瘘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癌,也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外科手术创伤、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长期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问的异常通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引起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结合2例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和复习相关的文献,分析气管食管瘘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的病因与气囊压力、压迫时间、呼吸机管道重力压迫气管后壁、套管不稳定活动、气管切开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气囊压力、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合理镇静等.结论: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能减轻气管粘膜机械性损伤,降低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率,尤其对气道合并其他病理情况的患者更应严密监测气囊压力.  相似文献   

12.
气管食管瘘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1].据临床报道[2,3]后天获得性气管食管瘘多是由于外伤、气管插管、食管良、恶性肿瘤、食管检查和手术气管切开等误伤了气管和食管,导致二者发生了相通.  相似文献   

13.
谢萍  李秀芬 《临床医学》2012,32(5):F0003-F0004
气管食管瘘(TEF)是气道和食管之间的瘘管,由于气管内导管的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据报道气管食管瘘病死率高达62.5%。外科手术缝合瘘口是TEF的首选治疗,但由于患者需要持续机械通气,病情危重,手术风险大,并且正压通气不利于缝合口愈合,故目前对机械通气过程中TEF推荐保守治  相似文献   

14.
杜丽华  荣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250-4250
2009-04我科收治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41d发生食道气管瘘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雪芬 《全科护理》2016,(9):929-93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并发气管狭窄及多发性息肉病人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6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并发气管狭窄及多发性息肉病人,通过对病人环境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气管切口护理、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及吸痰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缩短其留置气管套管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6例气管切开病人均成功拔管,其中1例再次出现息肉行第二次行气管息肉切除及气管重建术,余均可在3周内成功拔管。拔管后3 d~5 d切口基本愈合。[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并发气管狭窄及多发性息肉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病人的复发率,改善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缩短气管切开套管留置时间,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取得良好预后,提高病人的临床护理满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每日吸痰次数、气管套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和气管套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缩短病人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减少吸痰次数。  相似文献   

18.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90-2291
气管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而又难治之症,文献报道较少,其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气管食管瘘绝大部分伴有先天性食管闭锁,而对于后天性的气管食管瘘来说,其主要原因为创伤、甲状腺和食管的肿瘤以及医源性损伤 。其中医源性损伤中又以气管切开后气管食管瘘发生率比较高,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发生的气管食管瘘的护理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9.
韦莉萍 《全科护理》2012,10(10):921-922
[目的]总结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对21例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同时加强一般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气道湿化、套管护理、气囊护理、拔管护理、鼻饲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结果]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冉亚萍 《全科护理》2015,(3):229-231
[目的]总结24例气管切开带管出院病人实施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进一步完善气管切开带管出院病人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临床科室为辅,医院延续护理中心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订针对气管切开带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24例气管切开带管出院病人采取门诊、电话随访、网络平台、家庭访视、护患交流会的一系列形式,开展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经1年7个月的实践,病人及家属的居家护理能力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气管套管脱落、气管套管堵塞及管壁痰痂形成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气道护理专科知识,加强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显著激发家庭支持系统的积极情绪。[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为气管切开带管出院病人提供了持续的护理服务,降低了病人因气管导管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再入院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医疗团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