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394 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老年人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时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最低心率情况 , 对 394例老年人查体D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老年人单发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为97.2 % ,成对为 96.2 % ,非阵发性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 55.6%和 18.8%。单发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为 85.3% ,成对为 16.2 % ,非阵发性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 5.6%和 1.8%。上述二种早搏不但检出率高 ,发作次数也多。最低心率 <30次 /分者 6例( 1.5% ) ,并伴有长R -R间期 ( 2 .4 6~ 7.76秒 ) ,最低心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肌缺血 87例 ( 2 2 .1% ) ,其中 81例 ( 93.1% )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单纯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在老年人中很常见 ,可能并无病因和预后价值。对最低心率过慢 ( <30次 /分 )及伴有心肌缺血者 ,应采取必要措施 ,以防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2.
263例军队离休干部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我区所属干休所1983~2002年间263名去世离休干部的死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40名老年离休干部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老年人的心电图特点,进一步搞好老干部的保健工作,我们对340名老年离休干部体检心电图进行汇总、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动态心电图(DCG)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检查和分析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门诊、住院及常规健康体检的两所干休所及零散居住的师职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共135例,年龄70~94岁,平均(81.8±4.3)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SMI)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临床已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共检出295阵次SMI,其中05:00~12:00时间段中发生率最高,共计发生156阵次,占总次数的52.88%;发生率次高的时间段为18:00~22:00,共计发生97阵次,占总次数的32.88%;22:00至次日05:00时间段中发生率最低,共计发生46阵次,占总次数的15.59%。有诱发因素的SMI共计187阵次,占总次数的63.34%。心率≥100 bpm时,SMI共计发生175阵次,占总次数的59.32%;心率>65 bpm<100 bpm时,SMI共计发生78阵次,占总次数的26.44%;心率≤65 bpm时,SMI共计发生42阵次,占总次数的14.23%。其发作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多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与心率的增加呈正相关。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监测SMI的重要手段,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的诊断精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并给予66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军队离休干部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关的科学医疗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 基于2007~2010年驻汉口地区军队离休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回顾性分析军队离休干部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 该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达100%,慢性病前5位病种依次为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冠心病、脂肪肝和高脂血症.大多数老干部同时患有3~6种疾病,且慢性病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结论 应加强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老干部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理图(DCG)是美国理学博士Holter于1957年首创,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目前已由原来的双极单导联发展成双极双导联同步记录。DCG集中了先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相当完善的科学诊断心脏疾患的手段,DCG已经成为当代心脏病学领域中最盛行、实用、高效、无创伤、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是临床心电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许多研究已证实,Holter在检出自发的心律失常方面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心电图试验,也是评定有症状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工具。本文通过分析100例受检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探讨其心律  相似文献   

9.
蒋嘉 《现代保健》2010,(16):156-157
军队离休干部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戎马一生,是党和国家的功臣。目前,军队离休干部已进入“两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军队离休干部由于有着特殊的职业和经历,因此就具有不同与其他老年人群的心理特征,本文就此做一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军队离休干部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2例军队离休干部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贫血病因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62例(50.8%),营养不良性贫血20例(16.4%).肾性贫血18例(14.8%).患者中轻度贫血108例(88.5%),中度贫血14例(11.5%),重度贫血0例.结论 老干部贫血较为常见,且多为轻度,中重度少见.恶性肿瘤是引起老年贫血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性贫血和肾性贫血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动态心电图是美国著名学者Hoher博士1957年发明的.故又称Hoher。美国于1961年最先将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由最早的磁带式记录盒发展为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闪光卡式记录盒。由于其在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独特诊断作用.所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率失常和冠心病的诊断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是生理、病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军队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在80岁以上,随着老人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和疾病侵袭,加上住院后心理和环境的改变,极大地增加了其发生跌倒的概率。避免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是各级医院护理人员都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军队离休干部医疗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军队离休干部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变化情况,为改善其保障绩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所中心医院保障的6个干休所,利用自制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65位离休干部进行调查,并对干休所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果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3.5岁,人均患3.57种疾病且分布涉及各系统,各种失能现象占10%~30%。离休干部日常保障和慢病保障以干休所为主,但发病后离休干部倾向到医院就治。结论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需求呈现全方位特点;应进一步拓展干休所医疗保障功能,特别以医院为重点实现其医疗服务改善;同时,应继续关注干休所卫生经费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消耗情况的结构特征,为改进其医疗保障效能提供参考。方法对军队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2年出院的军队离休干部患者2 593人次的住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住院疾病费用结构,与师以上干部和地方离休干部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其他师以上干部,与同期入院的地方离休干部患者相比,其平均住院日高,但人均住院费用与日均住院费用低于地方离休干部患者。同时,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消耗费用较多,药费占比较高。结论通过提高诊疗水平、合理用药、减少无效住院日等手段实现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常规心电图(ECG)是检查冠心病最基本的项目,但只能检查患者静息时瞬间的心电活动,对心肌缺血容易遗漏。动态心电图(DCG)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活动时监测,对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现就我院36例冠心病患者DCG监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院承担驻地16所军队干休所的医疗诊治工作。为了解该群体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高危人数,加强对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我们调查了该人群血脂和血糖的含量。报告如下。1对象为驻地军队干休所参加体检的全体军队离休干部,共1002人,其中女性16人,男性941人...  相似文献   

17.
老年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近十年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86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8.
离休干部经费保障是其医疗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利用6个干休所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目前离休干部卫生经费收支总额情况、收入和支出的结构等,提出卫生经费目前总量充足,但存在缺口风险,未来卫生经费收支的合理性需论证提高,而卫生经费管理制度需伴随性完善,力求为改善离休干部的经费保障绩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教工青、中、老健康体检心电图异常情况,了解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及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在2004年2026名体检心电图资料中,采取总体抽样法,选择有意义的三个年龄段1433名体检者的心电图,分为三组:(20~29)岁、(40~49)岁、(61~86)岁,按拟定观察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组P-R间期、Q-T间期、均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窦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杓形”关系;快心率失常、慢心率失常、房室高电压、ST-T改变,Ⅰ、Ⅱ组与Ⅲ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定期健康检查,描记心电图,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老年人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