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的恶性阻塞性黄疸,评价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患者梗阻性黄疸症状明显解除。血清总胆红素[术前vs术后为(233.6±109.1)vs(110.2±73.9)μmol/L,t=7.681,P<0.001);直接胆红素[术前vs术后为(192.0±96.0)vs(81.7±54.4)μmol/L,t=7.28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前vs术后为(117.2±67.7)vs(41.8±20.7)U/L,t=6.614,P<0.001]水平明显降低,患者全身状况明显改善。5例术后胆道出血,其中1例血栓阻塞胆道支架;10例高淀粉酶血症,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1例;胆道感染5例;支架阻塞6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操作安全,疗效明显,是一种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病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成功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出血情况、术后感染企管科、胆汁瘘情况等,支架是否移位。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后的14~30天内梗阻性黄疸症状显著消退,患者全身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大便颜色变黄,皮肤瘙痒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减轻,饮食显著改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233±561μmol/L、193±45μmol/L、118±43U/L;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110±47μmol/L、82±341μmol/L、43±17U/L。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石书伟  王劲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08-1609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3年11月—2017年10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9例,其中34例行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对照组,另35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胆管通畅时间、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观察组胆管通畅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DBIL、TBIL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9/35)较对照组的58.82%(20/34)低(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延长胆道通畅时间,促进肝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C型臂下,1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4例1次行支架植入成功,2例因导丝不能通过狭窄先行外引流1周后再行支架植入成功。术后患者黄疸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例发生少量的胸腔积液。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创伤小,缓解症状快,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温凤媚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97-97,10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加强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结果:成功胆道内外引流66例(98.5%),术后脱管1例(1.5%),导管阻塞3例(4.5%),穿刺不成功1例(1.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的发生与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及临床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置入胆道内外引流管,观察组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1%)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GT、ALT、ALP、D-BIL、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25.0%),胆管畅通时间长于对照组[(4.9±10)个月比(3.1±0.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T-BIL、ALP和GGT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胆管畅通时间。  相似文献   

7.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4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进行PTC术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8F鞘,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获取多个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例患者22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为91.67%。病理报告胆管腺癌15例,胆管鳞癌1例,胰腺癌2例,肝癌2例,胃腺癌胆总管转移1你,硬化性胆管炎1例,阴性结果2例。结论: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获取组织学病理依据的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恶性阻塞性黄疸内窥镜下胆道支架引流与手术引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3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架组选择内窥镜下胆道内塑料或金属支架置人内引流术25例;手术组选择同期术前判断有手术切除可能而术中证实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或者不同意行ERBD治疗患者11例,行开腹胆道内、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平均胆红素下降50%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手术组(P<0.05).结论 与手术引流比较,内镜下胆道支架治疗具有微创性,可以重复操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是不能手术切除恶性阻塞性黄疸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性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对29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9例、肝总管1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9例。结果:29例共置入金属内支架36枚,其中7例置入2枚。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从术前的(483.7±191.8)μmol/L降至(221.3±131.7)μmol/L(P<0.001),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P均<0.001)。3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均与胆道引流无直接因果关系。术后1个月,3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更为显著的下降。跟踪随访23例,平均随访6.0个月,8例仍存活。随访期内14例(60.9%)TBIL降至正常范围;8例(34.8%)TBIL下降至术前的半数以下。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并可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PTCD引黄术后26例留置了内支架,33例行化疗灌注(栓塞)术。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变化;支架组和无支架组、化疗灌注(栓塞)术组和未化疗灌注(栓塞)术组生存时间差别。结果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4.7个月,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7.3个月。化疗灌注(栓塞)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4.5个月,而非化疗灌注(栓塞)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6.0个月。结论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而胆管介入配合化疗灌注(栓塞)术能够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姑息性胆管内、外引流两种方法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随访2001年3月~2004年6月15例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而分别行胆管内、外引流术患者,对随访1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3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率、体重。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率内引流组分别为8/8、6/8、3/8;外引流组为6/7、3/7、0/7。内引流组体重减轻少于外引流组。结论内引流组疗效明显优于外引流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1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结果全部置管成功,一次进针14例(87.5%),二次进针2例(12.5%)。经引流后黄疸均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518μmol/L,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在86—277μmol/L之间,平均下降198.6μmol/L。肝功能明显改善,有效地改善了症状。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简便、实用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洼黄疸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辉  冯玉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43-245
目的探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EBMSD)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BD)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对44例MOJ患者应用EBMSD联合ENBD,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44例患者中置管成功率为93.18%(41/44),其中塑料支架置入29例,金属支架置入12例;支架置入后黄疸消退的总有效率为95.1%,且术后1周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血尿淀粉酶升高2例,血常规示轻度升高1例,急性胰腺炎1例;金属支架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58.3%,塑料支架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7%、65.5%和3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MSD联合ENBD治疗MOJ疗效确切,可祛除黄疸、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金属内支架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4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金属内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中26例经PTCD置放金属内支架,15例外科直视手术下置放。置放的支架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例介入法放置术后2h出现胆道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3例置放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月死亡。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术前平均225.2μmol/L,术后3~10周内(平均6.5周)降至正常。随访时间最短为1.5月,最长为25个月.生存期为1.5~25月,中位生存期6.5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者12例。其中3例于术后6、7、14个月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结论胆道置放金属内支架具有手术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男15例,女7例)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9例、胆囊癌4例、肝癌及肝转移癌6例、胰头癌3例。结果21例患者成功实施PTCD,其中3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1例患者PTCD未成功。全组技术成功率95.5%,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并发症有胆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区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treatment with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of palliative drainage by means of metallic indwelling stents or plastic tubes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Febuary 2001, 243 consecutive patients (161 men and 82 women; aged 26-91 years, mean of 61.3 years) with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were treated with transhepatic placement of metallic stents and/or plastic tubes. Among them, 47 patients had pancreatic carcinoma, 98 cholangiocarcinoma, 28 metastatic carcinoma and 60 hepatic carcinoma. 169 stents of nine types were used in this series. After stenting, 47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local tumors. Procedure- and device-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Patient survival and stent patency rates were calculated with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hree patients underwent successfully stent plac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Others had their stents installed 1 - 2 weeks after catheterization. Stents were used in 132 patients. Ninety-five patients were  相似文献   

18.
王景波  张霞  陈燕 《医学综述》2013,19(8):1506-1507
目的探讨胆管内支架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到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治的63例80岁以上高龄MOJ患者,行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治疗。结果 63例患者均成功放置胆管内支架,其中1例术后第8天支架移位,取出后重新放置;术后3周时患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189.6±21.7)μmol/L降为(33.8±9.7)μmol/L;术后2~3周患者黄疸均明显消退,皮肤瘙痒症状消失,近期疗效显著;术后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胆管内支架引流术治疗高龄MOJ疗效肯定,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放置支架治疗22例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病人,其梗阻的部位分别为直肠14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2例。结果22例大肠癌性梗阻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0.9%,术后1~2天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其中14例为姑息治疗,6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7~10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治疗失败,1例乙状结肠癌广泛转移者术中穿孔而急诊行Hartmann术。1例术后6周支架远端移位,导致梗阻复发,置入第二根支架后缓解。1例术后1月粪块堵塞支架,以探条及网篮疏通后缓解。结论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放置支架治疗22例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病人,其梗阻的部位分别为直肠14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2例。结果22例大肠癌性梗阻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0.9%,术后1~2天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其中14例为姑息治疗,6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7~10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治疗失败,1例乙状结肠癌广泛转移者术中穿孔而急诊行Hartmann术。1例术后6周支架远端移位,导致梗阻复发,置入第二根支架后缓解。1例术后1月粪块堵塞支架,以探条及网篮疏通后缓解。结论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