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老人推门进来,缓缓坐下。看到她面有愁云,气色不佳,我问:“大娘,您哪儿不舒服?” “我这些天一直失眠,睡不好觉,想用中药调理调理。”老人回答道。 “您失眠多长时间了?” “快1个月了,又不想总用西药,所以想看看中医。”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护士,”我对外科大夫说,似乎这个解释能使他对我的态度有所不同:少一些顾忌,多一些坦诚。我是想告诉他,我听得懂他使用的术语,不需要那些委婉的解释。事实上,我会对所有没有被说出的真相保持充分的警醒。  相似文献   

3.
2004年初的一天,作为北京肿瘤医院运营办主任,我到医院康复科征询患者的意见.在那里正在做上肢水肿治疗的十几名乳腺癌患者看见我就围了上来,纷纷说:"主任,能给我们开办个讲座吗?我们找场地,自己出钱都行!我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指导了,出了院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预防复发转移?营养饮食应该怎么办?上肢水肿的问题何时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瞬间都留下美好的记忆,每一张笑脸都传递温暖的爱意,每一幅图片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深厚的感动。"汇聚一种力量,分享你我的感动",拿起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您为之感动的瞬间,写下您的心得,在这里,分享!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甲状腺肿患者胃癌的死亡风险.[方法] 1985年选取林县年龄为40~69岁的研究对象29 584名,开展基线人口特征、生活习惯、疾病史等调查后,进行为期5.25年的营养干预试验,对该人群随访至今约27年.以胃癌死亡病例作为研究终点,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基线甲状腺肿病史对胃癌死亡风险的长期影响.[结果]年龄、男性、吸烟和甲状腺肿病史均可增加胃癌的长期死亡风险,适量饮酒可降低胃癌的死亡风险.基线自我报告曾被诊断为甲状腺肿病的人群胃癌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1.45,95%CI:1.01~2.10,P=0.046).[结论]甲状腺肿病史可能增加胃癌的长期死亡风险,其详细病因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癌症康复》2010,(1):97-98
当我年轻的时候就大声宣布过不惧怕死亡,近来我才知道是大错特错了。我不惧怕死,但是惧怕正在死去。当宠物深陷病痛,我们会将它带到兽医院让它“结束”,甚至对因谋杀被判死刑的囚犯都应该有一种仁慈的死法。为什么人类当他们康复无望的时候却要身陷折磨?  相似文献   

7.
8.
"一直以来想为和我一样得病的人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可不知从何下手。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2008年10月25日这天我成为"向日葵之家"的义务工作者,非常高兴。我一定做好,告慰她(病友)的在天之灵。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人。"——摘自刘冬博客  相似文献   

9.
台湾乡下有个老阿姆得了癌症,住进安宁病房。想想自己年事已高,儿女都已成人,虽说得了重病,但在安宁病房里天天有人伺候,也算得上诸事顺遂,生死无怨了。  相似文献   

10.
张冀琴 《抗癌之窗》2013,(10):69-7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袭来的阵阵花香,让我想起了远在山东的病友桂花。直到下班,满脸疲惫的桂花的丈夫才凑够了钱,办完了出院手续。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讪讪地说:"俺们回家治去了。"病友们纷纷说:"今晚就别走了,反正我旁边这床空着。回你们那出租屋,这数九寒  相似文献   

11.
今年76岁的退休教师黄月芳和81岁的外科主任姜国经,是一对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不幸分别于1999年和2011年先后患上了乳腺癌和骨髓癌,他们正视现实、冷静面对,不盲从、不放弃,凭着恩爱的夫妻感情,和对生命的执着追求,互帮互助,坚持科学治疗,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12.
在我刚刚毕业从医时,接诊了一位乳腺癌多发骨转移、肺转移的患者.起初,她的到来和所有来我诊室看病的患者一样,并没有给我十分不同的感觉,但是了解了她的经历后,却让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她,甚至至今都在思考,是否是她的经历给她带来了这样灾难性的疾病和后果?  相似文献   

13.
她,曾经是一个成功的眼科医生,因为对瑜伽的热爱,她辞职创办瑜伽中心,继而成为中国首届瑜伽大赛总评判长。她追求的不是外表上的光鲜照人,她爱的是健康积极的美。这种意志最终体现在她对待疾病的态度。"患病,也是上苍的恩赐。"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2005年,她将粉红丝带标志系在失去的乳房上,勇敢地面对镜头,拍下了中国第一帧乳腺癌患者正面裸照,成为中国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她,就是郭健,用爱的力量包容乳腺癌。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的高发区的粮食和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的污染程度极为严重。刘桂亭等用互隔交链孢霉发霉食物诱发大鼠食管和前胃瘤的研究表明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solani)及其毒素在食管癌的发生中  相似文献   

15.
记得1999年第一次去美国亚特兰大参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当时将"分子靶向治疗"这个还觉陌生的名词仅仅与细胞和动物联系在了一起,感觉"服一片药代替化疗能够治疗肿瘤"就像"天方夜谭"或"美丽的童话"般遥远。而现实是时隔三年的2002年,第一个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进入临床实践,此后更多分子靶向药物如雨后春笋般  相似文献   

16.
运爱 《抗癌》2004,(4):30-31
2000年1月的一个周日,家住杭州市区某街道的徐振龙与爱人刘莉茹一起到医院检查身体。徐振龙是杭州市一家机电公司的工人,半年来,他一直感到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而妻子刘莉茹身体也一直感觉不适,常常感到胸部疼痛。当天下  相似文献   

17.
专家简介石远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2010年起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GCP)中心副主任,2012年起任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第五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亚洲临床  相似文献   

18.
《抗癌之窗》2012,(9):8-10
是拥抱美食诱惑还是警戒其背后潜藏的健康危机和时常爆发的问题食品,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个让人撕裂的问题。今天本刊特别邀请到卫生部《医学参考报——营养学频道》主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与大家聊聊"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癌症"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如何在根除肿瘤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和对患者的打击,使之更早恢复,成为多年来胸外科医生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其中,近年来被称为"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术式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表示,在"小切口"手术中,虽然皮肤切口只有8~10厘米长,但肌肉、肋间的实际切口则长得多;而且为了看见手术野,这种切口也要撑开肋骨,使切口宽达到5~6厘米,否则经过肋骨间的一条窄缝,即使再长也无法看清楚,而肋骨撑开才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这样说,只要在直视下操作,无论切口多小,都不可避免地要撑开肋骨从而产生疼痛,因此"小切口"手术的微创价值是肯定的,但它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外观上,而不在创伤程度上。  相似文献   

20.
初冬方到,乍寒还暖,在程书钧院士的办公室里,一杯香茶,身穿白大褂的程书钧院士谈起自己从事了四十多年的医学事业,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样热忱。他说:"44年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肿瘤这个领域,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肿瘤的科学研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