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NT-proBNP)水平影响因素。方法:对261例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NT-proBNP与心脏结构、功能、房颤(AF)、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及QRS波时限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年龄、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QRS波时限、有无房颤无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有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不独立相关。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年龄、体重指数、左室收缩末内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技术检测正常人左室局部运动功能,并将DTI测得局部舒张速度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检测方法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经心尖显示左心长轴切面,运用多普勒技术获取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测量E峰和A峰速度,转换DTI速度图模式,将取样容积分别放置左室中部乳头肌水平的前间值速度。结果:左室后壁收缩和舒张速度均高于前间壁测值,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按年龄分级对比发现:收缩期峰值速度在不同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舒张早期速度和舒张晚期速度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瑟DTI测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VE/VA)变小。结论:随着年龄增大,正常人室壁主动松弛功能减低,心肌顺应性下降,舒张早期充盈减少。DTI能定量测定室壁运动速度,可更精确反映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常老年人对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的影响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干部保健部杜卫京,张广明王佩显教授指导对60例正常健康人用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血流频谱的5项参数估计左室舒张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晚期血流峰值(A)以及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对符合WHO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服用氯沙坦治疗,用多普勒彩超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指标,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容量均明显减少.舒张早期流速峰值明显增大,舒张晚期流速下降.两比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患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对符合WHO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氯沙坦治疗,用多普勒彩超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指标,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容量均明显减少,舒张早期流速峰值明显增大,舒张晚期流速下降,两者比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肥胖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0例老年高血压伴肥胖者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功能,并取53例老年高血压非肥胖者作为对照。结果:肥胖组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肥胖组左室肥厚检出率也较非肥胖组明显增高(P〈0.01),前者发生左室肥厚的相对危险度是后者的2.12倍。肥胖组峰值速度E/峰值速度A比值均明显下降(P〈0.01),而峰值速度A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肥胖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有促进作用,可引起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苯那普利治疗3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并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疗程6个月,结果表明:苯那普利能显著减轻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厚度,左室重量和左重量指数,舒张功能参数早期充盈峰速度,E波减速度和左室峰充盈率治疗后明显增加,晚期充盈峰速度,A/E比率和E波减速时间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房间隔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房间隔的运动变化,探讨其在不同阶段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例正常人与60例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患者的房间隔应变率(SR)曲线和应变(S)曲线的各期峰值速度并观察彩色曲线解剖M-型变化。结果各指标除松弛性下降组舒张晚期峰值SRa,舒张早期波Se与正常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各组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隔应变率成像可评价不同阶段的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48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AQ检测,根据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结果:与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充盈异常,舒张早期充盈减低,舒张晚期充盈增强;与高血压LVMI正常组比较,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充盈尤其是舒张早期充盈低于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且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且低于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容量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容量负荷增大,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无显著差异。结论:AQ技术为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新发高血压病Ⅰ级患者(病例组)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24 h收缩压均数(24 h SBP)、24 h舒张压均数(24 h DBP)、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SD)、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SD)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Em/Am)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 h SSD、24 h DSD、LVMI是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舒张功能减退,Em/Am是评价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较好的指标,年龄、24 h SSD、24 h DSD、LVMI与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探讨肥胖对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和汉族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昌吉地区哈族和汉族人群共550例,其中高血压组(EH)238例,正常血压组(NT)312例,根据亚太地区成人肥胖的界定标准(BMI≥25 kg/m~2 ),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常规测量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 E/A 等超声指标.结果 在NT组和EH组中,肥胖组的LVM、LVMI均高于非肥胖组,左室重构检出率也较非肥胖组增高,但E/A低于非肥胖组;哈汉两民族内,肥胖组的LVM、LVMI亦高于非肥胖组,但E/A低于非肥胖组.结论 肥胖对新疆哈、汉两民族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左室重构均具有影响,可引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舒张早期心内充盈减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内舒张早期心内充盈减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连续观察92例受检者,其中正常者19例,高血压患者26例,冠心病47例(其中A/E>132例);A/E<110例;房颤5例),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及离瓣口1cm、2cm、3cm分别记录心内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及离瓣口1cm、2cm、3cm舒张期血流速度,测量En(n=1,2,3)峰值速度计算En与E0比值及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o/E0比值。结果: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高血压和冠心病组从二尖瓣口至心尖逐渐减低,高血压和冠心病(A/E>1,A/E<1,Af)组舒张期心内充盈减射E3及E3/E0比值与E0及E1/E0比值存在差异(P<0.05)。同时E3/E0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A0/E0比值存在线性相关(r=-0.83,P<0.001)。结论:因此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心内充盈减射E3/E0可用于传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受限制A/E<1“假正常”及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LVDD) 6个月前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3 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LVDD患者连续应用氯沙坦 5 0mg/d 6个月 ,并于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 ,测量左房内径 (LAD)、等容舒张时间 (IVRT)、舒张早期峰值流速 (V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 (VA)、E/A比值。结果 所有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1) ,IVRT缩短 (P <0 .0 1) ,LAD明显下降 (P <0 .0 1)、VE升高 (P <0 .0 1) ,VA降低(P <0 .0 1)、E/A比值明显上升 (P <0 .0 1)。结论 氯沙坦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非左室肥厚(NLVH)组及左室肥厚(LVH)组,给予西尼地平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TDI技术测量收缩期运动速度(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E)、A波速度(A)、E/A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1)高血压LVH组较NLVH组Ea降低(P<0.01),Ea/Aa降低(P<0.05);而E、E/A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西尼地平治疗8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HR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E波减速时间(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E/A、E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Ea/Aa较治疗前升高(P<0.001),等容舒张期(IVRT)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后A、Sa、A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西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且能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法高血压病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M-型和二维(2D)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EF斜率,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脉冲多普勒(PW)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VA),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壁与室间隔收缩期运动幅度普遍增强,与对照组比较P<0.01;左室收缩功能各项参数(EF、FS、SV)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异常,表现为VE减低,VA升高,E/A<1,IVRT延长,MV-EF斜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P<0.001;左房扩大(P<0.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Valsalva动作对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三种常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人Valsalva动作后前负荷降低是否引起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舒张早期左室血流传播速度三种指标变化以及如何变化。方法50例健康人,Valsalva动作前后分别测定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运动频谱(DTI)和M型彩色多普勒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FPV),并进行Val-salva动作前后对照分析。结果Valsalva动作前后比较,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速度减低〔(80.6±16.3)cm/svs(65.9±13.3)cm/s,P<0.01〕,A峰速度、E/A比值减低〔(54.2±10.2)cm/svs(49.5±10.4)cm/s和1.51±0.23vs1.37±0.29,P<0.05),E峰减速时间DT延长〔(0.161±0.031)svs(0.192±0.05)s,P<0.01〕。侧壁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al降低〔(18.7±3.8)em/svs(16.3±3.7)cm/s,P<0.01〕,Aal和Eal/Aal比值无显著变化〔(11.3±2.5)cm/svs(10.5±1.9)cm/s和1.72±0.46vs1.60±0.44,P>0.05〕,室间隔侧Eas、Aas降低〔(14.7±2.8)cm/svs(13.1±2.4)cm/s和(9.9±1.7)cm/svs(8.8±1.9)cm/s,P<0.01〕,Eas/Aas比值无显著变化(1.53±0.37vs1.54±0.33,P>0.05),FPV无显著变化〔(55.87±6.66)cm/svs(55.32±10.22)cm/s,P>0.05〕。结论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血流易受前负荷影响,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与FPV相对不受前负荷影响,但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这一指标实际应用中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何影响。方法:在静注多巴酚丁胺的同时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心内血流。结果:在多巴酚丁胺峰值剂量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心率校正后的IVRT(IVRTc)存活心肌(VM)组比无存活心肌(NM)组明显缩短,VM组的二尖瓣口血流A峰用药后比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多巴酚丁胺注射时IVRT和IVRTc的变化对于检测存活心肌是一项敏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后检测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探讨化疗药物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7例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定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下的血流流速曲线,测定EA峰值,E/A比值,DT,IVRT。结果化疗前后比较EA峰值,E/A比值,IVRT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疗药物可导致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超声心动图的监测可为安全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糖尿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以DTI技术检测30例DM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用脉冲多普勒法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比较两组参数的不同。结果两组间Ea、Ea/Aa有差异(P<0.01,P<0.05);而E、A、E/A无差异。其中DM组Ea/Aa<1者占43.33%;E/A<1者占10%。结论2型DM患者早期即使不伴有微血管病变也可能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DTI新技术优于传统多普勒血流法能够定量准确评价DM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80全空和进行门控血池造影后3小时的30例心肌梗患者的舒张期二法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和二腔切面上测量二法瓣环间隔处,侧壁处、前壁处及后壁处的各位点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及二者的比值Em/Am,并计算各点处的平均值。结果:1.心梗患者各位点的Em测值及Em/Am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