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推测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各穴后,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鼠脑各区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内BDNF表达极低,缺血再灌注组表达增高,针刺加缺血再灌注组的表达较前者更高(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表达升高,利于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恢复;针刺治疗可促进脑内源性BDNF蛋白的合成,可能是针刺有效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王洪峰  王富春  时岩 《针刺研究》2005,30(4):208-211
目的:从亚细胞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角度,开展针刺拮抗弱视剥夺效应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性的研究,揭示针刺拮抗弱视剥夺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幼猫18只,采用单侧眼睑缝合的方法建立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1 d开始,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穴进行针刺治疗,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治疗9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各组动物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模型组视皮质神经元出现退行性病变。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状况。模型组动物视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数密度分别为(138.3±23.12),(38.91±18.43),(4.43±2.01)×102/mm2,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78±0.38),(0.86±0.30),(1.03±0.32)/μm2,与正常组比较BDNF数量和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P<0.01)。结论:针刺可逆转剥夺所造成的神经元退变,有利于神经元传导功能的恢复及突触传递的重建。针刺对剥夺效应的拮抗作用是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Liang J  Lu J  Cui SF  Wang JR  Tu Y 《针刺研究》2012,37(1):20-24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针刺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每组6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的方法造模。针刺干预选用"百会"透刺"印堂"穴,直刺单侧"内关"穴,留针20min,隔日1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 mRNA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额叶皮层、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空白+针刺组大鼠额叶皮层、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内BDNF含量减少,针刺治疗可以上调额叶皮层和海马区BDNF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发挥抗抑郁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BDNF、NGF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NG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源性BDNF、NGF的表达,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手针"百会、太冲"组、手针"膻中、内关"组、电针"百会、太冲"组、电针"膻中、内关"组、艾灸"百会、太冲"组、艾灸"膻中、内关"组、阿米替林组,每组7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BDNF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皮层和海马CA1区均可见到BDNF免疫阳性细胞.正常组可见较多BDNF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成棕黄色;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BDNF阳性颗粒数目明显减少,着色浅淡;针灸组和药物组的阳性细胞数目接近正常组;其中电针组多于手针组,手针组多于艾灸组,针灸"百会、太冲"穴组多于"膻中、内关"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中可见较多BDNF mRNA杂交阳性信号,成棕黄色,位于胞浆中.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皮层和海马CA1区BDNF mRNA杂交阳性信号减少;针灸组和药物组的BDNF mRNA杂交阳性信号接近正常组;其中电针组多于手针组,手针组多于艾灸组,针灸"百会、太冲"穴组多于"膻中、内关"穴组.结论:针灸通过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上调保护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对抗应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从而起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药更年春方(GNC)对卵巢切除大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择10~12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NC 6.58 g ·kg-1组,GNC 3.29 g ·kg-1组,尼尔雌醇3.05×10-4 g ·kg-1组),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的模型,分别用高、低剂量GNC、尼尔雌醇和生理盐水ig 12周,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取海马组织,real time PCR 法测定海马BDNF mRNA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3区BDNF蛋白的表达。 结果: 卵巢切除大鼠海马BDNF mRNA和BDNF蛋白水平下降,而高剂量更年春方和尼尔雌醇提高切除卵巢大鼠海马中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论: 更年春方可以提高卵巢切除大鼠海马中BDNF的表达,可能通过这个机制改善卵巢切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电针督脉经穴“大椎”、“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 1 0hr后致局灶性脑缺血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 P法进行观察。结果 :电针治疗能增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从而阻止神经细胞内Ca2 +超载 ,稳定细胞内环境。结论 :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效应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眼针穴区外组与体针组,每组8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模型。眼针穴区组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眼针穴区外组选择眼针同名穴区的外3 mm处针刺。体针组取"曲池""足三里"穴针刺。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72 h后脑内BDNF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72 h脑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模型组大鼠减轻(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较模型组大鼠脑内BDNF mRNA和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体针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接近,两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均与脑内BDNF的表达上调从而促进脑组织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大鼠边缘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r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演变趋势及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多发脑梗塞(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中药组、西药组,其中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7只,余每组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经颈外动脉推注0.3 mL生理盐水,并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采用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由颈外动脉推注等剂量同种异体血栓栓子;PSD组术后7日予21日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加孤养复制PSD模型;中药组及西药组在MCI模型制备后,分别予颐脑解郁方、尼莫地平干预4周。于干预第1、2、4周进行动态观察边缘系统(海马、下丘脑、杏仁核)BDNF变化及中药干预效果。结果 BDN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同期比较,MCI组2、4周海马、下丘脑及杏仁核BDNF表达降低(P0.01,P0.05),PSD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降低(P0.01)。与MCI组同期比较,PSD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降低(P0.01)。与PSD组同期比较,中药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升高(P0.01)。结论脑卒中大鼠存在BDNF改变,颐脑解郁方能减慢此过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大鼠模型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合谷"、"后三里"对大鼠首次排便时间、12 h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延长、大便粒数和重量显著减少;针刺治疗后,便秘大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12 h大便重量和粒数明显增加.结论针刺能够显著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2.
Wang YC  Cheng YH  Ma J  Gan SY  Wang SJ  Zhou H  Du YJ  Yang M  Shen F 《中国针灸》2010,30(9):739-74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风府太冲组和双固一通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替代6-羟基多巴胺进行微量注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风府太冲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电针"风府""太冲"穴,双固一通组在造模基础上电针"风府""太冲""关元""足三里"4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对比观察针刺"风府""太冲"和"双固一通"取穴法对PD模型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功能性受体Ret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NF阳性细胞数量,以免疫印迹法检测Ret含量。结果:两电针组GDNF阳性细胞数量比其他组显著增加(均P0.01),双固一通组作用强于风府太冲组(P0.01);两电针组Ret含量亦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使PD大鼠黑质和纹状体GDNF表达增强,使黑质Ret高表达,说明电针不仅能提高GDNF的表达水平,还能提高GDNF的作用效应,"双固一通"取穴在提高GDNF表达方面较单纯取"风府""太冲"穴作用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给予孤养大鼠以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检测应激后造成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变化,同时观察针刺干预效应及不同针法的疗效比较.结果型组、生理盐水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药物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百会、太冲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HPA轴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0 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治疗组给予电针结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将 20 位原发性痛经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观察 15 人次,每次均留针 30 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 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 30 min、60 min、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两组的止痛作用产生迅速,留针 30 min内,两组患者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直至出针;进针 20 min时多穴组的即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单穴组(P<0.05),这种趋势一直维持到起针后 2 h。结论: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有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且两组针刺作用的时效规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针刺多穴的即时止痛作用在多个时点明显优于针刺单穴。  相似文献   

17.
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彤  庞莉  黄晖  王文艳 《中国针灸》2012,32(1):13-16
目的:比较远针近推疗法与口服碳酸钙D3片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的效应差异,探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和碳酸钙组。碳酸钙组(30例)口服碳酸钙D3片,连续服用12周。针推组(34例)采用"远针近推"疗法,即针刺患者双侧下肢委中、太溪穴,同时在患者腰部进行推拿治疗,共治疗30次。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血钙、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酚(DPD)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血P降低、BGP升高、DPD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是上述指标组间尚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钙制剂和"远针近推"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积极意义,但尚不足以证明上述哪种疗法对于保钙更优。  相似文献   

18.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body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with box in treating enuresis.MethodsNinety-thre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of 6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Scalp acupuncture,body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with box were used in treatment group.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cured rate was 69.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3.3% and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体针对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HAMD-17和SDS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HAMD-17项和SDS量表评分相比较,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薄氏腹针结合体针能明显减低抑郁症患者HAMD-17项和SDS量表评分,能够更为明显地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