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因子κB活性在心肺脑复苏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脑复苏(CPCR)后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结果NFκB活性、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复苏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明显高于非PRMODS组和存活组(P<0.05);NFκB活性、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搏骤停和CPCR过程可以使NFκB激活、TNFα表达增加,这对PRMODS的发生、病情轻重具有重要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脑复苏(CPCR)后体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搏骤停患者经CPCR后外周静脉血清AOPP浓度,同时对心肺脑复苏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并记录30天内患者的生存或死亡情况,分析血清AOPP浓度与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和病情转归的关系。结果:血清AOPP水平和APACHEⅢ评分在PR.MODS组[(156.60±28.04)mol/L,(96.39±24.78)分]和死亡组[(189.92±34.86)mol/L,(110.46±32.47)分]分别明显高于非PR—MODS组[(88.76±10.13)mol/L,(69.34±16.33)分]和存活组[(128.49±36.65)mol/L,(78.65±20.92)分](P〈0.05);血清AOPP水平和APACttEⅢ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528,P〈0.01)。结论:心搏骤停和CPCR过程激活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蛋白质氧化应激产物增加.AOPP水平对PR—MODS的发生及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肺脑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学》1995,26(1):5-6
  相似文献   

4.
李孝骞  窦文生 《临床荟萃》1997,12(10):436-438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进展,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大有提高,但仍有相当的存活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不能恢复正常生活,致使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仍较低.故心肺复苏中及复苏后脑复苏就成为复苏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玉先 《护理与康复》2011,10(9):830-83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failure syndrome,MODS)时,病情危重,症状复杂多变,治疗护理难度大,死亡率高[1]。  相似文献   

6.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和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成功脑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心脏骤停后成功心肺脑复苏(A组,n=38)和仅心肺复苏成功(B组,n=42)患者之间的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环境、心脏骤停相关时间和心肺复苏后相关治疗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性别比和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疾病:A组以外科为主(78.9%),B组以内科为主(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脏骤停原因:A组31例(81.6%)为急性缺氧、低血压、内脏神经反射和单纯心脏疾患, B组30例(71.4%)为慢性缺氧和慢性心脏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脏骤停环境:A组24例(63.2%)发生在手术室和ICU,B组22例(52.4%)发生在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脏骤停相关时间:A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8.2±8.7)min,自主心跳恢复时间(6.7±8.4)min,脑缺血缺氧时间(1.5±1.3)min,均明显短于B组[分别为(30.8±26.2)min、(27.7±24.9)min和(3.1±3.1)min,P<0.001或P<0.005].心肺复苏后相关治疗持续时间:A组亚低温持续时间(4.0±2.6)d,呼吸机持续时间(11.1±19.7)d,与B组[(5.9±3.8)d和(15.4±29.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OR=6.22,95%CI 1.64~23.46)、心脏骤停持续时间(OR=1.11,95%CI 1.04~1.19)和心脏骤停发生环境(OR=4.51,95%CI 1.22~16.61)与成功脑复苏的关系更密切,成为三个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没有明显慢性疾病,在手术室和ICU以急性缺氧、低血压和单纯心脏原因发生的心脏骤停,抢救及时有效,复苏后处理恰当、合理,尽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脑复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曾瑞兰  冯涛 《临床荟萃》2007,22(5):330-331
心跳骤停是最危重急诊,脑复苏是心肺复苏中的焦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自2001~2005年抢救的41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高压氧(HBO)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复苏术的飞速发展 ,心肺复苏不仅仅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 ,而开始注重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评估救治与护理 ,因此在心肺脑复苏 (CPCR)中群体的力量至关重要。一、护士在CPCR中的作用护士常是最早接触心搏骤停患者的第一人 ,因此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PCR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操作步骤 ,才能在抢救中准确配合救治 ,护士要具备专业水准及应急能力 ,在评估病情、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除颤、建立静脉道路、气管插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 ,繁多复杂的复苏措施 ,总得一件一件去做 ,必有主次、…  相似文献   

9.
程宝珍 《现代护理》2007,13(3):675-676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CPR)包括三大要素: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3个阶段:BLS、ALS、PLS。而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CPR又发展成CPCR。随着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对CPCR的护理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的脑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韩文斌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36-1039
目前认为,脑复苏的关键莫过于早期脑保护.当前最具意义的心肺复苏后脑保护措施包括:(1)药物治疗.硫喷妥钠降低新陈代谢,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抑制癫痫发作,减轻缺血性脑损害.联合使用安定和镁制剂,能抑制神经兴奋,但对预后的影响尚无定论.(2)低温治疗.研究显示,心搏骤停后低温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并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延缓起初ATP的消耗;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活性;控制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减轻炎症反应;改变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谷氨酸受体调节等有关.具体的降温和维持低温的方法有体表降温法、血流降温法和联合降温法.最近的研究证明,快速输注低温液体加体表冰毯诱导降温,然后用电冰毯维持效果良好.低温治疗应该尽早实施,复苏后4~6 h深部体温要达到32℃~34℃的标准.一般持续24 h左右.复温要缓慢,防止加重脑损害.要严格控制寒颤等并发症.本文还就其他脑保护措施,如维持良好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严格控制发热、高血糖和癫痫、抽搐等进行了叙述.大脑损害是心搏骤停后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救治这些患者需要采取多项脑保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疗.在诸多方法中,低温治疗为心搏骤停的脑保护提供了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CA)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家兔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为CA复苏后综合治疗研究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 将35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5只)、窒息7 min组(15只)和窒息8min组(15只).以夹闭气管法复制CA模型,心肺复苏(CPR)后观察两个窒息组家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不同时间点死亡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同时检测两个窒息组家兔复苏前和ROSC后12、24、48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血糖(Glu)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在ROSC后48 h处死存活家兔,光镜下观察心、脑、肺、肾、肝、小肠等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并根据主要器官功能及形态学变化判定是否发生CA后PR-MODS.结果 ①窒息7 min组和8 min组家兔ROSC率分别为100.0%和86.7%(P>0.05).窒息8 min组家兔6h死亡率明显高于窒息7min组(46.7%比6.7%,P<0.05),而12 ~ 48 h死亡率仅有升高趋势(均P>0.05).②ROSC后存活家兔可出现球结膜水肿、呼吸窘迫、血压下降、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及少尿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③假手术组家兔未发生SIRS和主要器官功能受损相关指标的变化.两个窒息组家兔在ROSC后12~ 24 h均发生SIRS反应;存活家兔在ROSC后12 h CK-MB(U/L)即较窒息前明显升高(窒息7 min组:786.88±211.84比468.20±149.45,窒息8min组:894.88±248.80比462.11±115.15,均P<0.05),24 h ALT(U/L)、Cr(,mol/L)、Glu(mmol/L)即明显升高(窒息7 min组ALT:174.25±36.28比50.27±9.37,Cr:144.25±41.64比67.71±16.47,Glu:11.21±1.14比5.59±1.10;窒息8 min组ALT:205.50±10.61比51.13±10.37,Cr:230.50±88.39比65.93±13.81,Glu:11.55±0.35比6.41±1.23,均P<0.05),48 h PaO2(kPa)即明显下降(窒息7 min组:5.03±0.73比9.07±1.03,P< 0.05).④ROSC后存活48 h的家兔(仅窒息7 min组存活4只)主要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多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变性水肿及坏死、组织出血等病理特征.结论 CA家兔在ROSC后如若出现SIRS和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体征、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可作为评价PR-MODS动物模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临床特点的认识,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7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地点、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心搏骤停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发生率,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部位及个数,复苏成功率,存活出院率以及出院时脑功能分类评分(CPC).结果 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男女比例为1.18:1,院内和院外分别为55例和17例,比例为3.24:1.心搏骤停地点分布:院内以ICU、急诊室和手术室为主,共计41例,占74.55%(41/55);院外以来院途中和救护车中为主,共计11例,占64.71%(11/17).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中可电击心律和非电击心律分别为38例和32例,比例为1.12:1;心搏骤停原因中心脏源性和非心脏源性因素分别为37例和35例,比例为1.06:1.72例心搏骤停ROSC患者中16例在24 h内死亡,56例心肺复苏成功,但其中51例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SIRS,42例相继合并NODS占75%(42/56),死亡27例占64.29%(27/42);受累器官依次为:脑38例(90.48%),心35例(83.33%),肺28例(66.67%).在56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MODS(-)组14例全部存活出院,MODS(+)组42例中存活15例,共计存活出院率为40.28%(29/72).MODS(-)组14例全部为CPC 1分,MODS(+)组CPC 1~2分7例、CPC 3~5分35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功能分类评分和存活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SIRS发生较为普遍,随之合并MODS的发生率高,且心脑功能障碍位居受累器官前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严重烧伤患者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MODS)防治效果。方法:1992 ̄1999年我科首诊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伤后6小时或6小时后开始补液)患者48例,对比分析采用改进休克复苏方案治疗水采用改进方案治疗患者脓毒症和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改进后的休克复苏方案为:在Swan-Ganz导管监测下快速有效液体复苏的同时,使用山莨菪碱改善肠道血供;应用氧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修改后的复苏方案对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总结1995年3月至2001年8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7例,对比分析修改后的方案与旧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及MO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修改后的方案主要是及时、快速、充分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脏器灌注,氧自由基清除剂减少自由基损害,早期开展肠道内营养保护肠黏膜屏障。结果:采用新方案明显缩短了休克的纠正时间,降低了血浆中内毒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减少了MO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论:修改后的复苏方案显著提高了复苏效率,有助于减少或消除MODS诱因,可显著降低MODS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烫伤延迟复苏动物多器官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①死亡率观察:13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伤组(n=10)、烫伤组(n=60。伤后6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ml/kg进行复苏,然后按照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EP组(n=60。伤后6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ml/kg进行复苏,按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EP液40mg/kg。每日2次.间隔12h。给药3d)。除假烫伤组外,各组又分为伤前2h(n=20)、伤后2h(n=20)和伤后12h(n=20)给药3个亚组。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7d死亡率。②器官功能观察:7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10)、烫伤组(n=30)和EP组(n=30,伤后2h给药),并分别于伤后12、24和72h活杀,检测器官功能指标改变。结果与烫伤组相比,伤后12hEP组动物死亡率显著降低(35.0%比75.0%,P〈0.05)。伤后2hEP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氯、肌酐、肌酸激酶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EP能明显改善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的预后,并对重要器官功能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家兔复苏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和多器官功能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本实验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将成年中华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盐水组和生脉组各15只,建立窒息法致心搏骤停动物模型,生脉组在复苏开始即刻给予2 ml/kg生脉注射液静注、复苏后10 min再次给予相同剂量一次,盐水组给予等量盐水注射.观察两组家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以及6、12、24、48 h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家兔复苏前与复苏后12、24、48 h血清中TNF-α水平;以生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时间点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糖(Glu)等器官功能指标.统计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或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家兔的ROSC率和复苏后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兔窒息前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OSC后12、24、48 h不同时间点,生脉组家兔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生脉组家兔在ROSC后24h血清CK-MB、ALT和Cr水平均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在ROSC后48 h血清CK-MB和ALT水平也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兔血糖和动脉血氧分压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家兔复苏后血清TNF-α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复苏后心、肝、肾器官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在创伤后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后心肌组织是否存在着白细胞浸润 ,并研究白细胞在心脏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 麻醉后的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创伤组和对照组 (2 5只 /组 ) ,在创伤后 6h测定两组小鼠平均动脉压(MAP)、心脏功能指标和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结果 创伤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低血压和心脏功能不全 [创伤组平均动脉压 (MAP)、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 dtmax) ,心脏指数(CI)分别为 (70± 9)mmHg ,(3492± 2 76 )mmHg/s ,(6 2± 6 )ml/min/ 10 0g ;对照组分别为 (90± 8)mmHg ,(474 5± 2 19)mmHg/s,(72± 7)ml/min/ 10 0g ,P <0 0 5 ];创伤组小鼠心肌组织MPO活性明显增高 [创伤组为 (8 4 6± 1 70 )U/ 10 0mg ,对照组为 (4 5 2± 0 94 )U/ 10 0mg,P <0 0 5 ],且MPO活性与心脏功能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创伤后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是导致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提示抗炎治疗对于改善创伤后心功能不全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危重患者IL-6及TNF—α的动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血清IL-6、INF—α于24h内即显著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以后呈波动性变化,于第6天出现第2次高峰。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了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IL-6、INF—α水平的变化对MoDs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01~2005-12收治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ICU的182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为自变量,MODS为因变量,作前进法二元(Binary)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182例中存活153例,死亡29例,死亡率15.9%;MODS组48例,发生率26.4%,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41.7%。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为年龄、ISS、休克、脓毒症、补液量和基础疾病等六项(P均<0.1),经过四步迭代,筛选出一个常数项和休克、年龄、ISS、脓毒症等四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该方程预测是否发生MODS的总准确率为84.1%,此四个变量的P值分别为0.000、0.001、0.003和0.034,RR和95%CI分别为6.816(3.387~13.716)、3.381(1.694~6.744)、6.510(1.880~22.542)和2.608(1.077~6.316)。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持续≥6h、年龄≥55岁、ISS≥20和脓毒症是多发伤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