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联合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且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儿55例。分为VAP组34例,非VAP组21例。观察VAP组与非VAP组两组患儿第2 d、第5 d时PCT水平及CPIS评分的变化。30 d内VAP患儿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0例,死亡组4例,比较两组患儿PCT水平及CPIS评分的变化。 结果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增加,两组患儿PCT水平及CPIS评分均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AP组相比,第2 d及第5 d非VAP组患儿PCT及CPI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儿PCT及CPIS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PCT+CPIS联合检测时特异度及敏感度均明显升高。新生儿VAP的PCT、CPIS及PCT+CPI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72、0.85,PCT、CPIS单独检测敏感性及特异度较PCT+CPIS检测低。 结论PCT联合CPIS对诊断新生儿VA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能够有效评估VAP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CT、CRP以及简化CPIS评分对VAP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病房且疑诊为VAP的成人患者纳入此项研究,检测患者机械通气当日的血清PCT、CRP值,评估并记录简化CPIS评分值,培养支气管灌洗物,此后每48 h重复以上检测,进行数据记录直至试验结束。以病原学结果为标准,分析所得PCT、CRP、简化CPIS评分值,绘制上述指标诊断VAP的患者工作曲线(ROC),以此为基础,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的最佳比值并确定诊断的最佳阈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UC值分别为0.719(PCT),0.557(CRP)以及0.789(CPIS)。PCT和CPIS无相关性(r=0.301,P=0.068),但有很好的相关趋势,PCT0.615ng/m L,结合简化积分≥6分诊断VAP,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和99%。结论单独采用PCT、简化CPIS检测对VAP初期诊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并且简化CPIS评分值略优于PCT;而CRP检测对VAP早期诊断价值最低,无明显临床应用意义;简化CPIS评分结合PCT检测可在敏感性未降低的情况下大大提高VAP初期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REM-1、PCT分别联合CPIS在V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5月我院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住院患者156例,根据病情分为VAP组(66例)和非VAP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第1 d、3 d、7 d的血清TREM-1、PCT及CPIS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TREM-1、PCT分别联合CPIS诊断VAP的应用价值。结果对两组患者TREM-1、PCT、CPIS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①TREM-1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684,P<0.001;F处理=577.117,P<0.001;F交互=62.408,P<0.001);②PCT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5.129,P<0.001;F处理=158.284,P<0.001;F交互=31.220,P<0.001);③CPIS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4.445,P<0.001;F处理=148.629,P<0.001;F交互=4.968,P=0.008)。血清TREM-1、PCT和CPIS诊断VAP的AUC分别为0.977、0.907和0.922。而TREM-1+CPIS评分和PCT+CPIS评分联合诊断VAP的AUC分别为0.976和0.944,均明显高于3项指标的单独应用。结论TREM-1尤其是TREM-1+CPIS评分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诊断VAP具有优势,TREM-1+CPIS评分对评估VAP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肺结核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90例肺结核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最终纤维支气管镜、BALF 及血培养结果确诊 VAP 患者47例(VAP 组)、非 VAP 患者43例(非 VAP 组),对比两组患者的 CPIS 评分变化趋势,并根据治疗结局将 VAP 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时,VAP 组和非 VAP 组患者的CP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机械通气第3天、第7天、第14天,VAP 组患者 CPIS评分均显著的高于非 VAP 组患者(P <0.05);VAP 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RICU 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显著的高于非 VAP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P 组存活28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VAP 患者中存活患者在机械通气第3天、第7天、第14天 CPIS 评分均显著的低于死亡组患者(P <0.05)。结论肺结核并发 VAP 患者的 CPIS 评分较非 VAP 患者呈显著的升高趋势,死亡 VAP 患者的 CPIS 评分显著的高于存活 VAP 患者,CPIS 评分在诊断 VAP 及评估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38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78例)与非VAP组(302例);健康对照组为50例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记录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分别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及CRP、WBC水平的差异以及CD64指数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对VAP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VAP组CD64指数水平显著升高,与非VAP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抗感染治疗后,VAP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CRP、WBC水平及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CD64指数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7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外周血CD64指数>5.83为早期诊断VAP界限时,诊断V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89.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 0.786~0.903)。结论: CD64在VAP患者中高表达,其可作为早期诊断VAP的有效指标,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于判断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结果分为确诊组和未确诊组,根据临床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患者的PCT水平和CPIS评分,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确诊组、死亡组患者的PCT、CP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未确诊组、存活组(P0.05)。PCT、CPIS评分、PCT+CPIS评分的诊断AUC分别为0.817、0.856、0.932,预测AUC分别为0.789、0.723、0.805。结论血清PCT及CPI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两者结合可作为临床评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11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PCT、IL-17和s TREM-1的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三项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VAP的诊断效能(包括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结果:2组患者血清PCT、IL-17和s TRE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VAP组患者BALF中PCT、IL-17和s TREM-1的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P 0. 05)。ROC曲线显示,应用BALF中PCT、IL-17、s TREM-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VAP的AUC分别为0. 887、0. 759、0. 788和0. 959,其最佳截点分别为s TREM-1≥201. 33 pg/m L、PCT≥2. 06 ng/m L和IL-17≥6. 38μg/m L。与PCT和IL-17相比,s TREM-1的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P 0. 05),三项指标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以s TREM-1≥201. 33 pg/m L和PCT≥2. 06 ng/m L或IL-17≥6. 38μg/m L为联合诊断指标,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得到明显提高(P 0. 05)。结论: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BALF中的PCT、IL-17和s TREM-1水平明显升高,应用三项指标联合诊断VAP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36例老年CAP患者,于入院后给予PCT、WBC检查和CPIS评分。分别比较重症与非重症CAP、死亡组和存活组PCT、WBC和CPIS的区别;研究PCT与CPIS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患者PCT和CPIS均大于非重症患者,死亡组PCT和CPIS均大于存活组(P0.05),WBC在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与CPIS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PCT和CPIS对老年CA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作用,PCT和CPIS升高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5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及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生存组第5天和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PCT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647,P0.01),PCT、CPIS评分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和r=0.548,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与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 VAP 患者127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88例,死亡组39例,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记录确诊 VAP 当日和第4天PCT 及其他临床生化指标,计算 CPIS 评分,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 PCT、CPIS 对 VAP 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确诊 VAP 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 PCT 水平分别为(4.76±0.14)ng/ml 和(3.54±0.13)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第4天后死亡组 PCT 水平呈上升趋势,为(8.36±0.15)ng/ml,存活组 PCT 水平呈下降趋势,为(2.70±0.12)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确诊 VAP 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 CPIS 评分分别为(3.92±0.14)分和(3.55±0.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第4天死亡组 CPIS 评分呈上升趋势,为(7.00±0.21)分,存活组 CPIS 评分呈下降趋势,为(2.67±0.1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 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表明,第1天和第4天 PCT 水平、第4天 CPIS 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CPIS 评分及 PCT 水平的持续增加提示 VAP 患者预后差,动态监测 PCT 及 CPIS 对 VAP 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表达及探讨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80例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78例与非VAP组302例;选择同期5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记录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分别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差异以及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非VAP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VAP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抗感染治疗3 d、7 d后,VAP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水平及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7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5.83为界限时,诊断V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89.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 0.786~0.903)。结论:V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呈高表达,其可作为早期诊断VAP的有效指标,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于判断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联合降钙素原(PCT)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3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入院1个月生存情况,将患者分成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55例。比较两组血清HMGB1和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HMGB1和PCT单独应用及联合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死亡风险。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HMGB1[(116.21±18.48)ng/ml vs(199.15±18.33)ng/ml]、PCT[(7.55±0.61)ng/ml vs(10.51±0.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HMGB1和PCT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HMGB1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4.3%、72.7%、0.699、0.797;PCT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1.4%、74.5%、0.735、0.820。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7%、70.9%、0.759、0.911。除特异性外,其余数值均高于HMGB1或PCT单项检测,且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HMGB1和PCT对于预测重症肺炎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重症肺炎死亡风险的敏感度,同时还保持较高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65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对患者颅内感染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并评价PCT、CRP及WBC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术后,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表明,PCT、CRP、WBC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预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175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70例、严重脓毒症组59例、脓毒症休克组46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133例、死亡组42例,比较分析各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临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CRP、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CRP及APACHEⅡ评分两两互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APACHEⅡ评分及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RP曲线下面积为0.817,PCT曲线下面积为0.798,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三项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联合运用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对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白细胞(WBC)升高是由于感染加重所致的感染性升高,还是糖皮质激素自身所致的非感染性升高。以此来提高感染诊断准确率,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80例患者,根据其病种及治疗方案分为非感染激素组(n =20)、感染激素组(n =29)、感染非激素组(n =31),分别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采集静脉血,对其 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进行检测,并对感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进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感染激素组与非感染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5、7 d 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与感染非激素组相比,感染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3、5、7 d 后 WBC 显著升高(P 值均<0.01),CRP 显著下降(P 值均<0.01),PCT、PA 及 CPI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外周血 WBC,降低 CRP,但对 PCT、PA 及 CPIS 无明显影响,可以以 PCT、PA 及 CPIS 结果为参考了解患者感染控制情况,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机呼出气冷凝液(EV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37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机械通气后第1 d、3 d、7 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测定EVC中sTREM-1水平,根据治疗后评估,37例患者被分成非VAP组13例,VAP组24例(其中康复组14例,恶化组10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EVC sTREM-1对VAP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第3 d,VAP组血清CRP、EVC sTREM-1均高于非VAP组(P<0.01);与康复组比较,恶化组血清CRP及EVC sTREM-1水平明显升高(P<0.01);第7 d,血清CRP和EVC sTREM-1在恶化组仍处较高水平,与康复组、非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康复组与非VAP组在第7 d比较无差别(P>0.05)。应用ROC分析,以第3 d EVC sTREM-1 4.70 ng/ml为VAP的早期诊断界值,其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2.3%。结论连续EVC中sTREM-1检测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而第7 d血清CRP和EVC中sTREM-1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VAP的预后(撤机失败和死亡)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49例为研究组,其中细菌感染组82例,非细菌感染组(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6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血清PCT、CRP诊断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血清PCT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仍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OPD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均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PCT、CRP预测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02~0.918)和0.723(0.644~0.793),PCT水平以0.85 ng/mL为界点预测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3.15%、76.92%、88.10%,CRP水平以10.44 mg/L为界点预测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00%、89.89%、75.00%、70.80%;血清PCT、CRP联合预测的AUC为0.896(0.836~0.940),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89.89%、83.33%、84.21%,优于二者单独诊断。结论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升高,检测血清PCT、CRP对COPD合并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且联合诊断的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比值联合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和细菌性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将167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SLE活动患者)64例和感染组(SLE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SR、CRP、ESR/CRP比值及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鉴别诊断SLE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价值。结果 活动组患者CRP及PCT均低于感染组,ESR和ESR/CRP比值均高于感染组(P<0.05)。PCT联合ESR/CRP比值鉴别诊断SLE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检测PCT、CRP、ESR/CRP比值及PCT联合CRP(P<0.05);而上述5项指标的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ESR/CRP比值鉴别诊断SLE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CRP、ESR、PCT、ESR/CRP比值、PCT联合CRP(P<0.05),CRP、ESR、PCT、ESR/CRP比值的约登指数(YI)分别为0.36、0.23、0.40、0.54,对应值分别为22.02mg/L、39mm/h、1.69ng/ml、11.75。结论 PCT和CRP水平在SLE合并细菌性感染者中升高,ESR/CRP比值可作为鉴别诊断SLE活动与细菌性感染的新指标,且ESR/CRP比值<11.75提示SLE合并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大,PCT联合ESR/CRP比值更能提高鉴别诊断SLE活动与细菌性感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抗核抗体(ANA)检测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败血症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并发败血症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并发败血症)41例和非感染组(未并发败血症)83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NA阳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PCT、ANA及联合检测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败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化疗时,2组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感染后和感染控制后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NA阳性率均高于化疗时(P0.05);非感染组患者化疗时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感染组感染后和感染控制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PCT、ANA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80、0.797和0.874,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败血症的诊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单项检测(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患者,其血清CRP、PCT水平和ANA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ANA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败血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氨溴索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VAP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氨溴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体温、炎性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分数、粒细胞分数)及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PIS、体温、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白分数及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PIS评分、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分数及粒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TNF-α、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PCT、TNF-α、IL-6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氨溴索治疗VAP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感染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