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肾内型肾盂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14例肾内型肾盂肾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结果 14例均一期完成手术,一次清石率92.8%(13/14)。术后随访6个月-2 a,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无再狭窄者。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狭窄段电切开术治疗肾内型肾盂肾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衰合剂对肾盂内高压灌流致肾结石患者肾单位损伤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01~2018-10收治的9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肾衰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治疗前、术后2个月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清石成功率为93.49%,观察组为95.6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观察组为6.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Scr、BUN、uNGAL和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肾衰合剂可降低肾结石术后肾盂内高压灌流肾单位损伤患者Scr、BUN水平,改善肾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老年难治巨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经皮肾镜结合世界最先进的EMS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治疗26例老年复杂巨大。肾结石的患者资料。结石位于肾上盏3例,中盏8例,下盏3例,肾盂10例,输尿管上端2例,结石直径1.5~6.0cm,平均2.7cm,其中巨大鹿角结石12例。结果肾镜直观下一期取石22例,1w后二期取石2例。24例2w内结石全部排净,另外2例术后2个月有结石残留,结石直径均小于0.8cm,行一次体外碎石后排净。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50ml,均无需输血,无肾切除,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皮肾镜下使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治疗老年。肾结石手术时问短,出血少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开放手术,有效保护和改善老年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老年肾结石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的老年肾结石患者90例根据术中、术后有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分为对照组、出血组各45例,评估术后临床疗效并对各种导致术中、术后出血风险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结石大小、合并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情况、手术时间、是否分期取石、穿刺通道数量有明显差异;大体积结石、合并糖尿病、肾积水、多次取石及多次穿刺通道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针对大体积结石、合并糖尿病、肾积水、多次取石及多次穿刺通道等因素制定措施防止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合并肾脏结石疗效。方法 31例UPJO合并肾脏结石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联合治疗,统计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留院观察时间、结石取净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取净率100.00%,手术用时95~192(110.23±11.65)min,术中失血量22~38(30.58±5.31)ml,术后留院观察时间5~8(6.31±1.02)d;未出现并发症;双J管拔除1个月后复查显示,手术成功率为90.32%(28/31)。结论镜下肾盂成形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经皮肾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8年8月—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96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研究组应用经皮肾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以及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尿素氮、血肌酐、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2.1%)和复发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14.6%)和复发率(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取石方式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调节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肾功能的修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以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的工作技巧.方法 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89例肾结石患者,选择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结果 289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为85.5%(247/289).结论 掌握好手术操作技巧,利用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2010年8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1例,其中发生并发症31例,经相应处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21例患者中,男71例、女50例,平均年龄47岁。肾盂单发性结石27例、多发性结石94例,合并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嵌顿性结石1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直径≤20mm的肾结石患者清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直径20mm的肾结石患者清石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直径≤20mm的肾结石效果较好,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0mm的肾结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PCNL治疗)与对照组(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Scr)、血尿素氮(BUN),随访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水平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6.7%vs 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治疗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对肾盏积水症状改善作用显著,能够提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侧卧位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18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5±25)min;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平均为(3.1±1.1)g/L,平均肾造瘘管拔除时间(2.2±1.2)d,平均住院时间(9.8±1.8)d。1例术后出现活动性血尿,需行出血肾动脉栓塞止血;1例改行开放手术。所有病例拔除D-J管后随访1~18个月,治愈率为88.9%(16/18)。结论经皮肾微造瘘腔内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肾囊肿为肾小管扩张形成的肾囊性占位,其发生率约为5%,与年龄呈正相关[1]。肾盂旁囊肿为肾囊肿病变中位置较为特殊的一型,囊肿临近肾盂,体积较大时可压迫肾集合系统,造成肾盂肾盏扩张,病人可出现患侧腰痛、血尿、肾性高血压、肾结石形成等症状或并发症[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经成为肾囊肿的主要治疗术式[3-4]。但肾盂旁囊肿因解剖位置较深,经皮穿刺或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损伤临近脏器或肾实质、血管的发生率较高。从2017年开始,我院针对65岁以上老年病人采用超声辅助输尿管软镜下开窗法治疗肾盂旁囊肿,同时和腹腔镜肾孟旁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盂内灌注压力与术后血液感染的相关关系,明确肾盂内灌注压力对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1、2、3组(S1、S2、S3)灌注时间均为5 min,灌注压力分别为48、37、28 cm H2O。对照组D1组用无菌生理盐水灌注,D2组不进行灌注实验,各实验组用含大肠埃希菌(E.coli)生理盐水灌注。结果 S1组体温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组术后体温、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D1、D2、S2、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及实验各组血液白细胞计数、CRP、TNF-α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液E.coli培养阳性率与肾盂内灌注压力相关(r=0.843,P<0.01)。实验和对照各组右侧肾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未见炎症反应。结论肾盂内高压灌注压力与术后血液感染有相关性,且压力越高血液感染率越高。肾盂高压灌注可致肾脏组织病理呈急性炎症改变,且压力越高炎症越重。肾盂高压灌注引起肾盂逆流可能为临床上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血液感染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1~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8-01~2019-12收治的110例1~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n=54)和对照组(输尿管软镜组,n=56)。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 d和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降钙素原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2 d结石清除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发热、血白细胞异常率、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是治疗1~2 cm单发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更高、感染风险较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出血量更少,机体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共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6月6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将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χ2=4.694,P=0.030)。结论在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干预的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优化患者手术指标,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鹿角形肾结石1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进行碎石治疗.结果 采用双通道取石15例,单通道取石4例.19例均成功建立通道,一次完全取净结石18例,残留结石1例,行ESWL后结石自行排净,术后发热1例,结石清除率94.7%.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5min,处理结石时间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患者住院时间10 ~ 25 d.随访1~6个月,无尿瘘、肾功能损害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穿刺点的选择是术中成功的关键,但术中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进行诊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41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单纯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41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结合知柏地黄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2.68%(38/4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蛋白(24 h PR)、白蛋白(ALB)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甚佳,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及生化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魏学斌  李青 《山东医药》2002,42(11):59-60
近年来许多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方法 (体外震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气压弹道碎石 )用于临床。但是部分复杂肾结石 ,如大鹿角状结石、多发性结石、有肾盂或肾盏内狭窄的结石 ,目前仍需手术治疗 ,且对手术操作要求较严格。现将主要术式及手术要点介绍如下。1 段线肾切开取石术此术式以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为基础 ,肾实质的切口更合理化。延伸的肾盂切开加后基段间线肾实质切开 ,符合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关系 ;切口与血管平行 ,对肾实质损害较小 ;距肾结石近 ,肾实质切口不大 ,结石显露良好。缺点是术中须解剖、阻断肾动脉分支或注射美蓝 …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有效方法.由于肾盏的解剖学特点,单通道下硬性肾镜很难一次性完全发现和清除肾内各盏结石,而多通道PCNL则会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技术可观察和处理肾内大部分集合系统内结石,有效提高结石发现率和清除率.2011年1月~ 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同期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探讨其对防治术后感染的意义.方法 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24例,所有患者术前连续3d取晨尿行中段尿培养,术中取肾盂尿行细菌培养,取出结石行消毒前培养和消毒后培养.结果 32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有感染结石者91例(28.1%),感染结石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7.4%)和表皮葡萄球菌(29.7%).感染结石者与非感染结石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JP>0.05).感染结石者肾盂尿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结石者(P<0.01).中重度肾积水患者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者(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细菌感染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的重要诱因,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相较中段尿细菌培养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更有意义.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常规进行结石及肾盂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