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自发性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白发性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CT、MRCP、胃肠造影、ERCP等检查确诊11例。术中证实胆囊十二指肠瘘17例,胆囊胆管瘘7例,胆囊结肠瘘5例,胆囊胃瘘3例。30例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其中19例行胃肠瘘口修补术,2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2例行十二指肠瘘口修补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6例行T管引流(其中4例用部分胆囊壁修补),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另2例仅行肠腔切开取石。本组死亡2例,余恢复良好。结论结合B超、CT、MRCP、胃肠造影、ERCP等检查有助于术前胆囊内瘘的诊断;本病应开腹尽可能切除胆囊,并根据瘘口部位、大小等综合分析后行瘘口修补等手术。  相似文献   

2.
对1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在术前经B超、CT、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手术切除残余胆囊.认为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残余胆囊,再次手术切除残余胆囊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吴登峰  孙键  汤浩 《山东医药》2010,50(10):56-57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术前经B超、CT、MRI检查确诊7例。7例单纯行小肠切开取石术,1例一期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术。死亡1例,痊愈7例。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患者均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CT、MR/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胆石性肠梗阻者应积极行小肠切开取石或一期胆囊切除、瘘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胆内瘘临床分析3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胆内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1990-12/2006-12共收治胆内瘘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胆内瘘术前诊断率仅为12.5%.患者中胆囊十二指肠瘘68.8%(22/32),胆囊胆总管瘘12.5%(4/32),胆囊肝总管瘘3.1%(1/32),胆囊横结肠瘘6.3%(2/32),胆囊胃瘘6.3%(2/32),胆总管十二指肠瘘3.1%(1/32).胆石性肠梗阻占胆内瘘的6.3%(2/32).本组行择期手术15例.急诊手术17例.平均住院时间16.2 d,术后3例发生胆瘘漏,5例切口感染,2例死亡.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率低,术中胆道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发生胆囊炎后及时手术是预防胆内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1984~2005年间收治29例PT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1例。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黄疸、消瘦、腹部包块等为本组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6例,均发现病灶。胃镜检查18例,9例发现病灶。B超检查20例,12例发现包块。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7例,6例确诊。CT检查5例,4例确诊。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1年。良性肿瘤均存活,恶性肿瘤死亡儿例,2年内死亡10例,5年死亡1例,10例生存,最长1例20年。结论 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是十二指肠肿瘤的最常见症状。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的情况下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不同吻合途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治疗胆囊疾病的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的记录手术操作时长、吻合部位、手术成功率;观察患者术后状态,包括腹痛评分、发热以及有无并发症;经口胆囊镜术的手术操作时长、支架滞留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有无并发症,瘘道愈合时间、是否扩张及是否成熟等指标。结果经上腹部CT、MRI及内镜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术后48 h内恢复正常。患者经口胆囊镜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行胆囊镜取石术15例,行胆囊镜胆囊息肉切除术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瘘道闭合延迟1例。瘘道愈合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收缩率大于50%,随访结石复发1例。行胃-胆囊吻合术者4例,行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者14例。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长大于胃-胆囊吻合术(P 0. 05),平均腹痛评分小于胃-胆囊吻合术(P 0. 05)。不同吻合部位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增高和术后一过性发热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的情况下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同时处理胆总管结石,且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胃-胆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胆肠内瘘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肠内瘘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年间术中发现14例胆肠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评价术中诊断、处理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手术中确诊,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3例胆囊结肠瘘,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约100min;术后1周左右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胆肠内瘘,腹腔镜手术在诊断和治疗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诊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常法  李守林  刘宇 《山东医药》2004,44(21):15-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方法与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近10年来56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对术前诊断、病理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术前均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51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28例行钡灌肠检查.22例行超声检查。56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证实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8例(50%),十二指肠膜状狭窄、闭锁18例(32.1%),环状胰腺8例(14.3%),先天性异常索带2例(3.6%)。治愈52例,死亡4例(7.14%)。结论 术前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为首发病理类型,一旦确诊宜积极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崔玉  李卫东  付蔚华 《山东医药》2013,53(10):60-63
目的 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收治的5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乳头上区26例,乳头下区28例;恶性39例,良性1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黑便、腹胀.术前经胃十二指肠镜检查52例,阳性43例(82.7%);全部行腹部CT检查,确诊率74.1%;上消化道造影24例,阳性16例(66.7%);小肠镜检查12例,确诊率100%;超声内镜检查13例,阳性8例(61.5%).良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术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8例,远端胃切除3例),手术切除率66.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8.6%、28.2%.其余患者7例行短路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 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胃十二指肠镜、腹部CT及消化道造影是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小肠镜对十二指肠乳头下区肿瘤诊断有指导性意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是十二指肠非乳头区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丁厚中  杨栋 《山东医药》2002,42(21):26-26
198 9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我科收治胆囊内瘘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45 .5岁。其中胆囊与十二指肠瘘 7例 ,胆囊与胆总管瘘 3例 ,胆囊与结肠瘘 5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或右肩背部放射痛病史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呕吐 (呕吐物多含胆汁 ) ,伴急性高位肠梗阻症状 2例 ,腹泻 5例 ,便血及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 2例。 15例中 ,仅有 3例术前确诊 (分别由上消化道钡透、钡灌肠及纤维内窥镜、CT检查证实 ) ,余 12例皆为术中证实。本组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胆囊切除加十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胆囊管狭长弯曲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随访分析1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17例患者术前均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术中行胆道造影检查,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术。结果 经2~5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胆囊管狭长弯曲是临床并不少见的胆道疾病,ERCP可提高检出率,行胆囊切除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CA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6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4例,确诊12例,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例均确诊。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非体外循环下行缝扎瘘口1例,体外循环下经心腔内闭合瘘口12例,切开冠状动脉闭合瘘口1例,分别闭合冠状动脉内瘘和心腔内瘘口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结果手术发现单一瘘口11例,两个瘘口5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无残余瘘发生。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CAF的金标准;CAF自行闭合性小,一旦确诊,即使无症状也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宜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准确判断漏口位置和精确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是临床少见病例,常规检查方法不易诊断。内镜下经瘘口逆行胆管造影及取胆管结石是最好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在近3年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肌管造影术(ERCP)检查580例,共发现该病14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48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ERCP后确诊为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患者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2例、有胆囊结石手术切除史者6例、乳头旁憩室者3例、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溃疡4例;伴有肝功能异常并黄疸者8例、血白细胞升高者12例。2.器械:日本产十二指肠镜、碎石篮,美国产碎石/取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超声内镜(EUS)在可疑胆胰病变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胆总管扩张或反复腹痛等病史的患者,经腹部B超、CT和/或MRCP检查可疑胆胰病变,术前行EUS检查诊断,并经ERCP确认.结果 15例患者确诊胆总管结石并行EST取石术9例,确诊壶腹部肿瘤2例,胆管内乳头状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1例,胰管结石1例.结论 EUS对可疑胆胰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特别能提高胆总管结石确诊率,高于MRCP检查,并能指导ERCP,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胆囊十二指肠瘘是指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异常通道,胆囊内结石可通过此通道进入肠腔引起机械性肠梗阻,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本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确诊后一般需行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成功的案例不多。现将本院经保守治疗成功的1例案例报道如下,并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11d"于2017年11月12日入本院。病史:患者入院前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上腹部疼痛,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  相似文献   

16.
胆囊腺肌增生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在1046例胆囊切除术中,对病理检查确诊的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或MRI检查。结果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类似。病变大体形态:局限型13例(均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7例和弥漫型3例。23例均行胆囊切除,合并胆囊结石6例,合并胆囊炎14例。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胆囊壁增生性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联合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度。目前手术是治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在一个月内同一医院经内窥镜检查诊断的两例十二指肠胆石性肠梗阻。例,男性,81岁,腹泻、呕吐和上腹痛1周入院,前五个多月间歇性呕吐,并且腹泻和便秘交替,后六周出现厌食、体重下降。检查发现患者无黄疸,有严重脱水伴上腹部膨胀,有震水音,但腹部无触痛,应用Gastrografin造影检查证实胆道积气和十二指肠梗阻伴近侧胃膨胀。内窥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内有一个大的胆石,手术从十二指肠内取出三个很大的结石,并从胃和胆囊十二指肠瘘内各取出一个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从总胆管的下端取出一些小结石。两周后出院,2年后患者健在。例2,女性,67岁,患有糖尿病,上腹痛、呕吐和腹泻五天,从前无腹部症状。检查发现右上腹触痛,黑便,无肝功能受损的生化证据,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8.
对21例冠状动脉瘙(CAF)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直接缝扎闭合CAF瘙口,15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切开心腔或冠状动脉修补CAF瘘口(9例行术中经食管超声监测)。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及心脏杂音均消失。认为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CAF最可靠的方法;心脏直视手术治疗CAF效果肯定,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有助于寻找瘘口位置、预防残余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7-06该院收治的20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茧症主要临床特征为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65.0%)和腹部包块(40.0%),10例CT检查示小肠壁增厚、纠集并走形紊乱,8例腹部X线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可见液气平面,4例行消化道钡剂造影见近端小肠扩张,局部肠管走形紊乱,集中于中腹部。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0.0%),肠梗阻3例(15.0%),切口感染3例(15.0%),吻合口瘘1例(5.0%),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死亡1例(5.0%)。结论腹茧症临床特征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CT和消化道造影对于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胆囊内瘘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术前常难于确诊,随着内镜检查、ERCP等影像检查的广泛开展,本病的术前诊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自2001年至2006年间11例经内镜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内瘘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