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麻醉在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药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内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ASAI~Ⅱ级患者,镇静组胃镜检查者60例、结肠镜检查者36例,同期普通胃镜60例、肠镜36例为对照组;观察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的变化,镇静效果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咳嗽和躁动)以及用药总量、检查后清醒时间(呼之睁眼、可回答问题)和离室时间,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镇静组镇静效果分级在4~5级,对内镜操作无记忆,且在进镜、退镜时血压、心率与入室时基本无异,而对照组在进镜时血压、心率较入室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镇静组恶心呕吐、咳嗽、躁动、咽部不适发生率分别为0、8.3%、10%、0,而对照组分别为38%、1.7%、28%、24%;镇静组清醒时间为(7.86±2.21)min,术毕室内留滞时间为(18.25±3.56)min,而对照组室内留滞时间为(5.12±1.32)min;胃镜总用药量咪唑安定(2±0.25)mg,异丙酚(100±20)mg;肠镜咪唑安定(2±0.25)mg,异丙酚(150±30)mg;结论:静脉麻醉下的内镜检查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的,其术毕室内留滞时间较普通内镜检查稍长,应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和内镜检查医师合作完成,在检查室内应常规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械,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道蓉  王玮  高山  丁祥武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843-1845
目的 探讨胶囊胃镜对胃黏膜癌前病变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6年1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可疑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140例,均进行胶囊胃镜与放大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与对比判断。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胶囊内镜的平均检查时间为(478.24±45.22) min,其中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49.24±22.12) min;放大胃镜的平均检查时间为(75.24±19.21) min。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未诉任何不适,放大胃镜在检查中出现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所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胶囊内镜检出胃黏膜癌前病变108例,检出率为77.1%;而放大胃镜检出111例,检出率为79.3%,对比不同方式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对于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8.2%和100.0%,而放大胃镜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6.7%,不同方法的诊断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胶囊胃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检查中方便简单,对于机体无明显影响,且检出率较高,定性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为了给患者提供知情同意书而确定其需要了解多少关于内镜检查并发症的风险。患者与方法:与连续的已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交谈,了解其对内镜检查并发症及其后果的认知情况。在提供充分的知情同意书前,询问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时根据每个并发症的常见性而需要了解的该并发症信息。结果:共统计了150例胃镜检查患者(男性51%,平均55.5岁)和150例肠镜检查患者(男性60%,平均54.4岁)。对于低风险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更想了解主要并发症而非次要并发症(P<0.001;高于千分之一的风险度)。相同比例的胃镜(n=29,19%)和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慢性胃肠道出血患者中,用胶囊内镜明确出血来源的成功率为48%~76%。患者的选择是否对胶囊内镜阳性结果检出率有影响仍不清楚。方法:2001年4月至2003年7月,127例高度怀疑为小肠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74例接受了胶囊内镜检查。70/74例纳入了分析。试验分为2组: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8例)。结果:试验组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其中49%的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对照组中为65%。相关出血原因总检出率为54%,试验组为66%,对照组仅为45%。两组间明显的差别包括低血红蛋白含量(试验组5.9±1.4g/dl vs对照组7.7±2.1g/dl)和需要输血量(试验组…  相似文献   

5.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价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实施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40例病人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操作的40例为对照组,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等不适症状明显减少(P<0.05),检查后难以忍受和不舒适的感觉明显减少(P<0.05),无不适和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前收缩压平均为(126.8±18.4)mmHg,检查中为(115.8±16.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在检查中有下降,但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在检查前平均为(112.8±12.5)mmHg,检查中为(122.6±16.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在检查前平均为(65.3±9.6)mmHg,检查中为(70.9±10.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前心率平均为(78.3±11.0)次/min,检查中为(8.09±13.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检查前心率平均为(74.0±6.5)次/min,检查中为(82.5±9.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值无明显变化。2组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无痛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状态下成人内镜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依从性,提高小儿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率。方法对有适应证的患儿用成人内镜进行无痛(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胃镜或肠镜检查,对有适应证患儿行内镜下治疗,重点观察患儿置镜反应、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内镜操作时间、检查完毕后家长及患儿的满意度。结果胃镜检查41例,检出病变41例,肠镜检查20例,检出病变18例。患儿置镜反应小,一次插镜成功率98.4%。所有病例没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静脉麻醉状态下用成人消化内镜给儿童实施内镜检查安全可靠,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探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接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胃肠镜检查操作效果评估中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镜诊治操作前后的血压、Sp O_2、心率等生命体征更稳定,且观察组咽喉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诊疗操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疼痛轻、适应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但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加上价格昂贵,临床诊治中需针对性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麻醉肠镜下是否优于常规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方法 将55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结直肠息内患者分为常规组(25例,在常规肠镜下进行)和麻醉组(30例,在麻醉肠镜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每粒息肉切除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8.5±3.4)min,麻醉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6.3±2.7)min,麻醉组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2.0%,麻醉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100%患者愿意接受下次检查及治疗,常规组仅2O%患者愿意接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麻醉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所需时间更短,耐受性更好,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静脉麻醉下行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分析比较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360例无痛肠镜(芬太尼1ug/Kg;丙泊酚1-2mg/Kg,静脉麻醉)与480例常规肠镜的检查成功率及并发症(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腹痛、腹胀、低血糖反应)。结果:无痛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9.7%,并发症10.2%;常规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2.9%;并发症78.4%。结论:无痛肠镜检查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李池添  袁帅  石胜利  胡宝英   《四川医学》2019,40(4):368-371
目的探讨有利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诊治的首次胃镜检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接受胃镜诊疗的5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胃镜诊疗时机选择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7例。A组于入院后24小时内有活动性出血期间行急诊胃镜检查,B组经治疗后无活动性出血时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对胃镜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组胃镜检查时间窗为入院后(12. 26±9. 95) h,B组为(21. 55±18. 37)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病灶检出率低于B组(74. 07%vs. 100%,P<0. 05),A组首次内镜下治疗成功率与B组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100%,P>0. 05)。A组内镜检查并发症显著高于B组(22. 22 vs. 0%,P<0. 05)。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次胃镜诊疗中,过早胃镜干预有较高的内镜诊疗并发症和漏诊风险,以病情为胃镜检查的时机选择靶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35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354例患者因黑便或便血就诊.其中152例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02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病变检出率为82.24%(125/152),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1.78%(145/202).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因诊断准确率(85.1%)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31.2%)(P<0.01).除2例患者未完成胶囊内镜外,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诊断价值,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但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22例因心肺脑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M2A胶囊内镜进行胃肠道检查.结果75例中有74例(98.6%)完成检查,发现消化道病变64例,检出率86.5%,包括胃部病变4例,小肠病变58例,结肠病变2例;41例(55.4%)检出出血病因.22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后,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予以验证,发现18例的病因诊断和定位相符.结论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源性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11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研究组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58患者的胃肠镜检查阳性率为94.83%(55/58)显著高于对照组58患者的胃肠镜检查阳性率77.59%(45/58);研究组58患者接受胃肠镜检查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5/58);咽喉反射发生率为6.90%(4/5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接受胃肠镜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10/58),咽喉反射发生率为25.86%(15/58);研究组58例患者接受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水平与心率无显著差异(P 0.05),变化平稳;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水平与心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波动较大。结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相比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更理想,疾病检出率更高并且不良反应与咽喉反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及常规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及常规开颅组。其中神经内镜组29例,常规开颅组37例。术后随访6个月。通过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ADL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手术时间神经内镜组(2.2±0.5)h、常规开颅组(3.7±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清除率神经内镜组(93.5±4.7)%,常规开颅组(90.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神经内镜组(22.4±5.6)d,常规开颅组(32.2±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L评分:神经内镜组Ⅰ级(61分以上)19例、Ⅱ级(41~60分)7例、Ⅲ(40分以下)3例,常规开颅Ⅰ级(61分以上)12例、Ⅱ级(41~60分)18例、Ⅲ(40分以下)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6、P=0.028)。结论运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治疗144例,常规胃肠镜检查100例。分别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术中配况、胃肠反应、血压变化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静脉麻醉组无痛率100%,其中安静入睡138例(95.8%),轻微肢体活动6例(4.2%),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检查中生命体征平稳,常规内镜检查组病例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不良反应多;手术术中配合情况静脉麻醉组100%,常规内镜检查组94%(P0.01);血压下降,静脉麻醉组患者平均基础血压(10~30mmHg),常规内镜检查组无血压变化;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静脉麻醉组(8.47±1.64)min,常规内镜检查组处于清醒或睡态,无意识障碍。结论丙泊酚麻醉对胃肠镜检查治疗患者具有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小肠内镜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设备的装备情况、胶囊内镜和气囊电子小肠镜应用、指南掌握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诊治流程等。结果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中,24家(82.8%)配备胶囊内镜,12家(41.4%)配备了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装备时间5~6年。胶囊内镜中位年诊治例数50~100例,无效检查率达1%~3%;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年诊治例数小于50例,无效检查率达3%~5%;两种小肠内镜严重合并症发生率<1%,整体阳性率50%~60%。各胶囊内镜阳性率与该院年诊治例数呈正相关(r=0.542,P=0.005)。仅有半数受访者掌握小肠疾病诊治指南,20.7%受访者从未参加相关继续教育项目。受访医生是否从事小肠内镜相关工作影响对首诊阴性OGIB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χ2=3.898,P=0.048)。结论北京市三级医院胶囊内镜普及率高于气囊电子小肠镜,两者安全性较高,整体阳性率50%~60%。医生对指南规范掌握不足,需要加强继续教育,OGIB诊治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龄患者的全身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261例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咪达唑仑镇静组(镇静组,160例)和常规操作(对照组,101例),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镇静组患者99.4%无不适,而对照组为35%(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恶心、呕吐和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静组胃镜操作时间为(4.5±1.5) min,短于对照组(5.6±1.8) min (P<0.01)。镇静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4±1.3) min,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心电监护未发现严重心率失常及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全部病例圴顺利完成检查,无痛苦记忆。结论: 老年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了解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评分的差异性。 结果 研究组在护理前SAS评分为(47.57±10.22)分,护理后为(40.13±6.07)分,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t=4.43,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SAS评分为(47.74±11.36)分,护理后为(46.58±7.53)分,护理后焦虑改善不明显(t=0.6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73.85±1.57)分,对照组为(67.33±2.74)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4.60,P<0.05)。 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时间短,检查的成功率高,循证护理科学地使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更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循证护理可明显缓解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并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医患间的信任,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检查适应症的放宽,以及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于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许多医疗单位已不强调每一例患者均进行活体病理学检查而直接依赖胃镜下判断。但对胃镜下判断的“萎缩”或“浅表”尚有疑问。本文通过与病理学检查的对比,评价胃镜下判断慢性胃炎“萎缩”的可靠性。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997年9月~12月份在本院胃镜诊断为CAG或CSG的连续患者400例。使用纤维胃镜检查200例,男105例,女95例;年龄46.43±11.56岁。使用电子胃镜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47.12±12.15岁。 1.2 方法:用OLympus XQ 20型纤维胃镜和Olympus XQ 230型电子胃镜检查。检查者均为本院主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接受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疼痛情况、焦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8%(35/4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8%(44/45),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VAS评分为(5.24±1.19)分,HAMA评分为(3.07±1.02)分,实验组VAS评分为(2.15±0.13)分,HAMA评分为(1.01±0.15)分,实验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引入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