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螺旋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资料,将影像学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甲状腺肿瘤中,良性肿瘤35例,均为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15例,其中甲状腺癌14例,淋巴瘤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边界光整,可囊变,可有弧形和块状钙化,强化均匀.甲状腺恶性肿瘤边界不规则,可有细颗粒状和不规则钙化,强化不匀,易侵犯周围器官并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 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CT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甲状腺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各种恶性肿瘤17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腺瘤边界清晰,增强扫描5例显示完整强化环,3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见到囊壁。恶性甲状腺肿瘤成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鉴别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40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CT资料,对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回顾性CT影像分析,并探讨这些征象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8例良性肿瘤和18例恶性肿瘤通过CT征象可以做出正确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结论 CT能明确软组织肿瘤的特征、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状甲状腺肿2例.各种恶性肿瘤2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腺瘤边界光滑,增强后3例显示完整强化环,2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见到囊壁。恶性甲状腺肿瘤呈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肿瘤CT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CT扫描有助于观察分析甲状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CT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病变有价值的征象。方法 本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资料,包括平归加增强,采用薄层扫描,多窗宽、窗位观察。结果 本组病例中,甲状腺瘤15例,占33%;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占13%;甲状腺癌13例,占28%;桥本氏病9例,占2%;Graves病2例,占0.4%。CT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90%,对良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9%。结论 CT扫描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判定周围器官累及状况和决定治疗方案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PET-CT能对恶性肿瘤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定位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与单纯PET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PET和CT优势互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助于鉴别正常生理性摄取、炎症和恶性肿瘤,同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精确放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大多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虽然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在甲状腺和腮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急性炎症与肿瘤的鉴别等方面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7.
PET-CT能对恶性肿瘤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定位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与单纯PET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PET和CT优势互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助于鉴别正常生理性摄取、炎症和恶性肿瘤,同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精确放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大多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虽然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在甲状腺和腮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急性炎症与肿瘤的鉴别等方面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118例甲状腺肿瘤的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诊断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112例,病理确诊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4.9%,甲状腺肿瘤诊断符合率高于一般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高于一般检查。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诊断可清晰的区分甲状腺肿块良恶性,具有准确率高、直观、清晰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结果:32例甲状腺肿瘤的主要CT表现为密度不均22例,边界不清19例,不规则坏死15例,囊性变12例,CT判断甲状腺肿瘤侵犯气管、食管、颈动脉鞘和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分别为:14例、6例、5例和8例。结论: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可靠,不仅能鉴别肿瘤良恶性改变,还可发现甲状腺肿瘤外侵与否,帮助临床术前分期,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CT扫描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结果,评价CT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增强前后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25例,包括腺瘤14例及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恶性病变31例,包括乳头状癌19例,滤泡癌12例。结果良性病变边界比较清晰,形态较规整;恶性者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可见颈部淋巴结增大;良、恶性病变内均可见钙化、囊变、出血性改变。结论CT扫描是检查甲状腺病变的有效方法,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小肠肿瘤CT的检查方法,各种小肠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小肠肿瘤CT诊断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肠道准备。目前认为在肠道内造影剂衬托下,CT上小肠肿瘤一般表现为肿块和/或肠壁节段性明显增厚。CT常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肿瘤的良恶性,对部分小肠肿瘤CT甚至能作出正确的组织学分类诊断,CT尚可观察小肠恶性肿瘤的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肾良性肿瘤及病变2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CT为88%;肾癌1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CT检查为90%。结论 US和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MSCT检查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要高于超声,但在敏感性方面超声要优于CT,两者都能较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及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3.
颌下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CT检查对颌下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20例颌下腺肿瘤的CT表现,并用病理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双盲法阅片评估CT对颌下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8例良性肿瘤中形态规整、密度均匀、边界清楚6例,密度不均、边界部分不清2例。12例恶性肿瘤,形态不规整10例,密度不均匀8例,密度均匀4例,边界不清7例,边界清楚5例。双盲阅片结果表明:CT对颌下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5%,但不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结论CT能鉴别大多数颌下腺良、恶性肿瘤,但不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14.
18F-FDG hPET/CT显像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CT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经病理组织学或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包括15例原发性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和33例良性病变(18例甲状腺腺瘤、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和8例肺部良性肿瘤)进行18F-FDG hPET/CT显像,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在对侧相应位置复制相同大小ROI,测定计数得靶/非靶比值(T/N),并对良恶性病变的T/N比值进行比较.结果2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N比值为10.47±8.22),22例FDG显像示单个或多处呈不同程度异常浓聚灶,5例未见异常FDG浓聚灶.33例良性病变中(T/N比值4.51±12.14),10例见病变处FDG异常摄取增高.以T/N比值≥2.0作为判断良恶性病变的标准,18F-FDG h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性为69.70%,准确性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68.75%,阴性预测值为82.14%.结论18F-FDG hPET/CT显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解剖定位的判断、分期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造影是当前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它对肝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已比较成熟,本研究借鉴超声造影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成功经验,对本院37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及其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以探讨该技术对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实性肿瘤(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18例)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系列(CA-125、AFP 、CEA)检测结果.结果 恶性肿瘤表现为形态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良性肿瘤表现为规则、边缘光整,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全部病例经术前诊断与病理比较显示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72.5%,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的准确性为67.5%,CT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准确性为77.5%,高于单一检查.结论 螺旋CT扫描是卵巢实性肿瘤有价值的检查手段,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征象以提高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肿瘤病例35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10例,年龄13~72岁,选用美国GE公司Medical Systems螺旋CT机行颈部连续轴扫。结果 2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常密度不均匀,可伴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常有邻近组织结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准确率高,对肿瘤分期、周边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卵巢肿瘤(其中良性22例, 恶性25例)与6例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结果:良性卵巢肿瘤CT检出21例(检出率为95.5%),术前CT诊断为良性肿瘤19例(准确率86.4%);CT检出恶性肿瘤22例(检出率88%).术前CT诊断恶性20例(准确率80%);肿瘤样病变6例, CT全部检出;所有的病例,CT检出率为92.5%,良恶性定性准确率为84.9%.结论:CT能清晰显示盆腔结构,可提供对肿瘤的定位、定性、病变范围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9.
鼻腔、副鼻窦原发性肿瘤70例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回顾分析了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副鼻窦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和CT表现。讨论了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不典型的CT表现及CT的检查价值,认为CT检查可做为鼻腔、副鼻窦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MRI在评价腮腺肿瘤的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原发性肿瘤的CT、MRI表现,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4例。结果:10例均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惠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信号)欠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结论:CT、MRI扫描对腮腺肿瘤定位敏感,对其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