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爱秀  李泳庭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13-2514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不仅病死率高,且常易导致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由于其高发病率、致残率高,一直以来倍受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关注[1]。脑卒中发病半年以上未能恢复的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口眼歪斜等症称为脑卒中后遗症。脑卒中后遗症一直是临床康复治疗中棘手的问题。2003~2006年,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0例,女40…  相似文献   

2.
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芳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5-905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现代医学对本病并无特殊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应用物理疗法以及保护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笔者在2005年8月~2008年12月运用电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取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泛指脑血管意外疾病,中风后遗症是脑血管病变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院采用针灸配合中西药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体针结合与单纯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283例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立新 《河北中医》1996,18(3):18-19
头体针结合与单纯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283例疗效对比方立新(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10260)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风经过救治,神智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4年多来,笔者用头体针结合与单纯体外两种方法,共治疗中风...  相似文献   

5.
脑脉通口服液治疗中风后遗症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救治后,病程在半年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笔者自1995年10月~1996年12月,采用自制的脑脉通口服液治疗中风后遗症48例,并与用西比灵加华佗再造丸治疗的41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6.
王颖 《河南中医》2005,25(4):70-70
中风又名卒中,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迅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遗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其中,又以半身不遂为多见。笔者临床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或遗尿等症.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临床以昏迷不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失语等为主要症状。患者可有运动障碍、言语障碍、二便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这与中风恢复期护理、康复治疗不足等密切相关。而尿失禁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达32%~79%[1],尿失禁不仅可导致泌尿系感染、皮肤损伤、褥疮等情况,甚至会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和康复进展造成重大影响[2]。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  相似文献   

8.
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90例疗效观察黄晓洁,王建敏,王玉珍(解放军第465医院,吉林132011)主题词中风(中医)/并发症,眼针,偏瘫/针灸疗法,失语.获得性/针灸疗法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症,常常难以治愈,甚或...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10~2012年运用电针配合康复疗法对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恢复状况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中风经过救治,生命体征稳定后多留有后遗症,如意识欠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笔者于2006年5月~2011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经上级医院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黄晓洁李凤山王玉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5医院132011)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症,常常难以治愈,甚或终生残疾,是针灸治疗的传统病种,临床取穴往往以体针为主。本文则采用随机对照的研...  相似文献   

12.
益气补肾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 ,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其神志清醒后多遗留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及口眼歪斜等。笔者近几年来运用益气补肾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疗效尚满意 ,兹举其中二例介绍如下。典型病例例 1 .李某 ,男性 ,58岁。患者平素头痛 ,耳鸣目眩 ,腰膝酸软 ,血压高。 1 997年 7月 1 0日在工厂劳动时于暴怒后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诊为脑出血。经抢救治疗后神志恢复清醒 ,但遗留半身不遂 ,伴头晕、耳鸣等症状。诊见患者右侧半身不遂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象弦细。诊为中风后遗症 ,证…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遗症从瘀痰虚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一病,常常遗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200例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针灸科(130Q41)李静茁,盛广玉[关键词]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报道中风偏瘫是以半身不遂或伴有口眼歪斜,或舌强语、偏身麻木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笔者自198...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的发病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急性期的死亡明显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患者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较为多见的就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中医脑病科采用中药外擦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84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的中风(包括现代西医的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难治性疾病。特别是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不够理想,故运用补阳还五汤临证加减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创制补阳还五汤以来,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是目前中风等血栓性疾病治疗应用频率最高的方剂[1];其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和遗尿不禁[2],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栓塞等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因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行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被称为中风。它的主要特征是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当,患者将留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状。此外,如果中风昏迷者不能在短期内恢复,就有复中的可能。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如何低成本治疗已经度过危急期中风患者,对于解除患者痛苦、降低经济和精神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古代医家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深入探讨致病机理,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中风偏瘫辨证分型,逐步摸索出一个专门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心脑血管破裂出血或心脑血管狭窄梗塞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它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患者常常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笔者在多年实践中体会到: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应及早进行康复按摩治疗,可连续几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等。处方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