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的抗菌作用。方法:用体外药基法检测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不同浓度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的MIC值为5mg/mL,抗串珠镰孢菌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中药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检测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抗茄病镰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不同程度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抗茄病镰孢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中药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的MIC值为2.5 mg/ml,抗茄病镰孢菌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中药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木香等中药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检测木香、香附、地肤子、吴茱萸4种中药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进行检测。测定4种中药乙醚部分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不同浓度木香乙醚提取物抗3种真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4种中药中木香的乙醚部分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MIC为2.5~5mg/ml,并且抗3种真菌作用均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木香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吴茱萸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进行检测.测定中药吴茱萸乙醚部分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吴茱萸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的MIC为2.5mg/ml;茄痔镰孢菌MIC为5mg/ml;黄曲霉菌MIC为10mg/ml。结论:吴茱萸乙醚部分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中,抗串珠镰孢菌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地肤子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地肤子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进行检测。测定中药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效果最好,MIC为2.5mg/m1.结论:地肤子乙醚部分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中,抗串珠镰孢菌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地锦草提取物抗皮肤癣菌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锦草提取物对皮肤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参照NCCLS推荐的M38.A方案,将受试药与皮肤癣菌26℃共同培养7 d后分离菌体,按常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细胞表面形态结构变化与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地锦草提取物作用于皮肤癣菌后,真菌细胞表面皱缩不平,有严重皱褶、破裂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局部有缺损,厚薄不均;细胞膜轮廓不清,局部有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见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结论:地锦草提取物作用皮肤癣菌后,可使其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土木香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良信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6):261-261
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制剂是无依赖性的天然止痛药物。作者研究了该植物根、茎、叶和种子醇提取物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乙醚提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血红林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9种成分,占总量的93.58%;从鼎突多刺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17种成分,占总量的84.25%。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逐年上升,传统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在防治真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近5年来中药对白念珠菌、皮肤癣菌、曲霉菌、马拉色菌、串珠镰孢菌、申克孢子丝菌、新生隐球菌及真菌生物膜的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DiasPC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17(6):259-260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中药名为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精制部位的抗溃疡作用与机理。实验药物为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CEE)、富含倍半萜内酯的部位(SLF)以及来自 SLF 部位的非极性部位(NP)、中 相似文献
17.
18.
全蝎乙醇提取物及蝎毒素体外抗表浅致病真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关于囊虫病的治疗在中西医均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贵君副教授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对全蝎乙醇提取物等对猪囊尾蚴及真菌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对其有关内容进行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