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哈斯特氏法)治疗成人复发性腹殷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7年10月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33例及行哈氏术3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复发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法组术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感染率低于哈斯特氏法[0%(0/30)vs13.3%(4/30),x^2=4.698,P=0.03]。两组随访11~33月,无张力修补术组1例(3%)复发,平均生存(未复发)时间为(26.577±1.361)月;哈斯特氏法组10例(3313%),平均生存(未复发)时间为(31.5±1.06)月;两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法,x^2=10.64,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哈斯特氏法较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法增加了患者复发的危险度是RR=13.598。[结论]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应推广开展此类修补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10年5月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局部硬块及异物感9例,神经痛5例,阴囊血肿或水肿3例,复发1例,无切口感染。结论:严格手术操作规范,正确治疗是防治并发症的关健。 相似文献
4.
贾景成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9)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和5.4%,复发率为8.3%和0%,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处水肿、切口严重疼痛、腰部不适、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科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善释D10补片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各种腹股沟疝共计32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成年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例,年龄24-76岁 相似文献
8.
王志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45-46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2例)和传统手术组(48例),分别行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及术后疗效、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5.4±1.7)h、(2.8±1.2)d,均短于传统手术组的(26.1±l3.5)h、(4.3±1.8)d,人均住院费用为(3842±412)元,少于传统手术组的(5853±61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3.1%(12/52)、5.8%(3/52),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8%(21/48)、1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改南通华丽普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疝修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41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5.4% ,随访时间6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迅速,痛苦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6例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10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4~6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d.治愈105例(99%)复发仅1例.术后少数病例出现各种并发症,神经痛3例,局部硬化和异物感5例,切口及阴囊血肿3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可放宽手术指征,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总结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股沟修补术的患者150例的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随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两组的手术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0.63±8.7)min、术后下地时间(7.73±2.26)h、住院时间(5.61±1.2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8.64±11.22)min、(12.63±3.74)h、(8.45±2.38)d,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复发率为1%,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16%、18%)(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08例,对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2±16)min;住院时间5-7d.手术并发症:伤口积液2例、阴囊积液6例、尿潴留5例、腹股沟部异物感16例,无伤口感染病例。本组患者术后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36个月,未见腹股沟疝复发者。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手术方式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3.
林曙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5)
目的 分析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6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其中104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62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侧、双侧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4.3±1.2)d、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时间(3.6±1.1)d、术后需镇痛率3.8%(4/1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3)d、(7.0±1.9)d、11.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18例应用赫美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70 min.随访6~36个月无异物感、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疗效,评价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随访3个月至8年,1例复发,余32例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手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能明显降低再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以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2月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4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两组患者于术前准备工作相同,采用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疝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以及皮下组织,切开提睾肌,充分暴露疝囊,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13±6)ml、(34±12)min、(17±7)h、(5±4)d]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38、10.641、21.458、8.185,均P<0.05)。对照组腰部不适占22.39%,尿潴留占14.93%,切口疼痛占22.39%;观察组腰部不适占4.48%,尿潴留占1.49%,切口疼痛占5.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41、8.022、7.421,均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但是要求医生操作技术规范,熟练掌握解剖结构,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接受无张力修补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随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手术,实验组则在术前以及术中采取完善的并发症防治策略,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而言,临床应在术前对患者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结构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并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保持精细、规范化操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治措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以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修补的适宜手术方式.方法 24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顺序编号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传统组)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组),每组12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传统组手术时间为(34.26±4.56) min,短于无张力组的(40.35±6.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组进食、下床、住院时间分别为(6.73±0.64)h、(7.53±1.11)h、(8.53±3.06)d,均长于无张力组的(2.06±1.61)h、(2.63±0.83)h、(4.38±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组住院费用为(4825.20±157.32)元,高于无张力组的(4683.47±151.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切口疼痛(中度)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83%(7/120)、5.00%(6/120)、19.17%(23/120)、32.50%(39/120)、10.83%(13/120),均高于无张力组的0、0、1.67%(2/120)、6.67%(8/120)、0.83%(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两组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异物感、睾丸疼痛萎缩、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能明显地减少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更快,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适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运用于疝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86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对比临床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后疝复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状况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施行时的相关手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肿块、便秘、腹痛、水肿等症状均消失(P<0.05);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本次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P<0.05)。结论 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后疝复发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将病人在手术完成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