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中、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5例,修复面积最大为20 cm×10 cm.结果 3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感觉恢复,皮瓣两点分辨感觉1~2 cm.结论 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有利于皮瓣成活,皮瓣感觉和足背外侧感觉都有比较满意的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在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1例,行足跟部病灶扩大切除术后,依据足底内侧动脉解剖学特点,选择合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缺损。结果除2例足跟皮瓣完全坏死,3例足跟皮瓣部分坏死,其余病例足跟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48个月,皮瓣感觉灵敏,足部外形满意,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恶,黑色素瘤扩大术后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中、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5例,修复面积最大为20cm×10cm。结果 3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感觉恢复,皮瓣两点分辨感觉1—2cm。结论 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有利于皮瓣成活,皮瓣感觉和足背外侧感觉都有比较满意的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体会.方法 1997年8月~2004年12月对21例小腿中下段、足跟、跟腱及踝关节周围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 cm×20 cm,最小4 cm×4 cm.结果 21例腓肠神经皮瓣中20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足背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1年全部恢复.皮瓣质地适宜、耐磨,血运外形好,具有保护性感觉.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右下肢外伤至右足跟内侧皮肤缺损。入院后行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内侧皮肤缺损。术后恢复好,皮瓣成活,取得满意效果。2设计思路2.1该皮瓣为带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用小腿后侧皮肤修复足部皮肤及软组织较大范围的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2.2该皮瓣主要依靠腓肠动脉周围的血管网。深筋膜血管是此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右下肢外伤至右足跟内侧皮肤缺损。入院后行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内侧皮肤缺损。术后恢复好,皮瓣成活,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1988年以来,应用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转移及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和肌皮瓣移植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共15例,皮瓣全部成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56岁。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原因:因车祸和机器碾压所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急诊车祸所致的皮肤缺损3例,足跟部皮肤撕脱伤后皮片坏死感染6例;足跟部慢性溃疡5例;足底部毛细血管瘤切除术后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12cm×10cm,最小5cm×6cm。1·2 修复方法 15例均采用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足跟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病变均位于足跟部,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Breslow分级: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2例.手术行局部广泛切除、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并于术前、术后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5年,其中有1例因迁往外地失访,其余均得到随访.肿瘤未见复发.在功能及感觉恢复方面效果良好.结论 在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37例,其中26例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逆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1/3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11例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顺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结果 37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结论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单,损伤小,不破坏下肢功能,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8年开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膝、小腿、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其中顺行蒂 3例 ,逆行蒂 15例。皮瓣面积 5cm× 7cm~ 8cm× 16cm。血管蒂长 9~ 16cm ,蒂宽 2~ 3cm。结果 术后 17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皮瓣尖端部分皮肤坏死 ,经换药愈合。经 3个月~ 1年随访 ,皮肤质地及外形较好。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 ,不牺牲肢体主干动脉 ,操作简单 ,是修复膝、小腿、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道一种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根据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特点,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14例,皮瓣最大为9cm×15cm,除1例远端部分坏死外,皮瓣均成活。结论 该皮瓣血供丰富,厚薄适宜,蒂长可达12cm,是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12例16指指腹缺损患者行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3.0 cm×2.5 cm.供区创面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12例16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6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7~10 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优12指,良3指,可1指,优良率为93.8%.结论 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皮瓣面积为6 cm×9 cm~7 cm×13 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修复9例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 9例皮瓣8例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愈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外露或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体会。方法1997年8月-2004年12月对21例小腿中下段、足跟、跟腱及踝关节周围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20cm,最小4cm×4cm。结果21例腓肠神经皮瓣中20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足背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1年全部恢复。皮瓣质地适宜、耐磨,血运外形好,具有保护性感觉。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我们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改进设计(1)采用皮瓣回流静脉干高压时予以结扎小隐静脉干,或与受区静脉吻合;(2)皮瓣蒂部保留梨形皮桥,逆行转位修复;2007年~2009年,应用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8~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背阔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10例背阔肌岛状皮瓣修复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外伤致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3例,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7例,皮瓣面积最小10 cm×5 cm,最大25 cm×15 cm。结果 10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背阔肌岛状皮瓣移植是修复腋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损伤小,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等优点,供区创面大多可以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创面外露时间5 d至6个月,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皮肤缺损范围3.5 cm×3.0 cm~10.0 cm×6.5 cm.切取皮瓣范围6 cm×5 cm~11 cm×8 cm,皮瓣血管蒂长6~15 cm,蒂宽4~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0.5~3.0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无臃肿,外观良好,9例基本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可弹跳,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蝇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同侧蝇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切取皮瓣大小15 cm×11 cm-5 cm×4 cm。结果10例全部成活,1例蝇拍状皮瓣远端有小块皮肤坏死,经移植皮片而痊愈。随访半年~1年,皮瓣不甚臃肿,外观满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蝇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切取简单,避免蒂部张力及受压,移植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拇指指腹缺损的几种带蒂皮瓣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用邻指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侧方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拇指桡掌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6例。结果26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指侧方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拇指桡掌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