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中近段阻塞导致不孕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疏通术.结果:观察组的输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好于单一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导丝引导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丝引导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经碘油造影筛查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美蓝加压通液治疗(宫腹镜组)和导丝引导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治疗(导丝组)。结果:经随访观察,导丝组治疗输卵管再通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宫腹镜组。结论:导丝引导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护理.方法:对8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应用双腔球囊、泥鳅导丝、3F单弯导管对双侧输卵管进行造影剂造影、再通、注射药物治疗,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间质部、峡部复通率92.54%、90.67%.术后1年随访,34例怀孕,妊娠率39.53%.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配合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涛  蒋峰 《现代保健》2009,(16):4-5
目的探讨经宫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和输卵管再通术(selective transcervical fallopian tube recanalization,STFTR)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8例临床诊断不孕症的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 graphy,HSG)。对其中326例证实为输卵管狭窄或阻塞原因所致不孕的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通过同轴导管配合导丝技术经宫颈将5F导管选择性插至子宫角部或输卵管问质部,并借助0.018in微导丝、3F微导管的扩张作用和药液的冲胀作用,使阻塞的输卵管再通,最后向输卵管内灌注消炎、抗粘连药物。结果326例有639条输卵管狭窄或阻塞,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导丝均能选择性插入输卵管内,本组插管成功率达100%。427条输卵管介入治疗后再通,再通率达95.4%。结论输卵管再通术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结果: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为51.06%,妊娠率为21.43%。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98例,研究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68.3%,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率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患者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度为54.5%,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度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于威海市立医院行输卵管导丝再通治疗患者98例(189条输卵管)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间质部峡部阻塞69例(133条输卵管),再通成功107条(80.5%),妊娠33例(47.8%);伞端粘连积水29例(56条输卵管),再通成功17条(30.4%),配合腹腔镜手术妊娠9例(31.0%)。结论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微创,见效快,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9.
刘江  张凌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36-2637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证实为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的56例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导丝介入治疗,2月后再行HSG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HSG结果,分析宫腔镜下导丝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宫腔镜下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成功率为80.4%,有效率为16.1%,失败率为3.6%。结论:宫腔镜下介入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32例不孕症病人使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再通器械(包括DBH-100双球囊导管和FTC-550型同轴导管导丝)在X线监测下介入治疗,向导管内注射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并术后指导受孕,电话回访3~9个月。结果:132例患者共计264条输卵管梗阻介入术后复通率为81.82%,3个月后妊娠53例,妊娠率为40.15%。导通的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梗阻患者32例,共64条输卵管,输卵管壶腹及伞端梗阻76例共152条输卵管,壶腹部及远端梗阻的患者中有24例导通后造影剂进入盆腔后显示弥散不良,术后受孕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为7个月,平均5.5个月。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不孕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方法在介入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经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近端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介入方法,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近端阻塞,在X线屏幕上用标号笔标记双侧宫角、宫底位置后再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28例患者有51条近端阻塞的输卵管,46条管腔获得再通,其中近端阻塞再通成功率为90.20%。结论: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法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治疗中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减少输卵管插管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同轴导管在输卵管再通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56例继发不孕患者的86条阻塞的输卵管用自制同轴导管造影后利用导丝行机械再通并给予疏通液。对再通术成功率和术后随访12~36月的妊娠率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中,除7例9条输卵管导丝无法进入外,再通术后疏通输卵管77条,再通率89.53%(77/86),无输卵管穿孔、出血及盆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再通术后19例成功妊娠并顺利生产,受孕率33.93%(19/56)。结论:用自制同轴导管治疗输卵管梗阻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经宫颈输卵管插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近中段阻塞的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后证实输卵管近中段阻塞的患者136例,行经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再通术.结果 136例患者224条输卵管近中段阻塞.输卵管外周有粘连的186条,输卵管外观正常仅管腔阻塞的38条.术后再通154条,再通率为68.75%.64条有宫角粘连的输卵管插管失败52条(52/64,81.25%),较无宫角粘连者的输卵管插管失败率(18/38,47.36%)明显高(χ2=50.9760,P<0.01).随访:经双侧插管再通成功76例,宫内妊娠28例,宫内妊娠率36.84%,插管侧输卵管妊娠7例,输卵管妊娠率为9.21%,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率(u=25.1818,P<0.01).导管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导丝组(χ2=16.6288,P<0.01),两者的输卵管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再通术对输卵管近中段阻塞有较好治疗效果,影响再通和术后妊娠率的因素主要是输卵管阻塞程度和有无宫角粘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87例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在电视监视下,利用微导丝的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治疗输卵管阻塞。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287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双侧阻塞190例,一侧阻塞97例,共有477条输卵管不通,介入术后439条输卵管显影通畅良好,再通率为92.0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内对235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怀孕83例,达35.19%,无异位妊娠发生。结论: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景泓  刘玉兰 《现代保健》2009,(17):168-169
目的探讨自制适当角度的简易改进导管扩张器导丝法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自制同轴导管对3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从而疏通阻塞的输卵管。结果30例52条阻塞的输卵管中48条完全疏通,总有效率92%,受孕率41%。结论自制适当角度的简易改进导管扩张器导丝法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治疗不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近端阻塞(PTO)是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PTO的原因包括黏液栓和其他不定形物质,子宫输卵管口痉挛,结节性输卵管峡炎,盆腔炎性疾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纤维化导致的解剖学阻塞。输卵管再通术(FTR)利用机械性原理将堵塞的近端输卵管打通。FTR的方法有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输卵管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术者可根据对各种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镜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可作为FTR的标准术式,但输卵管镜的局限性限制了“三镜联合”在临床中的应用。FTR术后的自然妊娠率与体外受精(IVF)的妊娠率相似,两者在治疗PTO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妊娠情况,并探讨盆腔粘连程度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0年4月曾经在半年内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阻塞(除外输卵管间质部阻塞者),而后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诊治的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112例,根据术中所见将盆腔粘连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进行相应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112例患者术后妊娠49例,妊娠率为43.75%,异位妊娠率为10.20%,输卵管不通伴轻度粘连的术后妊娠率为68.42%,明显高于输卵管不通伴中度粘连者(48.83%)和重度粘连者(6.45%)。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的术后妊娠率受输卵管通畅程度及盆腔粘连程度的影响,重度盆腔粘连者应在双侧输卵管结扎后行试管婴儿辅助生育。  相似文献   

18.
同轴导管输卵管复通术和导丝输卵管复通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想手段.受介入治疗的启发,作者自1998年4月开始对35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同轴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复通术,复通率为91.2%,受孕率为54.67%.实践证明,同轴导管、导丝输卵管复通术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安全、可靠、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正确评价宫腔输卵管造影对诊断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的有效性,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复习64例支原体属感染不孕患者的临床病史、术中表现,同时对宫腔输卵管造影征象进行重点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43例有异常征象,阳性率占67.18%;另21例无明显异常;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的影像表现可归类为:宫腔型:支原体属感染时间短,早期患者可无宫腔输卵管造影异常征象,仅可见造影术中疼痛明显易痉挛6例,当感染进一步发展,造影时可表现为宫腔外形偏小4例,宫腔变形、牵拉固定5例,宫壁边缘毛糙7例,宫腔边缘出现逆流13例占有异常征象的33.33%,宫内粘连、充盈缺损6例,宫角部呈切角样梗阻,单侧12支,双侧5例;输卵管型:以输卵管内膜破坏为主要特点时,造影表现输卵管壁易逆流,输卵管外形纤细、僵硬、管壁不规则及管腔狭窄、不全阻塞或阻塞,输卵管伞部积水等,可见输卵管外形纤细31支,管壁僵硬25支,走行迂曲17支;输卵管阻塞12支,有5例出现输卵管憩室;盆腔炎型;输卵管腔外和或输卵管伞部周围粘连形成,表现输卵管边缘不光整、迂曲及输卵管伞部粘连、积水,盆腔造影剂弥散不均匀等征象,输卵管伞部结构紊乱或消失8支;输卵管伞部位置上移伴粘连10支;伞部呈串珠状改变10支;伞部囊状积水者占16支;盆腔造影剂流动性差、弥散不均21例;混合型:上述3种类型表现兼而有之者31例.结论 了解支原体属感染的宫腔输卵管显影征象,有助于结核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异常改变的鉴别,能佐证病因诊断、减少误诊,提高疾病的正确诊断率,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的图像与输卵管通液术临床判定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41例,采用注射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监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并与腹腔镜检查结果对照比较。结果:HyCoSy诊断输卵管完全阻塞11条,狭窄56条,与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结果相比较,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72.7%。输卵管复通率为61.2%,复通后受孕率55.6%。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妇女采用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监视输卵管通液术有较高的输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兼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