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化学、神经发育等因素。有证据表明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研究中可观察到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病理变化,最近发现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存在于线粒体中,可以确定线粒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广泛表达于脑组织,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如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均发挥调控作用。DISC1基因不仅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的发生与发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肖波教授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展示我们研究团队相关成果,总结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抗氧化功能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机体抗氧化能力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SOD、MDA、GSH-Px、VC、VE和NO含量。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SOD、MDA、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GSH-Px、VC含均低于对照组(P<0.01);VE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者血清中NO高于精神分裂症阴性家族史者(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抗氧化能力含量可因病程、性别、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SOD、MDA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自由基代谢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间是否存在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划。方法 将3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早发组(发病年龄〈25岁,200例),成年发病组(发病年龄≥25岁,180例),对两组有关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Haldane和Smith法进行父母育龄和胎次效应的估算比较。结果 与成年发病组比较,早发组精神疾病家族史较高(31.0%;x^2=4.78,P〈0.05),一 属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既往研究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 gene,DISC1)中不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研究评估了SNP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目的:探讨DISC1基因中rs821633位点的SNP和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及首发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TaqM an基因分型技术对315例19岁之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早发性")、407例19岁后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非早发性")和482名健康对照进行DISC1基因rs821633位点的SNP检测。我们使用生存分析研究rs821633(C)位点的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rs821633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早发性(X~2=7.17,df=1,p=0.007;X~2=7.20,df=2,p=0.032)和晚发性(X~2=5.36,df=1,p=0.022;X~2=6.58,df=2,p=0.04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著较高。然而,C/C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型的携带率在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没有显著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rs821633(C)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证实了DISC1基因rs821633位点多态性的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未发现rs821633(C)危险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调查了精神分裂症Ⅰ型(186例)和Ⅱ型(99例)患者亲属中精神疾病病的患病情况。结果:Ⅱ型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的遗传率高,与Ⅰ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存在着遗传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病因学研究。因此,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病理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SZ遗传度很高,携带易感基因的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载体,如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突变小鼠、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突变小鼠等;环境因素方面,产前感染、营养不良、大麻滥用等与SZ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也被用于S Z模型构建[2]。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优良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而单一的基因缺陷或不良环境暴露虽然能诱导出具有一定效度的SZ模型,但效度并不全面。因此,为了获得效度优良的SZ动物模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DISC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现对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SZ动物模型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986~2001年某部新兵精神疾病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新兵精神疾病调查的工具,对1986-2001年某部入伍的所有集训期新兵进行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年共调查入伍新兵656540名,检查出各类精神疾病共539名,总检出率(时点患病率)为0.82‰。新兵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以精神分裂症(0.29‰)、神经症(0.20‰)和精神发育迟滞(0.10‰)为高。入伍前已患病者占83.1%,入伍后新发病者占16.9%。有明显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占28.4%。结论:开展新兵精神疾病调查,在集训期内把患有精神疾病者作退兵处理,对提高兵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症状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变。通常把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Ⅰ型精神分裂症,把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Ⅱ型精神分裂症,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诸多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蛋白因子的差异性表达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有研究证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血脑屏障损害的可靠指标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中浓度显著增高,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脑屏障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一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染色体候选区域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q21-22,1q32-44,5q21—33,6p24—22,8p22—21,10p15—11,11q23—24,11p15,12q23—24,13q32—34,22q11—12,9q34,16p13,12q13,17q25及19q13等染色体候选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 选择候选染色体区域的微卫星标志,对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汉族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进行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5.1软件包及Genehunter2.1软件包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构建最可能的单体型。结果在染色体11q23.2-24.2区域获得3个连续高的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在D11s925处获得的峰值为4.33(P=0.016),超过显著性连锁的阈值。与D11s925相邻的D11s898及D11s4151在多点非参数分析中的LOD值分别为1.57和3.82。对11号染色体上的6个微卫星标志进行单体型分析,D11s902与D11s898之间存在重组,提示可能的疾病基因在D11s902远端。结论 11q22.1-24.2区域可能包含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