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分析青神县疟疾疫情的实际情况,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防治方法 与对策.方法 分析1998-2010年疟疾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等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青神县1998-2010年疟疾疫情总发病人数170例.其中本地病例共63例,均为间日期疟;输入性病人数107例,其中恶性疟37例,间日疟70例.死亡人数1例.2005、2006两年,出现了疟疾发病的高峰期,达到近10年最高值.2009和2010年,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为0.5/十万和1.5/十万.发病男女比例为1.61,发病年龄以21~4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占23.12%;以农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37.06%、62.943%.全年各季节均有发病,每年7~10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占全年病例总数的69.43%.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血按蚊.结论 青神县疟疾疫情处于稳定的低水平,今后防治工作重点要加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流动人群管理,增强疟防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疟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邵英  范志成  李苌辉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077-1078,1081
目的 分析湖北省襄州区2007~ 2011年疟疾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襄州区2007~2011年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襄州区2007-2011年报告疟疾病例696例,间日疟616例,未分型发病79例,恶性疟1例(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77/10万,2011年比20007年下降了98.79%,全区共有13个乡镇,其中,中华按蚊疟区10个乡镇,嗜人按蚊疟区3个乡镇,发病最高两个乡镇是中华按蚊疟区程河镇和朱集镇,占发病总数的37.07%.4~9月为疟疾发病高峰,7~8月为旺季,病例中农民占73.85%、学生占14.51%;年龄组发病最高是40-55岁,占发病总数38.80%.结论 2007-2011年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态势,加强传染源控制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性传播,以控制和消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上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及相关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9 84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3/10万;疟疾患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1;疟疾病例以31~45岁年龄段最多,构成比为43.76%;疟疾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2.48%。结论海南省疟疾的防控措施得当,疟疾发病得到有效防控,自2006年以来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66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上海市疟疾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2008年上海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8年期间共有66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全部疟疾病例的85.97%,其中间日疟482例、恶性疟42病例、疟疾(未分型)144例。病例分布于全市19个区县;发病季节呈全年分布;男女性别比为2.16∶1;年龄在1~81岁间;职业主要为民工和学生。感染来源地主要为安徽等周边省市疟疾流行地区和非洲等国外疟疾高发区。结论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本市疟疾的主要疫情特点,病例感染来源地主要为安徽等周边省市疟疾流行地区和非洲等国外疟疾高发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保山市隆阳区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2006-2016年保山市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对疟疾发病情况、病例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隆阳区共发病1 135例,年平均发病率1.17/万,输入性病例1 118例,本地感染病例17例;其中间日疟836例(73.66%),恶性疟278例(24.49%),未分型21例(1.85%);发病高峰4-7月,共603例(53.13%);男性1 025例(90.31%),女性110例(9.69%);年龄分布以20~50岁组为主,发病916例(80.70%);农民为主要风险人群共发病1 064例(93.74%);各乡镇发病前三位分别是板桥镇、辛街乡、西邑乡,分别发病238例(20.97%)、135例(11.89%)、90例(7.93%).结论 隆阳区2006-2016年疟疾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11年均为输入性病例.流动人员的管理,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发热患者血检是疟疾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宁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宁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34例,死亡134例。全年均有报告,以4、6、9月报告较多。发病呈散发状态,报告病例前3位的县、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宾阳县、上林县、横县。其中男91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2.12∶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3.88%(99/134);近5年发病率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近年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发病较严重的地区,仍需强化犬只等动物的规范管理,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工作,以降低狂犬病的发病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黄河秋  胡骏  张继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139-140,143
目的分析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信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 43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6/万。病例集中在淮滨、浉河、平桥3县(区),共发生疟疾1 285例,占全市发病数的89.61%。青壮年发病为主,30~60岁发病907例,占发病总数的63.25%。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99:1。农民和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9.25%和9.62%。夏秋季节发病为著,6~10月发病占总数的81.17%,其中8月发病366例,占25.52%。结论信阳市近6年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疟疾防控措施有效,为信阳市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1和2012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2011和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发病的分布特征、型别特征,对比分析两年疟疾疫情,了解发病趋势。结果:2011年全省共有疟疾病例314例,发病率为0.33/10万,输入性病例146(46.5%)例;2012年全省共有疟疾病例156例,发病率为0.17/10万,全部为输入性病例;2012年发病数较2011年显著下降。2012年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构成比均较2011年上升,间日疟构成比较2011年下降。2011和2012年病例均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比例分别为3.24:1和38.00:1;在职业分布上,农民、工人和民工发病数排在前三位。两年中每月均有发病,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非洲和东南亚等高疟区。结论:河南省疟疾的发病呈下降趋势,但输入性疟疾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010-2014年淮安市疟疾发病特征,分析流行趋势和规律,为消除疟疾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4年全市疟疾疫情数据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19例,其中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混合感染病例分别占81.28%、13.24%、3.65%、0.91%和0.91%;按地区分布统计,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县(区)依次为淮安区106例、盱眙县35例和淮阴区31例,3个县(区)占淮安籍病例数的92.69%;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分别占16.44%和83.56%;死亡病例2例,均为国外输入性恶性疟;本地感染病例22例和输入性病例197例,分别占10.05%和89.95%;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男女之比为3.20:1,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均是男性青壮年.结论 淮安市自2012年起已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但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疟疾尤其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所占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且感染虫种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全省网报疟疾疫情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共报告疟疾3 570例,发病率为0.12~0.31/万,年平均下降幅度为36.67%,其中输入性疟疾106例(间日疟54例、恶性疟50例、卵形疟2例),占疟疾发病的2.97%,嗜人按蚊分布区发病占全省病例的82.58%,中华按蚊分布区占17.42%。6-9月,疟疾发病数占全年病例的57.96%。35~55岁年龄组疟疾发病占发病数的48.11%。2009年,仅枣阳市、广水市疟疾发病率在万分之一以上,发病数占全省病例的38.90%。近年来全省疟疾防治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局部高发点同时采取药物浸帐灭蚊措施,有效降低了疟疾发病率。结论 全省疟疾发病呈下降态势,但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抗疟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云南省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完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楚雄州2006—2018年共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8种949例,死亡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68/10万,年均死亡率0.98/10万。2006—2013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乙脑和疟疾,2014—201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出血热和布病。以楚雄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288例,其次为禄丰县和牟定县,分别为136例和105例。44.68%病例在夏秋季报告,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30~<60岁为主,且61.75%为农民。结论 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疫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应在巩固乙脑和疟疾防控效果的同时,加强出血热和布病的防控,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刘颖  颜秋叶  张红卫  王昊 《当代医学》2011,17(31):156-157
目的了解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疫情报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82例,其中非洲回国人员71例,占86.59%。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81:1;年龄最小20岁,最大61岁,平均36.71岁;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平均确诊天数为25.19d,17.07%的患者24h内得到确诊。实验室确诊病例80例,占97.56%。县级医疗单位报告17例,占20.73%。结论近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明显上升,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崇左市疟疾基本消除后监测效果,为调整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崇左市1997-2010年疟疾传染源监测、血清学监测数据,分析疟疾流行态势。结果 1997-2010年崇左市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575 438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5例;血检流动人口46 299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390例;2003年后未再发现内源性疟疾病例;1997-2000年共开展居民疟疾荧光抗体检测38 914人次,阳性率0.04%(17/38 914)。结论崇左市基本消除疟疾后疟疾病例主要以输入性为主,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管理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蔡冬青  装速建  陈辉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0):1006-1007,1025
目的掌握襄樊市2006年疟疾流行态势,找出防治工作重点,为制定科学的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6年各县(市)发病率,分析比较疟疾疫情及疟疾流行的三间分布。结果襄樊市2006年疫情报告疟疾发病1210例,发病率为22.2193/10万,与2005年的935例比较,上升28.87%,占湖北省疟疾病例数(1753例)的69.02%。其中枣阳、襄阳、老河口发病率居湖北省81个疫情报告单位的前三位。结论襄樊市的疟疾发病近几年一直是湖北省的主体部分,虽然通过积极防治有了大幅度下降,但疫情极不稳定,是目前湖北省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平乐1950-2011年疟疾流行情况,评价该县疟疾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950-2011年疟疾疫情报告及监测资料,用流行病学常规统计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历年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从1955年的1 260.26/10万波动性降至2003年的0.9/10万,其中60年代呈现一过性发病高峰,1961年发病率达3 386.93/10万,1981年后未发现内源性疟疾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2004年后该县未发现内外源疟疾病例。虫种在不同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域,70年代前恶性疟(PF)、间日疟(PV)和三日疟(PM)并存,70年代后为间日疟流行。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防治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流动人口中疟疾感染的可能仍存在,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今后防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邳州市2001—2010年疟疾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探讨防治对策,为制定今后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1—2010年疟疾疫情动态分析,研究疟疾疫情变化与防治措施的关系。结果邳州市2000~2010年疟疾发病呈不稳定状态,年发病率0.52/10万~2.21/10万;2002年起疟疾发病率逐年上升,2007年达高峰,疟疾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10月疟疾病例数占81.09%;病例高度散发,发病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占53.73%;2000—2010年治疗疟疾现症病人1813人次,休止期治疗5569人次,发热病人血检191480人次。结论通过实施疟疾传染源管理和媒介控制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以后,遏制疟疾流行,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海南省万宁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估万宁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探讨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万宁市1955-2016 年疟疾流行和防治资料,并对万宁市消除疟疾成效进行评估。结果1955-2016 年万宁市的疟疾防治经历控制疟疾流行阶段、疟疾经常性管理阶段、巩固阶段和消除疟疾4 个阶段。在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6年),万宁市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防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疟疾防治和监测网络,加强疟疾疫情管理和现症病人正规治疗,强化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监测。发热病人年血检率均达总人口的15‰以上。2011年起均为境外输入病例,2017年,万宁市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万宁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2011-2016年连续6 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是继续加强疟疾监测,特别是针对山麓重点地区和经常上山住宿重点人群的经常性疟疾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疟疾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近4年疟疾流行的特点,为科学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血检监测及疟疾发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2007~2010年疟疾发病数为13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037/万;输入性疟疾病例为82例,占总病例数的61.2%;按地区分,报告病例数前三位依次是罗湖、宝安和龙岗区,分别为49、33和28例,南山、福田和盐田区分别为15、7和2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59.7%(80/134);发病时间动态分布显示每年的6~8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往来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商务人员和从事野外作业的低收入群体为高危人群。结论深圳市本地疟疾疫情基本稳定,输入性疟疾的增加对深圳市的疟疾发病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应作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