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中性红薄膜修饰电极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聚中性红薄膜修饰电极(PNRE)对盐酸环丙沙星(CPLX)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一种定量检测CPLX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电聚合制备PNRE,在0.2mol/LNaN03+0.0Gmol/LCH3COOH-CH3COONa体系中,研究PNRE对盐酸环丙沙星氧化的电催化作用及其定量测定CPLX的最佳条件。结果在7.5×10^-7~7.5×10^-5mol/L范围内,催化氧化峰电流与CPLX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检测限达3.5×10^-8mol/L,平行测定的RSD小于2.4%(n=8),样品回收率为95.6~103.6%。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用于CPLX眼药水及片剂样品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检测含巯基的化合物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半胱氨酸作为含巯基的模型化合物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半胱氨酸浓度与衍生物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然后将该反应应用到青霉素V钾降解产物的检测。采用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60:40)流动相为,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3nm。结果:半胱氨酸在5.7143×10^-5~2×10^-4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3),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2.94%(n=4),所测青霉素V钾降解产物中巯基化合物的浓度为1.4069×10^-4mol/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可用于巯基化合物检测与抗生素降解产物中巯基化合物的代谢与降解的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依匹斯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方法及其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电极以盐酸依匹斯汀-四苯硼钠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增塑剂。结果线性范围为1.0×10^-2-5.0×10^-6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回收率为98.8%-101.3%。结论电极法含量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该电极可用于盐酸依匹斯汀片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吡咯为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一种新诺明分子印迹膜。方法研究了聚吡咯、新诺明浓度、扫描圈数及扫描速率对印迹膜制备的影响,并探讨检测液的pH值、乙腈与水的体积比对响应电流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分子印迹膜进行表征。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新诺明的浓度在2.50×10^-5~7.50×10^-4mol·L^-1及7.50×10^-4~2.00×10^-3mol·L^-1内时,差分脉冲伏安法的峰电流响应值呈现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8和0.99671,检出限(S/N=3)为2.80×10^-6mol·L^-1。结论印迹电极也显示出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稳定性。将此印迹传感器对复方新诺明药品中磺胺甲嗯唑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4.2%~105.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鱼藤酮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存活率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以5×10^7/L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鱼藤酮0、1×10^-11、1×10^-10、1×10^-9、1×10^-8、1×10^-7、1×10^-6、1×10^-5 mol/L后0、6、12、24、48、72 h等测定细胞存活率。另以1×10^-8 mol/L鱼藤酮干预BV-2细胞48 h,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总巯基、超氧阴离子和NO含量并与未给予鱼藤酮干预的对照组比较。结果5×10^7/L BV-2细胞于0、6、12、24、48、72 h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035±0.001、0.132±0.006、0.334±0.017、1.073±0.044、2.272±0.172、0.776±0.032,可见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鱼藤酮(1×10^-6 mol/L )干预 BV-2细胞24、48、72 h 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63.4±10.1)%、(51.7±12.2)%、(33.9±11.2)%;鱼藤酮(1×10^-7 mol/L)干预BV-2细胞72 h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0.8±2.9)%。1×10^-8 mol/L 鱼藤酮干预48 h 后 BV-2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水平达(27.6±6.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5)μmol/L (t=-2.135, P=0.044)。结论鱼藤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但是超出此浓度范围时则可能导致小胶质细胞存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孙菲  隋译  赵明 《中国药业》2009,18(22):37-37
目的建立测定土霉素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0.05mol/L草酸铵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0.2mol/L磷酸氢二胺溶液(75:2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土霉素质量浓度在10~1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50%(n=6)。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检测两种常用的抗生素(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考察配伍后24h内两种抗生素的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HCc。s柱(250mm×4.6mm,5μm)。检测青霉素钠的流动相为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2.5)-乙腈(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5nm。检测头孢唑林钠的流动相为磷酸氢二钠-枸橼酸水溶液(各3.8×10~mol/L)-乙腈(88:1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青霉素钠的质量浓度在0.075~4.8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头孢唑林钠的质量浓度在0.0078~8.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回收率与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青霉素钠及头孢唑林钠在脂肪乳中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月  王松华 《中国药业》2009,18(10):41-42
目的建立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为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1:1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和0.05mol/L庚烷磺酸钠,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pH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结果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10.7~171.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1.92%(n=6)。结论HPLC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HPLC法测定采用Shimadzu VP-ODSC C18柱(250mm×4.6mm,5μm),以水-乙腈-0.1mol/L磷酸二氢铵(1: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罗红霉素胶囊质量浓度在0.02574-1.0296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7%(n=7),2批样品的40min溶出度均在70%以上。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且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可用于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益明 《中国药业》2009,18(12):50-5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pH至2.8)-乙腈(89:11),检测波长260nm。结果士的宁进样量在0.1625~1.462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9(n=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0%(n=6)。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可作为平消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青蒿素与过氧化物酶间的作用关系,建立青蒿素荧光检测方法。方法:以吡罗红B为指示剂,用荧光降低法研究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相互作用。结果: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之间的催化反应米氏常数Km为2.72×10-5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74×10-4mol/(L·s),催化常数Kcat为24.27s-1。反应作用位点分别是青蒿素内过氧基团与酶中心离子Fe。该反应可用于对黄花蒿药材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测定工作曲线为c=0.1684?F-0.8143(cartemisinin单位为1.0×10-7mol/L),相关系数r=0.9965,3σ检出限为3.58×10-8mol/L。结论: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之间的作用具有酶与底物反应的特征,该特征反应可用于对黄花蒿药材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郭江红  赵亚萍  孙春艳 《中国药师》2011,14(10):1477-147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氯霉素二醇物和对硝基苯甲醛)和含量。方法:色谱柱采用ShiseidoC18 MG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用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并稀释至1 000 ml,再加三乙胺5 ml,混匀,用磷酸调节pH至2.5)(32:6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氯霉素、氯霉素二醇物、对硝基苯甲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45~178.12μg·ml-1(r=0.999 8),7.95~63.60μg·ml-1(r=0.999 7)和1.86~7.44μg·ml-1(r=0.999 9)。氯霉素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6%)。结论:本文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作为氯霉素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输液中表柔比星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裸玻碳为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量表柔比星还原峰高与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柔比星在1×10-7~1×10-5mol·L-1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r=0.997 0,高中低三种浓度加样回收率达98.2%以上。结论:此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输液中表柔比星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止嗽立效丸中吗啡的含量。方法:预处理应用固相萃取技术;液相色谱采用Shim-pack C18柱(6.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0.005 mol.L-1庚烷磺酸钠(10∶45∶45),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吗啡进样量在0.026×10~2.5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2%(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胶囊和血样中洛美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中,铽离子(Tb^3+)能与洛美沙星反应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铽的特征荧光,λex=320nm,λem=545nm,狭缝均为5nm。结果浓度线性范围为1.0×10^-8~2.4×10^-6mol/L,回归方程为F=6.4487×10^8C-5.9856,r=0.9999(n=7),检出限为3.5ng/mL。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血样及洛美沙星胶囊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肠肽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获得大鼠胸主动脉VSMCs,经Fluo-4-AM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检测加入AngⅡ后,1×10^-7mol·L^-1和1×10^-5mol·L^-1的Ghrelin对胞内钙荧光强度(FI)的影响,以及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①2×10^-8mol·L^-1的AngⅡ可以使得VSMCs胞内钙FI上升到静息状态的(165±76)%;②随后加入1×10^-7mol·L^-1的Ghrelin可以使FI下降到(117±34)%(P〈0.01vs①);③加入1×10^-5mol·L^-1的Ghrelin可以使FI下降到(87±22)%(P〈0.01vs①,P〈0.05vs②);④预先以1×10^-5mol·L^-1的Sq22536孵育,再加入2×10^-8mol·L^-1AngⅡ和1×10^-7mol·L^-1的Ghrelin,胞内FI为原来的(143±24)%(P〈0.01vs②)。结论Ghrelin能够降低AngⅡ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s胞内钙离子升高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胞内cAMP/PKA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麝香草酚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并用于麝香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结果在0.10mol.L-1的Na2HPO4-NaH2PO4(pH=9.0)缓冲溶液中,0.050V/S的扫描速度下,麝香草酚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5~1.6×10-4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10-4mol.L-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可以作为麝香草酚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晓琳  李宏伟  张竞  谭正怀 《中国药房》2014,(45):4252-4255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结构蜕皮甾酮衍生物TAPA的体内降糖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从细胞水平上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APA-1(1 mg/kg)组、TAPA-5(5 mg/kg)组、TAPA-25(25 mg/kg)组和罗格列酮(2 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后4组即为给药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28 d,给药期间每周测定大鼠摄食量、体质量、饮水量及随机血糖水平,末次给药5 h后灌胃葡萄糖测定2 h内的血糖浓度,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考察糖耐量。建立胰岛素抵抗肝癌细胞Hep G2,采用3H-d-葡萄糖掺入实验评价在1×10-9、1×10-7mol/L胰岛素环境下,1×10-5mol/L的TAPA和罗格列酮分别对Hep G2细胞和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掺入率。取胰岛β细胞瘤细胞系3(βTC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APA-Ⅰ(1×10-10mol/L)组、TAPA-Ⅱ(1×10-8mol/L)组、TAPA-Ⅲ(1×10-6mol/L)组和格列齐特(1×10-5mol/L)组,给药孵育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液中胰岛素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摄食量、体质量、饮水量均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血糖水平在给药结束时均明显降低、糖耐量均降低(P<0.05),且降糖效果、糖耐量与TAPA剂量和给药时间均呈正相关。TAPA和罗格列酮对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掺入率无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对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掺入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PA各剂量组βTC3细胞的胰岛素释放量无明显变化,格列齐特组βTC3细胞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TAPA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体外试验认为其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但不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