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裂孔疝为膈疝中最常见者,系贲门管连同部分胃疝入胸腔的一种疾病。分为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和后天性食管裂孔疝。从1988—1991年我们经 X线钡餐检查及手术证实为先天性食管裂孔疝者17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为新生儿常见呕吐原因之一。现结合临床 X 线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介绍小儿食管裂孔疝和贲门失弛缓症。1小儿食管裂孔疝小儿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有缺陷,环绕食管的膈肌脚薄弱,使腹段食管、贲门和胃底随腹压增高经薄弱或缺损部突入胸腔而形成。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膈疝的17%,男女之比约为3∶1。可分为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左侧膈肌破裂31例,右侧膈肌破裂5例,双侧膈肌破裂2例(因双侧膈肌破裂诊断及治疗不同步,共行手术40例次)。经胸手术37例次,经腹手术3例次,均行膈肌破裂修补术。除3例严重多发伤死亡外,其余37例次手术均治愈。结论创伤性膈疝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rrjk》2014,(5)
<正>食管裂孔疝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严重程度无关。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病因1.食管裂孔部位结构,如老年人肌肉有萎缩或肌肉张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钡餐检查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42例70~90岁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采用仰卧右前斜位深吸气观察食管胃连接部钡剂流向,检查是否存在疝囊及结构异常.结果 42例钡餐检查中,阳性34例(80.95%);误诊8例(19.05%),经CT检查发现异常后行钡餐检查证实.主要合并症:胃-食管反流20例(47.62%),消化性食管炎11例(26.19%),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11例(26.19%).结论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钡餐检查时发现疝囊,可见胃-食管前庭部以及范围不等的胃疝至膈肌食管裂孔上方即可确诊本病,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嵌顿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6例嵌顿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膈疝2例,创伤性膈疝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的膈疝2例.术前经X线、CT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确诊14例,2例为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组16例术中均行嵌顿疝松解还纳、膈肌缝合修补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脓胸1例.经闭式引流治愈;已发生绞窄穿孔的2例,术后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痊愈出院的15例术后随访0.5~3.0年未见异常.结论 X线、CT检查是诊断膈疝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管道超声心动图在术中评价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辅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瓣周反流发生情况,并分别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判断瓣周反流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40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中,38例一次手术成功,4例患者合并瓣周反流,2例程度轻微,2例中重度瓣周反流患者需要给予行瓣周漏修补术,占5.0%,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瓣周反流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总的准确度,可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所有结果显著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实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对为医生提供病变住置及其周围结构的更加可靠信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瓣周反流的及时发现,降低二次开胸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5例经胃镜、手术或上消化道造影证实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食管裂孔疝的疝囊大小、部位、形态、密度、膈肌裂孔情况及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通过薄层断面和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可以多角度显示疝囊及内容物,可为肿瘤性病变及其他不明原因膈肌膨隆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食管裂孔疝起病隐匿,常误为心肺疾患未能得到及时正确诊断,常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治疗值得重视。方法20例均采用GE-500mA胃肠机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6例,疝囊大小随体位而变化,不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14例,疝囊相对固定不变,其中短食管型3例,食管旁型5例,混合型6例。结论食管裂孔疝形成的原因很多,患者随年龄增长食管裂孔宽度增大和膈食管膜部薄弱,另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此外食管炎和食管下段狭窄均为本病病因。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15~ 6 2岁。 6例均为车祸伤所致左侧膈疝。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腹痛 ,均伴有血气胸及失血性休克 ,体检发现气管移位 3例 ,伤侧肺叩诊浊音 5例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6例 ,下胸部可闻及肠鸣音 1例 ,腹部压痛 2例 ,均经胸部X线、CT确诊。2 手术方式及结果本组 6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 5例经胸入路 ,1例胸腹联合切口。术中见 :胃、大网膜疝入胸腔 4例 ;胃、脾疝入胸腔 1例 ;胃、结肠疝入胸腔 1例。其中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1例 ,肝破裂行修补术 1例。膈肌裂口最长 15cm ,最短 10cm。…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例1,女性,54岁。因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6小时,以腹痛待查入院。2年前因胸下段食管癌在外院经左胸行手术治疗。查体:急性病容,左上腹明显压疼,伴轻度反跳疼,未扪及包块。胸透示左胸食管癌术后改变,左胸膜肥厚。腹透示肠胀气,未见液平。B超示腹部正常。经补液解痉对症治疗,腹痛无缓解,呈进行性加重,出现腹膜炎,急症行开腹探查,见部分大网膜和结肠脾曲自胃左后侧胃膈间隙疝入胸腔,嵌入组织已坏死。行部分大网膜及结肠脾曲切除,修补膈疝并胸腔闭式引流,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0例):选择开腹手术的方法;B1组(观察组60例):选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配合选择胃底折叠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几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疾病恢复快、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膈疝是胚胎期横隔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停止发育而遗留的先天性缺陷,由于隔的发育障碍,在腹压增加的条件下,使腹内脏器经胸腹膜裂孔,胸骨旁孔或膈肌的先天性缺损部分进入胸腔,呼吸循环障碍及胃肠道症状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科自1992~2005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术后膈疝发生的原因以及主要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657例食管肿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隔疝22例,1例保守治疗,余均行手术治疗。结果20例手术治愈,1例保守治疗好转后未复发,1例死亡(感染中毒性休克),治愈率90.9%。结论术中有效固定膈肌裂孔与胸腔胃,是预防膈疝的主要措施;膈疝一经确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膈疝是内疝的一种,系腹腔内容物向胸腔内突出所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前者多见儿童,后者多系外伤引起,在成人中无外伤史的膈疝非常少见。先天性膈疝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分为食管裂孔疝、胸骨旁裂孔疝、胸腹膜裂孔疝。综合国内外文献,先天性膈疝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4.8/万[1],其发病与基因、综合病征和染色体异常有关[2];后天获得性的发病率约占胸腹部创伤的2.3%~4.5%。本病好发于左侧,因右侧膈肌强度高,有肝脏保护;左侧膈肌较薄弱,膈肌破裂所需外力较右侧低。正常状态下,胸腹腔压力差为0.686~1.960 kPa,最大限度吸气…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的,现将1985年至1998年所发现的3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食管裂孔疝35例,其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27例,食管旁裂孔疝5例,混合型裂孔疝2例,裂孔疝伴短食管1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病史25~20年,体型肥胖12例,多次妊娠5例,习惯性便秘10例。1·2 临床表现 35例中胸骨后烧灼感25例,上腹部胀痛20例,胸痛12例,嗳气反酸11例,呕血黑便6例,呕吐4例,呛咳4例。1·3 诊断方法 本组35例中行胃镜检查20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10例,食管旁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1月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食管裂孔疝的21例老年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21例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128 min,平均78 min;手术出血10~1 10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3~21 d,平均5d.术后6例出现短期的吞咽困难,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手术死亡发生.随访12~31个月,平均20个月,未见食管裂孔疝复发病例及有关补片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老年人实施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6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治疗经验,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覆盖术(简称胃底覆盖术)7例;改良Heller手术附加带蒂膈肌瓣反转术(简称带蒂膈肌瓣反转术)9例。结果术后治愈13例(81.2%),好转2例(12.5%),无效1例(6.2%)。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例(12.5%)。其中胃底覆盖术1例(14.3%),带蒂膈肌瓣反转术1例(11.1%)。结论改良Heller手术附加抗反流术式疗效确切,带蒂膈肌瓣反转术优于胃底覆盖术,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荐,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9.
70岁的李伯,近十多年来反复哮喘、肺炎发作.在当地医院呼吸内科使用消炎、抗过敏药物,症状时好时坏,每年仍反复发作.无奈之下,李伯来到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专家给李伯安排了胃镜、胸部CT、消化道造影以及食管压力测定、pH值测定等检查,最终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微创手术修补食管裂孔疝、重建防止胃酸反流的屏障后,...  相似文献   

20.
16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胸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16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治疗经验,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覆盖术(简称胃底覆盖术)7例;改良Heller手术附加带蒂膈肌瓣反转术(简称带蒂膈肌瓣反转术)9例。结果 术后治愈13例(81.2%),好转2例(12.5%),无效1例(6.2%)。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例(12.5%)。其中胃底覆盖术1例(14.3%),带蒂膈肌瓣反转术1例(11.1%)。结论 改良Heller手术附加抗反流术式疗效确切,带蒂膈肌瓣反转术优于胃底覆盖术,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荐,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