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冬云 《中国医师杂志》2011,(11):1525-1527
目的评价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平面显像(WBS)摄碘灶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对131I治疗后WBS结果不明确的1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 SPECT/CT融合显像,评价融合显像在DTC定位和(或)定性诊断上的意义,同时分析SPECT/CT结果对治疗策略的影响。所有结果均通过病理、其他影像检查和临床随访予以证实。结果对19例131I WBS发现的总计56个诊断不明确的摄碘灶中,行SPECT/CT检查,均获得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其中甲状腺床占12.5%(7/56),恶性病灶占55.5%(31/56),非甲状腺生理性和其它病理性摄取以及污染占32%(18/56)。结论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加做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伪影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甲状腺99Tcm4O-SPECT显像与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同期兼作甲状腺99Tcm4O-SPECT显像与CT扫描的甲状腺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2例甲状腺癌共有39个病灶,CT检出33个病灶(85%),核素扫描检出23个(59%),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T扫描显示8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7例细颗粒钙化,2例粗钙化,4例混合性钙化,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72%.99Tcm4O-SPECT显像显示冷结节16例,凉结节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2例,2例显影模糊,甲状腺区未见显影1例,诊断符合率为59%.结论 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腺病变定性诊断方面优于99Tcm4O-SPECT显像;作为常规甲状腺疾病检查的99Tcm4O-SPECT平面显像主要用于筛选诊断,对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作用有限,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共88枚甲状腺癌的CT资料。结果70例共76枚(86.4%)瘤体CT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不同程度强化;10例10枚(11.4%)瘤体术前未见显示;2例2枚(2.2%)瘤体仅见点状钙化。88枚瘤体中,65枚(73.9%)瘤体出现甲状腺边缘中断征,55枚(62.5%)瘤体的轮廓增强后较平扫模糊,范围缩小,54枚(61.4%)瘤体不规则形,23枚(26.1%)瘤体钙化,4枚(4.5%)瘤体囊变,囊变瘤体增强后均见强化的壁结节。16例(19.5%)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周围结构浸润5例(6.1%),肺部转移2例(2.4%)。结论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孙筱倩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483-1485
目的 探讨病灶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PET/CT记分对早期良恶性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36例癌前或早期恶性食管病变患者与66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行18F-FDG摄取PET/CT记分,病变评价记分标准:FDG摄取强度低=0、中=1、高=2;FDP摄取表现同心圆=0、偏心圆形=1;FDG摄取能力弥散=0、弧形=1、局灶型=2;CT检查显示食管正常=0、增厚=1、团块=2;部位位于食管近端1/3 =0,中1/3=1、远端1/3 =2.结果 早期恶性病变组FDG摄取强度记分≥2分者15例(41.8%)、FDG摄取偏心率≥1分者20例(55.6%),良性病变组≥2分者12例(18.2%)、≥1分者7例(10.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22,24.18,P<0.01).早期恶性病变组CT检查食管厚度记分≥2分者占22.2%(8/36),良性病变组为12.1% (8/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恶性病变组SUV最大值高于良性病变组(3.3 ±0.9 vs 5.3±4.1,t=11.04,P<0.01).应用局灶-偏心性记分阈≥2分,区别良或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8.3%.结论 FDG摄取能力和偏心率对区别食管良恶性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者脾脏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为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判断脾脏是否有异常病灶提供正常参考值依据.方法 选择行18F-FDG PET/CT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例.在PET图像横断面上对脾脏和肝脏分别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测定标准摄取值(SUV),包括SUV最大值(SUVmax)和SUV平均值(SUVavg),同时测定肝脏和脾脏的CT值,再计算脾脏与肝脏的SUV比值及CT值比值.结果 (1)正常脾脏SUVmax和SUVavg分别为2.27、1.73,CT值为53.90 HU.(2)脾脏/肝脏SUVmax比值为0.80,脾脏/肝脏SUVavg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SUV均低于肝脏.(3)脾脏/肝脏CT值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CT值均低于肝脏.(4)男性组脾脏SUVmax高于女性组(P<0.05),男女组间脾脏SUVav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0岁和≥60岁组间脾脏S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显像示正常脾脏放射性分布及密度分布均匀,18F-FDG生理性摄取程度及CT值均低于肝脏.  相似文献   

6.
MRI与CT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揭示鼻咽癌(NPC)颅底骨破坏、椎前肌受累及咽后淋巴转移中的鉴别诊断和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首诊的180例NPC病人同期行MRI和CT检查,对比显示鼻咽周围结构受累和颅底骨破坏情况。结果MRI示颅底骨受累率、椎前肌受累率和咽后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1.1%、33.3%和60.0%,而CT的相应值仅35.6%、7.8%和1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35.99,13.47,P〈0.01)。结论MRI诊断鼻咽癌颅底骨、椎前肌受累及咽后淋巴转移优于CT,既有利于鼻咽癌放疗中准确勾画靶区,又可避免“漏靶”;MRI对原发灶进行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甲状腺99Tc4mO-SPECT显像与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同期兼作甲状腺99Tc4mO-SPECT显像与CT扫描的甲状腺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2例甲状腺癌共有39个病灶,CT检出33个病灶(85%),核素扫描检出23个(59%),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T扫描显示8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7例细颗粒钙化,2例粗钙化,4例混合性钙化,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72%9。9Tc4mO-SPECT显像显示冷结节16例,凉结节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2例,2例显影模糊,甲状腺区未见显影1例,诊断符合率为59%。结论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腺病变定性诊断方面优于99Tc4mO-SPECT显像;作为常规甲状腺疾病检查的99Tc4mO-SPECT平面显像主要用于筛选诊断,对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作用有限,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与组织病理学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病理证实的10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对各种CT征象及组织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晕征等CT征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穿过征、空泡征及支气管气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实性高密度结节及磨玻璃密度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结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与其组织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SPECT/CT)与GE 64排CT异机融合前后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简称异机融合)诊断结直肠癌及TNM分期的优势。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18F-FDG SPEC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18F-FDG SPECT图像分别与同机低能量CT及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36例患者中,共65枚病灶,其中原发灶36枚,淋巴结转移灶19枚,远处转移灶10枚,并依此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中病灶边界是否清晰、与邻近脏器关系是否清晰、是否有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得分异机融合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和-3.858和-2.844,均P<0.01)。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异机融合图像均优于同机融合图像,异机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髋臼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髋关节外伤合并髋臼骨折并行多层螺旋CT检查病例37例,经6个月至3年11个月随访.将所得横断面图像、后处理所得冠状位以及三维图像与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X线摄影)X线平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R平片漏诊3例,5例复杂骨折诊断为简单骨折.多层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平扫和三维重建均检出37例,髋臼骨折检出率100%;骨折类型分型、骨碎片存在部位和数目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100%.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使髋臼骨折显示更为全面直观,不仅能提高复杂髋臼骨折诊断的检出率,同时在指导治疗和随访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胆囊癌的CT表现,提高胆囊癌的认识.结果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9例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 胆囊窝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13例;胆囊壁局限性突向腔内肿块6例;胆囊壁局部或弥漫不规则增厚10例.肝脏侵犯11例;肝脏转移5例;胆道结石12例;淋巴结转移17例;胃窦及十二指肠受侵5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腹水4例.结论 胆囊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其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李彦增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57-158
目的:探讨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对34例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结果:34例肾上腺肿瘤中,腺瘤9例,包括6例醛固酮腺瘤,3例皮质醇腺瘤。转移瘤15例,6例为双侧性,原发癌为肺癌9例,肝癌3例,乳腺癌、肾癌及贲门癌各1例。嗜铬细胞瘤5例,1例为双侧性,1例为恶性。神经节细胞瘤和无功能性肿瘤各2例。结论:综合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各种CT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大多数病例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结果 1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理结果:良性肿瘤7例,其中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1例,脂肪瘤1例,黄色瘤1例,感染性炎性改变1例,CT诊断符合6例;恶性肿瘤6例,其中脂肪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精原细胞癌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CT诊断符合5例.术前定位准确12例(92.3%).与病理良、恶性符合11例(84.6%),病理组织学类型诊断准确7例(53.8%).结论 CT诊断能精确显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特征,对肿瘤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部结节患者的PET/CT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判断PET/CT对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PET/CT诊断结果,恶性病变79例,其中48例有病理诊断,鳞癌18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4例,类癌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肺内转移10例,胸膜转移12例,多发骨转移18例,脑部转移1例,确诊为良性病变19例。PET/CT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8.0%。结论:PET/CT能够较准确的诊断肺部疾病,在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和疾病分期有突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价值.方法 17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并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根据各灌注参数值评价肝癌TACE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TACE术后,HBF、HBV和HAP[(167.89±96.06)ml/(100 g·min),(14.95±15.13)ml/100 g,(97.71±68.18)ml/(100g·min)]较TACE术前[(250.59±129.56)ml/(100 g·min),(24.44±20.03)ml/100 g,(184.61±178.83)ml/(100 g·min)]减少(P<0.05或<0.01),而MTT和PS在TACE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灌注参数可有效评价TACE前后肝癌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CT及容积呈现技术(VRT)等三维重组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病房及宁波市第一医院DSA室的肝脏肿瘤患者43例,共69个病灶.其中34例均行CTA及常规DSA造影,9例行常规CT增强及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组图像进行评估,并评定肿瘤供血血管.结果 本研究69个病灶血管造影CT均可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以CTA为基础的CT三维重组图像显示更佳;VRT重组图像与DSA图像有非常好的符合率.结论 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T三维重组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经皮肝动脉栓塞术(HAE)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T重组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HAE的远期疗效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混合瘤37例,乳头状囊腺瘤15例,管状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脂肪瘤2例,癌5例。混合瘤平扫多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轻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表现为渐进性的强化;乳头状囊腺瘤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强化较为显著,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无渐进性强化;管状腺瘤平扫可见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呈等密度不易发现,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嗜酸性细胞腺瘤平扫为稍高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淋巴上皮囊肿平扫成囊样低密度,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较为均匀;脂肪瘤平扫呈典型的脂肪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腮腺癌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良性肿瘤包膜一般较完整,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并可有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腮腺区肿瘤的存在及定位,一定程度上可鉴别良恶性肿瘤,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CT及容积呈现技术(VRT)等三维重组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病房及宁波市第一医院DSA室的肝脏肿瘤患者43例,共69个病灶.其中34例均行CTA及常规DSA造影,9例行常规CT增强及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组图像进行评估,并评定肿瘤供血血管.结果 本研究69个病灶血管造影CT均可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以CTA为基础的CT三维重组图像显示更佳;VRT重组图像与DSA图像有非常好的符合率.结论 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T三维重组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经皮肝动脉栓塞术(HAE)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T重组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HAE的远期疗效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9.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发现进行对照。结果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肝内肿块性占位(肿块型)12例,扩张胆管内乳头状或菜花状软组织影(腔内生长型)3例,局限性胆管壁增厚及外周肝内胆管扩张(胆管壁浸润型)1例;病理大体观与CT表现相似,镜下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腺癌,瘤内纤维成分在3种类型肿瘤中不同。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学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球形肺炎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3例球形肺炎的CT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为:(1)病灶多位于肺下叶背侧近胸膜处;(2)病灶孤立呈圆形,楔形及方形,大小3~11 cm;(3)边缘模糊,不规则;(4)病灶与胸膜接触面广;(5)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内见清晰的略低密度灶.结论:CT薄层扫描减少组织间的重叠,有利于发现有诊断价值的征象,结合临床症状为球形肺炎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