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3381名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分别行液基细胞学(TCT)、HPV DNA及HPV E6/E7mRNA检查,其中371例结果可疑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分别记录其TCT、HPV DNA及HPV E6/E7mRNA检测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群筛查中HPV E6/E7mRNA的总阳性率为16.47%(557/3381);炎症患者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HPV E6/E7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73%(116/191)和68.60%(83/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炎症患者与CIN Ⅰ级患者mRNA表达量分别为7781.26±2686.13和7498.47±2860.08 copy/mL,亦无显著差异( t=0.07,P>0.05),而CIN Ⅱ-Ⅲ级患者HPV E6/E7mRNA的阳性率为89.10%(49/55),mRNA表达量为30716.66±10281.89,均显著高于炎症患者(χ2=15.55,t=2.19)及CINⅠ患者(χ2=8.47,t=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检病理分级(≤CIN Ⅰ或≥CIN Ⅱ)中,只有HPV E6/E7mRNA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5.45,P<0.05);对于宫颈CIN Ⅱ以上病变的诊断,HPV E6/E7mRNA的敏感度最高(89.83%);TCT特异度最高(62.18%)。 HPV E6/E7mRNA最佳工作点为1637.48copy/mL,其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79.70%,特异度为63.50%。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P<0.05)。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宫颈癌筛查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有关,HR-HPV检测已研发并用于宫颈癌筛查。在美国和欧洲至少有4种HPV检测方法得到批准:①杂交捕获2代(Hybrid Capture 2,HC2),②Cervista HPV HR和Cervista HPV 16/18,③Cobas 4800 HPV系统,④Aptima HPV和Aptima 16、18/45。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有所差异,在宫颈癌筛查方案中有不同的临床指征。HR-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目的不是发现HPV感染,而是发现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高风险的人群。将来HPV检测可能将逐渐取代细胞学成为宫颈癌的一线初筛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宫颈病变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存在异常细胞的413例妇女的资料,平均年龄39.40岁(年龄范围21~7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DNA分型。结果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患者中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Ⅱ患者中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Ⅲ患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检出符合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患者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 HR-HPV)感染率要低于CIN患者(χ^2=32.105,P=0.000),宫颈癌HR-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与CIN患者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HPV亚型感染率更常见,其与多重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0,P=0.000)。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5例CINⅡ、53例CIN Ⅲ及68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HR-HPV进行检测,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各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CIN Ⅰ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00%(24/32),CIN Ⅱ患者HR-HPV阳性率为80.00%(36/45),CIN Ⅲ患者HR-HPV阳性率为84.91%(45/53),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为89.71%(61/68).不同级别CIN患者与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 16分布频率按CIN Ⅰ、CINⅡ、CIN Ⅲ的顺序递增[15.6% (5/32)、22.2%(10/45)、28.3%( 15/53)],OR值也呈递增趋势(3.23、5.34、6.23).结论 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L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500例患者进行LCT、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高危型HPV联合LCT方法;对CIN Ⅱ-Ⅲ病变患者进行LEEP术,宫颈癌行根治术,术后6个月行联合方法监测。结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48/51),81.96%(368/449),37.21%(48/129),99.19%(368/371)。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检测方法。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宫颈CIN病变患者行LEEP术,术后6个月采用联合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病毒清除率为87.34%,其随访中阳性符合率为71.43%。结论联合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可降低漏诊率,是宫颈病变筛查和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1(CDK1)、三叶因子2(TFF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1)20例、CINⅡ-Ⅷ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进行CDK1、TFF2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DK1的阳性率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CDK1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TFF2的阳性率低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TFF2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有关(P〈0.05)。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等均无关(P〉0.05)。CDK1和TFF2、HPV16/18的表达无相关(P〉0.05);TFF2与HPV16/18感染呈负相关(rs=-0.500,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DK1、TFF2表达的改变和HPV16/18感染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干预,已成为防治宫颈癌的主要环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状况。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对北京市展览路社区的795名20~54岁有性生活妇女进行筛查。筛查对象接受妇科检查时,依次留取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型HPV(he2)检测标本,并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795名社区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112例,占14.1%;阴性683例,占85.9%。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加重,阳性率升高:正常宫颈及慢性宫颈炎人群为0.8%(6/751);CINl为83.3%(10/12),CIN2及以上为100%(8/8);宫颈细胞学阳性并行阴道镜活检的40例中,发现11例慢性宫颈炎、14例宫颈湿疣、5例CINl、3例CIN2、4例CIN3及1例早期浸润癌;细胞学阴性的750人中,发现2例宫颈湿疣、5例CINl及1例宫颈低级别腺上皮内病变(CGIN)。750人中HPV阴性为669人,其中发现3例CINl及1例CGIN;HPV阳性为81例,其中2例CINl及2例宫颈湿疣。在细胞学阳性(≥ASCUS)的40例中,HPV阴性为13例,其中发现10例慢性宫颈炎及3例宫颈湿疣;HPV阳性为27例,发现1例慢性宫颈炎、11例宫颈湿疣、7例CINl、3例CIN2、4例CIN3及1例早期浸润癌,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北京市社区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加重,阳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及HPV18,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HPV16、18检测阳性234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3例,CINⅡ/18例,CINⅢ26例,宫颈癌12例,以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HPV16、18检测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2%、73.2%、5.2%、97.5%。TCT检查CINⅡ、CINⅢ患者,以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为分界点,其数值分别是79.0%、80.3%、10.3%、96.8%。以低度上皮内病变为分界点,其数值分别是68.7%、91.6%、12.3%、98.7%;以高度上皮内病变为分界点,其数值分别是40.5%、97.5%、31.5%、96.5%。HPV16、18检测联合TCT检查CINⅡ、CINⅢ的数值分别是95.6%、65.2%、5.0%、97.5%。结论HPV16、18检测联合TCT筛查宫颈癌及CIN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但特异度未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凋亡抑制因子表达与HPV16/18感染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和生存蛋白(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和生存蛋白的检测,同时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和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和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CIN和正常宫颈3种组织中,Bcl-2、生存蛋白表达阳性率和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HPV16/他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Bcl-2、生存蛋白和AI均与HPV16/18感染有相关性。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Bcl-2、生存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感染有关,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宫颈癌筛查预后判断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不同职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患率。方法调查深圳市5种职业人群的HPV感染现状及CIN现患率,其中中小学教师130人、外来劳务工385人、服务业从业人员316人、特困下岗职工199人、医务人员420人,并以自然人群——某社区居民595人为对照,共计调查2045名妇女。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HPV·HR),联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进行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凡筛查HR.HPV阳性并LCT≥ASCUS及/或LCT≥LSIL,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CIN。结果(1)不同职业妇女HR.HPV感染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19.3%),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最低(11.9%),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外来劳务工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45例妇女中,共发现HPV感染所致子宫颈病变199例,其中组织学可见HPV感染改变、CINl-3及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11%、3.28%、1.67%、0.54%和0.15%,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发病率逐渐降低。(3)不同职业妇女的不同程度CIN现患率明显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HSIL发病率最高,而中小学教师的HSIL发病率最低。结论深圳市不同职业人群的HR·HPV感染率及CIN现患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HR·HPV感染率及HSIL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cervicalcancer)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p16蛋白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40例宫颈浸润癌(invasivecarcinomaofcervix,ICC)标本(ICC组)、2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I,CINI)标本(CINI组)、3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CINⅡ~Ⅲ组)标本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的p16蛋白表达;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测定上述标本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结果P16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对照组)无表达,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呈现过表达(ICC组,CINI组,CINⅡ~Ⅲ组);在CINI,CINII~HI,ICC组过表达率分别为35.0%,83.3%和100.0%。P16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级别进展而增加(P〈O.001)。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在正常宫颈上皮(对照组)的感染率为0,CINI,CINⅡ~Ⅲ,ICC组分别为55.0%,80.0%和92.5%。HPV一16和(或)一18亚型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常见感染亚型。P16蛋白过表达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宫颈组织明显高于HPV呈阴性或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low—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LRHPV)感染宫颈组织(P〈0.05)。结论P16蛋白过表达,可用于区分正常宫颈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组织。P16蛋白过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R-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作用。[方法]对门诊2006年3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180例宫颈细胞学疑诊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同时以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同一标本进行HR-HPV的检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细胞学加阴道镜检查及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结果]①HR-HPV阳性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HPV亚临床感染(SPI)阳性率达79.6%;阴性组仅35.3%;②与宫颈低度病变(≤CINI/SPI)相比,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 癌)中HR-HPV阳性率高(P<0.01);③宫颈细胞学加阴道镜检查的敏感性90.4%(75/83),特异性50.5%(49/97)。[结论]与宫颈低度病变相比,宫颈高度病变中HR-HPV阳性率较高。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宫颈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宫颈癌三阶梯检查方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 199例女性个体筛查情况。结果:8 199例患者的TCT阳性检出率为6.6%(541/8 199),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检出率为1.56%(128/8 199)。1 258例接受HR-HPV DNA检测中HR-HPV感染率为55.96%。783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异常检出率为56.32%(441/783),异常者接受宫颈活检,占全部筛查者的5.38%(441/8 199)。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1.93%(229/441),高度上皮内瘤变(≥CIN Ⅱ)检出率为25.4%(112/441)。随着宫颈病理学诊断的级别升高,HR-HPV DNA和TCT均阳性的检出率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为54.70%、86.49%、96.43%和97.87%,CINⅢ、宫颈癌高于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TCT结合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可以有效地检出宫颈病变,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辅助液基薄膜细胞学检查(LCT)进行宫颈病变筛查,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辅助液基薄膜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和液基薄膜细胞学检查的妇女550例,进行高危型人轧头瘤病毒辅助液基薄膜细胞学检查,与病理活检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0例筛查者中LCT检查异常者为267例(48.55坳,高危型HPV阳性者为196例(35.64%),对比二者的筛查结果,发现高危型HPV阳性率在LCT阴性者为29.3%.ASCUS或AGUS为34.3%.ASCUS-H为46.2%,LSIL为65.0%、HSIL为85.7%、SCC为100%。各结果间比较,X^2=54.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和LCT双阳性者在鳞癌或腺癌患者中占100%,CIN-III患者中占78.9%,CIN—II中占71.4%,CIN-I中占64.8%,而在活检正常或炎性反应者中仅占5.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44,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随患者宫颈病变级别越高,高危型人轧头瘤病毒辅助液基薄膜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越高。二者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6.
杨艳 《职业与健康》2009,25(6):659-661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1240例(其中无临床症状1026例,有妇科症状214例),门诊就诊宫颈异常者534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技术(LTCT)筛查效果。结果1774例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9例,Ⅱ级26例,Ⅲ级17例,浸润癌6例,内膜瘤2例,湿疣26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5.35%,特异度91.67%,阳性预测值22.16%,阴性预测值99.87%,约登指数0.87;HR-HPV.DNA检测+L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100%,约登指数1.0。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4.80%(78/1626)、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67%(38/7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4.44%(34/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31/31)、鳞癌100(6/6)。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和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L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杨明明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86-1988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占癌症患者总数的15%,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根本致病因素。研究证实,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伴有HPV感染,90%宫颈癌标本可以检测出HPVDNAE[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负荷量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鳞癌住院患者共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Ⅱ代和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24例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CIN和宫颈鳞癌与HPV感染的关系,并对影响CIN和宫颈鳞癌的相关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PV总检出率75.8%,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HPV阳性率分别为44.4%、70.0%、95.7%和76.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组HPV阳性率(84.5%)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44.4%)。高危型HPV负荷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INⅢ、宫颈鳞癌、CIN11、CINI组。高危型HPV混合或单型别感染占97.9%。HPV阳性为CIN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高危型HPV负荷量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宫颈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590名妇女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筛查,初筛异常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590例样本中,细胞学及HPV均阴性者无高度病变发生,细胞学阴性、HPV阳性者中大于等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检出率为10.1%,细胞学阳性及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大于等于CINⅡ的检出率为39.4%,而仅细胞学阳性、HPV阴性者CINⅡ检出率为12.3%,无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生。结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宁波镇海区女性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 TCT)健康普查及相应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检测( HC2-HPV-DNA),探讨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3216例女性行宫颈TCT检查及相应HC2-HPV-DNA检测,并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3216例女性中,TCT检查异常者630例,阳性率19.6%(630/3216);在630例TCT检查异常者中HC2-HPV-DNA检测阳性者383例,阳性率60.8%(383/630)。 TCT检查及HC2-HPV-DNA检测均阳性的383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符合率为97.1%;TCT检查为阳性,HC2-HPV-DNA检测为阴性的247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符合率为6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1)。结论宫颈TCT检查与宫颈HC2-HPV-DNA检测的联合应用对有效筛查宫颈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