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蛋白(metastasis associated protein-1,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Mta-1与BTCC的分级、分期、侵袭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及Mta-1表达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BTCC中Mt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0%(28/4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0,P<0.05);Mta-1蛋白表达阳性率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初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VEGF的表达在BTC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TCC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及复发、转移的发生而升高.BTCC中VEGF蛋白表达与Mt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762,P<0.05). 结论 结果提示Mta-1和VEGF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可以为膀胱癌基因治疗和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IF-1α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在1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分化程度高以及AJCC分期高者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分化程度低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以及AJCC分期高者VEGF及MVD计数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相互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605、0.564、0.513,P< 0.05).结论 HIF-1α、VEGF和MVD计数可作为辅助甲状腺肿瘤早期鉴别诊断和预测其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J-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甲状腺肿瘤石蜡组织标本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癌60例和甲状腺腺瘤30例,另选择同期行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DJ-1蛋白的表达,分析DJ-1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中DJ-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组织间DJ-1阳性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因素分析中所得出的与DJ-1的表达密切相关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DJ-1蛋白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J-1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恶性潜能密切相关,DJ-1高表达的甲状腺癌组织具有更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可作为反映甲状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m23-H1、p16抑癌基因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4例甲状腺癌、16例腺瘤、10例甲状腺非瘤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m23-H1、p16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m23-H1、p16基因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100%(12/12)及91.7%(11/12),但两者均以弱表达为主,并且阳性着色均定位于胞核.甲状腺腺瘤及分化型甲状腺癌中nm23-H1、p16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强(P<0.05),而甲状腺未分化癌中nm23-H1及p16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则降低(P<0.01).nm23-H1及p16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颈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nm23-H1与包膜侵犯呈负相关(P<0.05),nm23-H1、p1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 nm23-H1及 p16在甲状腺癌的表达中有相关关系(P<0.01).以nm23-H1及p16蛋白失活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nm23-H1及p16可作为临床判断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p73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的表达意义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腺瘤及1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71.43%、85.71%;p73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0.48%、92.86%,VEGF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甲状腺与甲状腺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甲状腺腺瘤组织中有15例(100.00%)p73蛋白表达阳性,6例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甲状腺腺瘤组织中4例(66.67%)p73蛋白表达阳性;36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甲状腺癌组织中有35例(97.22%)p73蛋白表达阳性,6例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甲状腺癌组织中4例(66.67%)p73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VEGF、p73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甲状腺肿瘤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两者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VEGF、p73蛋白对诊断甲状腺肿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探讨Plk1在人类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中Plk1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lk1在87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57%,20例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0%,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未见Plk1阳性表达,甲状腺癌组织中Plk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腺瘤组织(χ2值分别为4.320和9.414,P<0.01).Ki-67在87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标记指数为(8.98±10.51);20例腺瘤中偶见Ki-67的表达,标记指数为(1.07±0.34);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几乎不表达Ki-67;癌组织中Ki-67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59和7.080,P=0.000).Plk1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是否有包膜侵犯相关(P<0.05).Plk1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r=0.242,P=1.000).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Plk1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lk1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Nm23、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nm23、CD44v6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10例甲状腺腺瘤的石蜡标本nm23、CD44v6表达水平.结果 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72.9%,各病理类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nm23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浆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膜阳性与甲状腺癌的复发、远处转移相关.甲状腺癌中CD44v6蛋白阳性率77.1%,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者40.0%,癌旁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癌中不同组织来源的滤泡细胞癌和髓样癌的CD44v6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在转移、复发组与非转移、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m23、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检测二者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并可能为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患者病理因素及预后与Bmi-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Bmi-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25.0%、6.67%、0%,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5);卡方检验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远处转移与Bmi-1蛋白高表达有关(P<0.01,OR>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Bmi-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患者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并对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X-2和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正常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癌中COX-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6,P<0.01)。二者表达均与甲状腺 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OX-2和VEGF在甲状腺癌中呈 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COX-2对VEGF的高表达可能具有潜在的正向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甲状腺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50例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以及CD105 标记的MVD.结果 c-me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χ2=31.929,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H=92.435,P<0.01).结直肠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和MVD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χ2=4.000~9.018,t=2.605~4.024,P<0.05、0.01),c-met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c-met 阴性者(t=2.752,P<0.01).结论 c-met在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及MVD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桩蛋白(Paxillin) 和踝蛋白(Talin) 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 技术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Paxillin 和Talin 的表达,以及Paxillin和Talin 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结果 Paxillin 和Talin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关。 结论 Paxillin 和Talin 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为临床寻找新的甲状腺癌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1.0%)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2.0%)(χ2=5.877,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340,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52.0%)(χ2=4.244,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56.0%)及表达水平(0.992±0.090)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8.0%,1.075±0.181)(P<0.05),并且其低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72.0%)及表达水平(1.030±0.153)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44.0%,0.943±0.08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深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30份(例)甲状腺石蜡标本的S100A4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癌80份(例)(乳头状癌55例、滤泡癌15例、髓样癌1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0份(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各2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对照)。结果:S100A4蛋白表达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率77.5%(62/80),甲状腺良性肿瘤阳性率16.0%(8/50),癌旁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正常组织均呈阴性。甲状腺癌组织与后三者比,S100A4蛋白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25/30)和74.0%(37/50)(P<0.05)。有配对淋巴结转移的30例甲状腺癌中,S100A4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癌高于相应原发灶(P<0.01)。结论:S100A4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转移有关,有希望成为一个能够预测肿瘤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ta-1与Ez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BTCC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ta-1及Ezr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BTCC的分级、分期、侵袭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及Mta-1表达与Ezrin的相关性。结果 82例BTCC组织中Mta-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χ2=11.39,P0.01),Ez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χ2=5.62,P0.05);随着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Mta-1的阳性表达率增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组的Mt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和无转移组(P0.01);Ezrin蛋白与BTCC临床分期、复发、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82例膀胱癌标本中Mta-1与Ez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853,P0.05)。结论 Mta-1及Ezrin可以作为BTCC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两者的表达增高在B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58.5%、71.7%、41.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6.0%、38.0%、20.0%)和甲状腺正常组织(4.0%、8.0%、4.0%)(P<0.05).甲状腺癌患者中年龄<40岁组ER、PR阳性率(76.5%、91.2%)远高于≥40岁年龄组(26.3%、36.8%),女性ER、PR阳性率(69.8%、83.7%)高于男性(10%、20%);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P<0.05).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erbB-2的表达无淋巴结转移者远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以甲状腺癌最高,提示女性激素可能是诱发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R、PR、C-erbB-2在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提示乳头状癌可能是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ER、PR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为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与细胞自噬相关的蛋白Beclin1及LC3在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选取48例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集的甲状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用以检测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另取38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以及30例的正常淋巴结临床标本,用以检测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结果:在取材的所有样本中均有表达Beclin1,但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含量低于癌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P<0.01),转移淋巴结中Beclin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所有样本中也检测到LC3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含量最低,并且显著低于癌旁甲状腺组织(P<0.01),在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LC3含量低于正常淋巴结组织(P<0.01)。结论:自噬功能相关蛋白Beclin1与LC3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向囊外扩展的直接标记。该蛋白具有作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指标的潜在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EGF、p16蛋白与CDFI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和p16的蛋白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 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FI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16蛋白与VEGF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有明显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20例癌旁甲状腺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D15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甲状腺癌中CD15表达阳性率(68.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42.0%)和癌旁甲状腺(35.0%)(P<0.05),2/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呈CD15弱阳性反应。CD15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CD15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Ⅰ、Ⅱ期病例(P<0.05)。CD15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死亡率显著高于CD15阴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P<0.05)。结果表明,CD15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是一种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钟宇华  梁华晟  黄宇  罗敏  徐焰  梁秀就 《广东医学》2008,29(9):1505-1506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及PTTG表达。结果PPARγ蛋白在腺癌与腺瘤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TTG在甲状腺癌表达高于腺瘤(P<0.05)。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高预后指数(≥65)组与低预后指数(<65)组的PPARγ及PTTG蛋白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PTTG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滤泡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PPARγ及PTTG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滤泡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球蛋白相关蛋白1(uteroglobin-related protein 1,UGRP1)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18例正常甲状腺、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腺瘤、64例桥本甲状腺炎、43例Graves病和32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UGRP1表达.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组织的UGRP1均不表达.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腺瘤和Graves病组织中的UGRP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6%、2.86%和9.30%,它们之间表达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UGRP1表达阳性率为71.88%,显著高于其它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表达阳性率(P<0.01).结论:UGRP1在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甲状腺癌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高表达.UGRP1可能是通过免疫炎症反应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过程,在桥本甲状腺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