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80例,根据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75例,未出血组105例,分析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单纯服用NSAIDs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值(95%CI):0.9(0.5~ 1.7),P=0.003]、消化性溃疡史[OR值(95%CI):1.4(0.7~2.6),P=0.006]、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OR值(95%CI):2.1(1.4~3.0),P=0.007]、单纯Hp感染[OR值(95%CI):3.2(2.1~4.2),P=0.001]、心脑血管疾病病史[OR值(95%CI):1.3(0.5~1.9),P=0.005]、单纯服用NSAIDs[OR值(95%CI):2.4(1.6~3.5),P=0.001]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率(P<0.01).结论 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双联抗血小板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观察.方法 对双联抗血小板组的老年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饭后服用,每日一次同时服用.另一组老年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d,饭后服用.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年以上.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均照入院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老年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治疗半年及一年后出血情况小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结论 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双联药物方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更为有效,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急性心梗PCI术前后预测和评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提供有用的临床资料.方法 入选病例17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30 d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分析两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心脏PCI支架数量、服用抗凝剂种类和发病48h内凝血时间、空腹血糖和CRP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既往病史高血压(Х^2=25.27,P<0.01),糖尿病(Х^2=9.09,P<0.01),消化性溃疡(Х^2=11.26,P<0.01),阿司匹林联合噻吩吡啶类药物使用情况(Х^2=74.60,P<0.01),平均年龄(t=3.75,P<0.01),APTT(t=10.23,P<0.01),PT(t=11.81,P<0.01),INR(t=5.91,P<0.01),空腹血糖(t=6.87,P<0.01),血CRP(t=8.22,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有:性别、高脂血症、单纯服用噻吩吡啶类药物、心脏支架数数量.结论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出血严重程度的因素:(1)与患者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和消化性溃疡病史关系密切,与高血脂症关系不明显,与患者术后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类抗凝剂有关,与PCI心脏支架数量无关;(2)出血48h内检查凝血时间延长、CRP、血糖增高均预示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首发TIA患者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按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单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双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观察7d内各组脑卒中的发生率,比较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与单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结果 TIA后7d内,低危单抗组、低危双抗组无一例发生脑卒中;中危单抗组发生9例(42.9%,9/21),中危双抗组发生2例(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单抗组发生9例(9/18),高危双抗组发生3例(15.0%,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组有3例发生恶心、反酸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双抗组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出血倾向,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ABCD3-Ⅰ评分中、高危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能较单药预防脑卒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马进才 《现代保健》2013,(14):32-3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只有1例发生胃肠道事件,占1.3%,明显低于对照组4.0以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3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占4.O%,明显低于对照组9.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不增加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同时,能够减少胃肠道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并PCI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于服药前和PCI术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并测定CYP2C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类型.CR组经临床对策干预后与NCR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绞痛复发、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结果 约有24.67%的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不能达标;通过关联分析,发现CYP2C19*2携带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较高;综合分析发现CYP2C19 * 2、长期吸烟、血小板计数增高及糖尿病为血小板聚集率不能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CR组经临床对策干预后与NCR组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 *2、长期吸烟、血小板计数增高及糖尿病为血小板聚集率不能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经临床对策干预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状态等,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54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未合并出血患者2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p阴性率、组织学特征和内镜特征.结果 观察组Hp阴性率为37.5%(96/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阴性患者黏膜炎性反应发生率为86.5%(83/96),高于对照组Hp阴性患者的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阴性患者轻、中度炎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15/96)、31.2%(30/96),均低于对照组Hp阴性患者的28.9%(11/38)、44.7%(1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阴性患者重度炎性反应发生率为53.1%(51/96),高于对照组Hp阴性患者的42.1%(1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阴性患者不同溃疡数目发生率、溃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Hp阴性消化性溃疡可能更容易并发出血,临床治疗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加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3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异常反应、消化道出血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2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可有效降低PCI术后因抗血小板治疗所造成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4.1.3.2 氯吡格雷 目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由此引起的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质子泵抑制剂(PPI)被推荐用于预防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然而,研究发现,PPI和氯吡格雷均通过肝CYP450的同工酶CYP2C19进行代谢.PPI通过竞争CYP2C19上的结合位点,降低了氯吡格雷诱导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虽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可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后续临床事件时有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与PCI术后血栓事件存在直接关联。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磷酸化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的用来确定ADP P2Y12受体阻断剂抑制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新型检测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分析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同时可以预测PCI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1月诊治的24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与同期诊治的424例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胃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与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消化道肿瘤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因素,与中青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合并症及病死率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居多,胃溃疡和消化道肿瘤致出血发生率增加,其并发症、合并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系统、全面掌握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比较两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 治疗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于特别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PCT术治疗的58例80岁以上特别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单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一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与a PTT,统计治疗期间两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对比用药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PT、a PTT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为3.45%,观察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用于特别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能够有效预防血小板异常积聚,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效果较单抗疗法理想,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祈福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疗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3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发生消化道出血者20例(占5.9%),纳入消化道出血组;无消化道出血者319例(占94.1%)用等距抽样法随机选出80例纳入无消化道出血组。分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减退、GRACE评分、CRUSADE评分、联合口服PPI等相关情况,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胃肠病史所占比例、肾功能情况、CRUSADE评分等因素,出血组明显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GRACE评分高危的比例、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肾功能不全、胃肠病史、用药时间3个月、CRUSADE评分高危等是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组患者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给予替格瑞洛组患者替格瑞洛加阿司匹林的双抗治疗12个月,在术后第1、3、6、9、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2个月2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7%和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03,P>0.05)。12个月内替格瑞洛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为26.8%,氯吡格雷组为4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19,P<0.05)。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发生TIMI小出血或TIMI轻微出血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32,P<0.05)。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发生TIMI主要出血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相较氯吡格雷可有效减少冠心病三支病变介入治疗后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相较氯吡格雷使患者TIMI小出血和轻微出血的风险增加,但不增加TIMI主要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方法 46例急诊入院STEMI行PCI患者,分为实验组(替罗非班+PCI)24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2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 实验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可成为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消化性溃疡相关指标制定调查问卷,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在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进行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结果 患者在出院并持续进行6个月的健康教育后,其消化性溃疡基本知识(69.17%)、治疗知识(75.83%)、日常预防知识(72.50%)、用药知识(79.17%)、自我管理知识(68.33%)等指标均高于入院时(P<0.01);患者的健康心理(71.67%)、遵医用药(76.67%)、饮食控制(75.83%)、适量运动(69.17%)、自我监测(69.17%)、定期检查(66.67%)等指标均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 护理结局分类系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感染情况,降低Hp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血浆Hp-Ig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Hp感染例数120例,感染率为64.9%,其中以30~39、40~49岁年龄段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2%和81.0%,高于其他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出血程度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8.2%和84.3%,显著高于轻度出血Hp感染率42.7%(x2=20.259,P<0.01;x2=15.774,P<0.01);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 、64.5%和79.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均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感染率在年龄、出血程度、病因方面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水平与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用比浊法和阻抗法检测119例行PCI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超过7 d的患者的血浆或全血的血小板聚集率,促凝剂分别为终浓度为5μmo/lL的ADP或终浓度为2 mg/L的胶原。1年后随访,用SPSS13.0对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发生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63±0.12),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48±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分别为8.3±3.8和5.2±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阻抗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及以胶原为促凝剂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及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与行PCI术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的患者是否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贾莹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59-1360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分析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该疾病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组(A组)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组(B组),每组均50例,对二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中A组在平均住院日、0B转阴时间、休克指数等方面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在消化道失血量超过1000mL的患者比、住院前消化道出血时间以及心血管病病程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心血管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严格把握消化性溃疡、血管畸形以及药物相关等消化道出血原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例数占比更多,心血管病史长但住院前消化道出血时间较短,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