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的腹型过敏性紫癜36例资料。结果 36例患儿均以腹痛伴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胃肠症状为首发,腹痛主要为持续性,部位多不固定,体征不明显;腹痛后1~15d,双小腿出现紫癜样皮疹。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胃镜检查胃肠黏膜可有不同程度紫癜样改变。确诊后制定个体化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同时针对病因治疗、控制饮食、抗组胺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局:31例胃肠道症状缓解治愈出院,5例症状好转出院,2例复发重再次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经随诊无复发。住院7~35d(中位10d)。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特别在典型皮疹出现前;胃镜检查对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指导治疗。个体化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且安全有效,应注意病因治疗和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为提高该病确诊率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有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黏膜受损,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广泛多发出血点,红斑、糜烂和溃疡,以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病变出现率最高,病变最严重。胃肠道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小血管纤维素坏死、灶性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的内镜和临床病理表现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消化道症状的程度相一致。结论典型的内镜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从而指导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林兴华 《工企医刊》2000,13(5):66-67
现就我院近几年遇见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作一分析介绍。1 病历摘要例1,患儿男性,4岁。脐周阵发性腹痛半天,便血2次伴呕吐,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于1994年4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精神差,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心肺正常,腹平,脐周压痛,元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化验:血白细胞11.2×10~9/L,中性0.74,血小板正常,血红蛋白85g/L。大便常规:红细胞(卌),腹部 X 线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表现及胃窦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3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及胃窦病理资料。结果:食道黏膜未见病变,胃、十二指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出血,十二指肠多发浅溃疡3例。胃窦病理均呈毛细血管炎改变。结论:胃镜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留珍 《中国校医》1995,9(4):284-285
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生于青少年,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过敏性紫癜可侵犯多种器官和组织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一般以皮肤的病变最为常见,部分病人合并有消化道症状、关节炎症状或肾脏损害症状。腹型过敏性紫癜就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过敏性紫癜,也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它以腹疼为突出的或首发的症状,可伴有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所以很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蛔虫症”“急性自痢”等。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常有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误施手泳Z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7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以及NK细胞(CD16+、CD56+)水平,比较腹型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与非腹型HSP患儿比较,腹型HSP患儿的发病年龄较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t=-11.435,P<0.001)、CD4+(t=-7.840,P<0.001)和CD8+(t=-5.186,P<0.001),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水平显著上升(t=10.106,P<0.001),NK细胞水平上升(t=2.825,P=0.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尤其是B淋巴细胞的升高,体液免疫增强,有助于腹型和非腹型HSP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经临床和实验室、内镜检查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超声检查,记录其肠壁血流、厚度及回声情况。结果 48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的肠壁厚度增加,其中9例多区域性肠壁厚度增加,39例单区域肠壁厚度增加;肠道区域增厚不均匀,肠道下方增厚相对较为明显,肠上下壁增厚0.4~1.1 cm,单肠壁下部增厚0.3~0.7 cm。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患儿肠壁病灶处血管增多增粗,血流较其他部位丰富,频谱多为动静脉,小动脉血流12.7~16.9 cm/s,阻力指数(RI)0.42~0.58。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4~5 d后超声复查结果显示,23例肠壁增厚>0.8 cm患儿经治疗后恢复至0.4~0.6 cm,16例增厚0.4~0.8 cm者基本恢复正常,病灶处血流与周围血流情况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可以作为其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肾脏,关节滑膜,消化道黏膜和浆膜等部位,累及消化道的腹型紫癜常表现为腹痛便血等.过敏性紫癜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指标,如在出现皮肤紫癜以前表现为急腹症容易引起误诊.本研究对过敏性紫癜腹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特别是其内镜表现进行总结,以加深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临床资料。结果:腹型紫癜占全部过敏性紫癜病例的63.9%,均有典型的皮疹及消化道症状,尿检异常44例。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较常见,但容易误诊,提高对腹型紫癜的认识,结合纤维胃镜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腹型紫癜病情复杂,易导致肠套叠,坏死性肠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并发症,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有助于疾病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漏诊的原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误诊漏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误诊漏诊的患儿中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阑尾炎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胆道蛔虫3例、急性细菌性痢疾2例、肠套叠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1例、急性白血病1例。误诊时间3-20d。结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漏诊的疾病均是早期未出现或未发现紫癜及对特殊皮疹认识不足的腹痛疾病,急腹症为主。强调对那些不能够合理解释的腹痛患儿,应尽早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病理情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至2010年小儿肾病专科31例住院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部分病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本组31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害,光镜结果显示病理分级Ⅱ一Ⅵ级不等,其中Ⅱ级占35.48%(11/31),Ⅲ级占54.83%(17/31),Ⅳ级、V级及Ⅵ级各占3.23%(1/31)。免疫荧光病理显示单纯IgA沉积型占48.38%(15/31),IgA+IgG沉积型占19.36%(6/31),IgA+IgM沉积型占19.36%(6/31),IgA+IgG+IgM沉积型占12.90%(4/31)。14例患儿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其中10例(10/14,占71.43%)高于正常值。结论尿常规检查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已经存在肾脏病理改变,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损害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首次确诊住院时尿IgG与1年内皮肤紫癜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9例出院后1年内再次出现皮肤紫癜(复发组)和43例出院后1年内未再出现皮肤紫癜(无复发组)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首次确诊住院时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IgG,并测定28例同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未应用激素治疗前(肾综组)和3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尿IgG,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复发组在首次确诊住院期间,急性期尿IgG为(1.474±0.658)以,与无复发组的(1.391±0.743)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尿IgG均低于肾综组的(2.808±0.683)班(P〈0.01);恢复期尿IgG在复发组为(0.202±0.154)g/L,高于无复发组的(0.115±0.103)g/L和对照组的(0.109±0.09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IgG在判断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活动方面和皮肤紫癜复发的预后方面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14.
152例腹膜活检在良恶性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实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比较同步进行的腹膜活检、腹水肿瘤标志物测定、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152例腹水原因待查患者,经B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腹膜增厚,在超声穿刺探头引导下于增厚的腹膜处进行活检,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作病理学诊断。腹水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腹水肿瘤的细胞学检查采用腹水离心后沉渣包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腹膜活检检出阳性率为96.1%(146/152),明显高于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17.12%(25/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水肿瘤标志物AFP、CEA值在恶性腹水中有明显升高,但敏感性仅为36.6%(30/82)和46.43%(38/82),特异性分别为76.56(49/64)和54.69(35/64),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CA199和CA125的值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不高,故认为腹水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有限。结论腹膜穿刺活检是一种优于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最有临床价值的检查手段,对于原因不明伴有腹膜增厚的腹水的诊断,腹膜穿刺活检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患儿56例,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26例(手术组),未行扁桃体切除术30例(非手术组),对两组腹痛持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补体C3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手术组患儿手术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手术组患儿皮疹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均优于非手术组[(10.58±4.22)d比(16.70±9.68)d、(6.49±2.45)d比(9.20±2.21)d、(12.3±4.1)d比(16.5±5.6)d、(10.1±3.3)d比(12.7±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ASO滴度和补体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0.72±0.28)g比(1.61±1.22)g、(14.95±4.76)个/μl比(56.61±12.5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皮疹反复并诱发紫癜性肾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且皮疹反复患儿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殊型狼疮细胞对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严重性和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改良血块法对128例SLE患者特殊型狼疮细胞的观察,同时用SLE疾病活动性经典生物标记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补体及SLE活动指数(SLEDAI)作对照比较。结果狼疮细胞(LEC)存在多形态结构异常,均匀体小至笔尖大至巨核细胞出现裂隙不规则,细胞多聚集成片结构清晰可辨,有的似串葡萄、巨核细胞、双叶、多叶及降落伞等特殊形态。70例SLE患者特殊型狼疮细胞的检出与抗dsDNA抗体、AnuA和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5;r=0.76,P〈0.01;r=0.58,P〈0.05),与C3和C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P〈0.05;r=-0.59,P〈0.05)。结论特殊型狼疮细胞是SLE病情发展的特殊产物,经与SLE疾病活动性的经典生物标记抗体和SLEDAI比较研究,对SLE疾病的严重性和活动性判断具有更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优于生物抗体标记法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AP)外周血D二聚体与各器官损伤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对53例AP患儿按器官损伤情况分组进行D二聚体对比分析。结果伴有关节损害和脑损害为主型D二聚体阳性率最高,均为100%,其次为消化道损害为主型,为80%。单纯皮疹型阳性率最低,为50%。结论 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AP患者各器官受损程度及疾病进展与D二聚体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分析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4组间在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冠心病、胆结石病史、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之间慢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定期检测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地区早期新型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24例新型A/H1N1型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程、抗病毒治疗后新型A/H1N1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1)男女性别比为1.1∶1,63.8%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8~40岁之间;(2)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为特征,且男性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6.71±2.45)× 10^9/L比(5.74±2.10)× 10^9/L,F=10.063,P=0.002;(16.32±18.27)mg/L比(12.05±11.44)mg/L,F=4.026,P=0.046];(3)女性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低于男性[(244.80±76.05)mg/L比(272.06±93.51)mg/L,F=5.800,P=0.017];(4)经CT确诊为肺炎者占21.9%;(5)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降低[(3.81±4.93)mg/L比(10.80±12.92)mg/L,F=6.709,P=0.013];CD3、CD4及CD8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449.46±446.71)个/μl比(700.50±307.46)个/μl,F=57.940,P=0.000;(762.69±255.66)个/μl比(370.08±157.62)个/μl,F=47.587,P=0.000;(592.38±238.24)个/μl比(288.88±164.98)个/μl,F=34.409,P=0.000];(6)新型A/H1N1型流感病程(3.9±1.4)d,治疗后病毒mRNA转阴时间为(3.8±1.3)d,住院时间(5.0±1.7)d.结论 (1)新型A/H1N1型流感临床以发热、咳嗽、咽部充血、CRP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2)新型A/H1N1型流感病毒具有多器官分布特性,可影响肝脏合成PA及机体的免疫功能;(3)早期新型A/H1N1型流感临床症状较轻、病程短,奥司他韦疗效肯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内镜窄带成像筛查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筛查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特点。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同一病例自身对照,在无痛麻醉状态下,先进镜至十二指肠降段,用普通模式退镜观察至贲门,记录发现病灶,低倍放大病灶(1.4、1.6、1.8倍)。再次进镜至十二指肠降段,用NBI模式退镜观察至贲门记录所发现病灶,对病灶低倍放大(1.4、1.6、1.8倍),可疑病灶行活检。把图片转化为Word文档,按需放大图片。结果慢性胃炎以A型、AB型较多;轻度肠化、轻度不典型增生:以BC、AB较多,总体分析是以含C型的混合型居多;中度不典型增生:CD型、AC型;重度不典型增生:CD型、D型;早期胃癌(浅表凹陷):BC型+不规则粗A型;进展期胃癌:CD型、D型、C型;幽门螺杆菌感染:A型、B型较多;隆起型、凹陷型病灶普通内镜、NBI下病灶没有漏诊。但对于平坦型病灶普通内镜易漏诊,NBI较少漏诊。结论NBI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能够较为清晰发现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病灶。使活检病理检查阳性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癌前病变、早期胃癌、平坦型病灶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