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晨峰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经药物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1例。进行ABPM检查,计算血压晨峰值,按照血压晨峰值进行分组。血压晨峰值≤30mmHg者分为非血压晨峰组(NMS组),血压晨峰值〉30mmHg者分为血压晨峰组(MS组)。对入选对象进行颈动脉IMT测定。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对血压晨峰现象及IMT的影响,并对其血压晨峰值与IM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151例高血压控制良好者,其中76例有血压晨峰现象,占50.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最高收缩压、平均收缩压、最低收缩压、最高舒张压、平均舒张压及最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患者血压晨峰值[(42.34±7.10)mmHg]及IMT[(0.89±0.13)mm]高于NMS组[(21.16±5.23)mmHg,(0.84±0.14)mm,P〈0.01或P〈0.05],颈动脉IMT与血压晨峰值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人群仍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其血压晨峰值可能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将MBPS值≥35 mm Hg列入MBPS组(32例),MBPS值<35 mm Hg列入非MBPS(48例),计算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身高体质指数(BMI),常规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通过心电图测量患者左心室电压,通过心脏超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分析两组的MBPS值,分析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危险因素,分析MBPS与LVH的关系及危险性.结果 两组患者BMI、TC、TG、HDL-C、LDL-C和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高血压病程为(22.69±4.32)年,非MBPS组为(17.42±4.5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左心室电压为(5.03±0.46) mV,非MBPS组为(4.76±0.53)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血压分别为(139.66±3.09)、(76.86±4.15)、(108.25±3.17)mmHg,非MBPS组分别为(138.08±2.07)、(75.02±4.34)、(107.42±3.19) mmHg,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与24h平均血压高于非MB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LVMI为(123.44±3.35)g/m2,非MBPS组为(121.60±3.27)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MBPS值为(37.44±1.66)mm Hg,非MBPS组为(24.67±4.11)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LVH的发生率(56.25%)高于非MBPS组(29.常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有MBPS比非MBPS者风险高1.10倍.结论 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有MBPS者更易发生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与血压值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与血压值的关系 ,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行为干预的注意点.方法把军区离休干部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两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血压监测.结果干预组血压正常的人数显著增加(χ2=27.075,P<0.01).坚持服药行为对控制血压有显著意义(χ2=4.59,P<0. 05);在坚持服药的人群中,血压正常者其他卫生行为平均形成率(76.00%)高于血压较高者 (23.52%).结论坚持服药可有效控制血压,低钠饮食、不吸烟或减少吸烟支数、适宜运动、减轻体重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纬 《现代保健》2014,(29):10-13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与心电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常常导致心肌受损,但临床上我们常见到同样年龄的高血压患者,有的有心电图改变,有的无心电图改变。本文旨在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与心电图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文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30例,均为男性,为本干休所体检发现高血压的离休老干部,符合1999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晨峰血压及冠脉病变程度关系。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采集空腹静脉血、动态血压测量及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病变程度,并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78例参与本研究,男性占70.2%,年龄27~74岁,以51~74岁为主,占66.9%;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62.9%,BMI≥24.0占27.5%;吸烟者占36.0%,糖尿病患者占30.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平均分为(67.21 ± 13.25),24 h收缩压平均为(145.53 ± 8.35)mmHg,舒张压平均为(106.50 ± 10.19)mmHg,晨峰血压平均为(27.25 ± 8.37)mmHg。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BMI、吸烟情况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或不伴糖尿病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 h平均收缩压、血压晨峰值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148.93 ± 8.11)mmHg、(30.39 ± 8.29)mmHg和(70.02 ± 16.30)分,明显高于B组的(143.03 ± 9.20)mmHg、(25.10 ± 9.10)mmHg和(63.10 ± 14.29)分(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回归系数=0.205)、晨峰血压(标准回归系数=0.243)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4 h平均收缩压和晨峰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应重视不同疾病患者并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文献对老年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近些年各学者对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发现,高血压与脑卒中具有直接的关系,昼夜节律失常及昼夜血压降低率低是主要表现,在临床应做好观察与治疗.结论: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在临床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已提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既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在上海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都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的相关性,为后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无血压晨峰)和观察组(60例,有血压晨峰)。比较两组患者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LVEDD、IVST、LVPWT、LVMI及血清BUN、SCr、Cys-C、GFR、尿mAlb、α1-M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压晨峰与心室重塑、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有无脑出血病史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日间和夜间的血压变异性。结果观察组中33例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日间和夜间的血压变化幅度较大,组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34例无脑出血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的日间和夜间血压的变化幅度较小,组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脑出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Research shows elevated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in midlife to be linked to impair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old age.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if this association extends to younger age group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a range of cognitive abilities in middle aged men and women. METHODS: Data are from the Whitehall II study. Measures of blood pressure were obtained at baseline (1985-1988) and two subsequent phases of data collection (1991-1994 and 1997-1999). Cognitive function (memory test, AH 4-I, Mill-Hill, phonemic and semantic fluency) was assessed (1997-1999) when participants (N = 5,838) were aged 46-68 years old. RESULTS: Results show a small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both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dependent of age, education, employment grade, smoking status, alcohol consumption,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diagnoses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imilar associations were seen with prospective and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The effect of hypertension was stronger in women, and stronger for cognitive measures assessing executive function. CONCLUSION: Expanding on previous studies on older participants,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poor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及最佳的血压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3月~7月进行体检的长期居住广州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9例,对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和心率,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随着高血压分级升高而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组的左室肥厚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血压控制在130~139/70~79 mm Hg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最低。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较高,130~139/70~79 mm Hg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最佳的血压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高血压提出建议。方法随机选择血压控制稳定者与血压控制不稳定者各150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有家族史、盐摄入量高、并发高血脂和与发现高血压时BMI增加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危险因素;知晓高血压危害、经常测量血压、食用低钠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好、规律服药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保护因素。结论血压控制与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取量、血脂、生活行为、遵医行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高血压、抑郁与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共收集207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抑郁组、高血压合并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查,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的评定,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抑郁老人中独居比例较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的注意力和计算力明显下降(P〈0.01),单纯抑郁组的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明显下降(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抑郁组的MMSE总分、定向力、回忆力、语言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抑郁组比较,高血压合并抑郁组的注意力和计算力明显降低(P〈0.05)。抑郁患者的MMSE得分与HAMD得分呈负相关(r=一0.706,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抑郁及高血压合并抑郁均为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人高血压和抑郁均会引起认知功能的减退,高血压合并抑郁者认知功能减退更为严重,抑郁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有效的控制高龄老人的血压和抑郁状态,可能有助于降低其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剂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荆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北京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4 h DCV,dDCV,nDC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ET,NO,eNOS,IMT及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IM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O,eNOS及FM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但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疗效更为理想。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高血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出发了解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9家乡镇卫生院的建档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目前血压控制情况使用描述性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参与高血压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记录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0.3%,民族(OR = 4.823,95%CI:1.413~22.313)、性别(OR = 0.463,95%CI:0.266~0.796)、距离卫生院的距离(OR = 2.394,95%CI:1.205~4.847)和患病时间(OR = 2.312,95%CI:1.132~4.844)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访谈发现影响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基本药物配置不足、健康教育效果甚微、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和患者健康意识的缺失。结论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乡镇卫生院应合理优化卫生院人力资源和基本药物目录,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评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并探讨其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与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高血压患者456人,平均年龄65.68±9.41岁,男性233(51.10%)人。血压正常组216(47.37%)人,血压异常组240(52.63%)人;血压正常组的症状管理效能(7.35±2.13分)和疾病共性管理效能(6.63±2.64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6.63±2.64和6.9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正常组的认知症状管理(1.41±0.95分)和与医生沟通(2.49±1.06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1.13±0.92和2.10±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效能(OR=0.877,95%CI:0.781~0.986,P=0.028)、疾病共性管理效能(OR=0.885,95%CI:0.784~0.999,P=0.048)、认知症状管理(OR=0.671,95%CI:0.489~0.919,P=0.013)和与医生沟通(OR=0.706,95%CI:0.555~0.900,P=0.005)均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血压控制间存在关联,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更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