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新修禁毒条例实施前后,既往吸毒人员受公安动态管控系统影响情况,帮助进一步完善落实新禁毒条例。方法条例出台前2010年及出台半年后2012年,分别选取云南、广西34个县成功戒毒3年以上既往吸毒人员为对象,知情同意后问卷收集条例出台前后公安执法情况,对即对既往吸毒人员生活心理影响等,Epi Data建立数据库,随机抽取10%核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条例出台前后分别调查200例及324例,公安机关询问和尿检分别为200例(100.0%)、103例(31.8%),戴手铐后尿检53例(26.5%)、25例(24.3%),曾接受不文明执法85例(42.5%)、24例(23.3%),条例出台前后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禁毒条例出台后,既往吸毒人员受动态管控系统影响询问和尿检情况逐渐减少,公安文明执法情况不断改善,但仍需加强新禁毒条例的宣传及培训,完善执法管理并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分析已故吸毒人员的死亡原因,为降低吸毒人群死亡率后续活动提供依据。方法:云南、广西17县为调查点,立意抽样,通过对死者家属或亲友问卷调查,回顾收集2009年以来,3 a死亡吸毒人员相关人口学信息、吸毒史、死亡原因等。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88名死亡吸毒人员,其中男性占83.3%;年龄为:37.4 a±s 5.7 a;187人使用毒品为海洛因(其中1人漏答),46.5%吸毒人员死于吸毒注射过量,24.1%死于艾滋病,注射吸毒方式是吸毒过量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为1.445。结论:吸毒人员多中年死亡,注射吸毒过量及艾滋病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吸毒过量预防宣传培训及扩大过量急救可及性,增加吸毒人员入组抗病毒治疗将有效降低吸毒人员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沙市芙蓉区社区普通居民和吸毒解教人员对吸毒和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评估“无毒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方法:自拟调查问卷,调查470例芙蓉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和1185例社区普通居民对吸毒和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结果:92.7%的普通居民知道“毒品对个人和家庭危害很大”,4.0%认为“毒品虽可成瘾,但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3.3%的从未听说过毒品;吸毒解教人员首次吸毒前对毒品的认知分别为“毒品对个人和家庭危害很大”者18.7%、“毒品虽可成瘾,但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者34.5%和从未听说过毒品者46.8%;普通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98.8%,正确知晓率为94.4%;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为86.5%,正确知晓率为75.5%;电视、广播或报纸是毒品和艾滋病知识的第一来源,其它来源有学校或社区、书本等。结论:芙蓉区社区普通居民对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基本清楚,抵制毒品意识较强,好于吸毒解教人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吸毒成瘾认定中应该执行医学标准还是执法标准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估吸獉獉毒人员成瘾认定的医学标准和执法标准之间的符合度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拟吸毒成瘾诊断调查量表和獉獉访谈提纲,对全国8个省市的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及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1615名毒品滥用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22. 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毒品滥用人员因吸毒第二次被公安机关查获的獉獉时间间隔为58个月;其中达到医学成瘾标准的比例为73. 5%,严重成瘾者的比例为41. 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獉獉示吸毒人员因吸毒第二次被公安机关查获时平均吸毒时间已近五年,大部分已经达到医学成瘾标准,此结果为吸毒成瘾认定办法的完善和公安实践办案方法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吸毒人员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描述大连市的吸毒人员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吸毒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研究预防吸毒的有效办法.方法:通过比对大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档案,对1998年-2003年6月收治的强制戒毒人员2193人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为吸毒的高危人群,吸食的毒品种类以摇头丸(苯丙胺类兴奋剂)和K粉(氯胺酮)为主,与娱乐业有关,城乡差别明显;估计大连市的吸毒人员总数为21930人,在今后的3年~5年内将以15%~30%的速度增长.结论:应加大对毒品的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加强"无毒社区"的建设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开展有效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于传华 《安徽医药》2013,34(3):328-331
目的探讨吸毒人员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变化及吸毒人员发生营养不良有关机制。方法采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对100名吸毒人员进行营养评估。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0名吸毒人员和25名对照组血清中leptin水平。结果 60名海洛因吸食者营养不良40例(66.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19例(31.7%),营养良好1例(1.6%)。40名冰毒吸食者营养不良24例(60.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9例(22.5%),营养良好7例(17.5%)。有无营养不良风险与毒品的种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吸毒人员血清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海洛因吸食组高于冰毒吸食组(P=0.000);营养不良组高于无营养不良组(P=0.00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组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0.000)。结论吸毒人员血清leptin水平改变,可能参与吸毒人员营养不良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前的吸烟和饮酒情况;首次吸毒和首次静脉注射毒品及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等。结果: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既往共用器具注射吸毒者占59.5%(303/509)。近3个月有新的共用器具注射毒品伙伴者占17.3%(88/509);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者占14.9%(76/509);近3个月33.2%(169/509)的调查对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直接共用者占27.9%(142/509),间接共用者占23.2%(118/509)。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OR=1.77,95%CI:1.07-2.91)和文化程度(OR=0.31,95%CI:0.15-0.64);与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近6个月工作(OR=0.57,95%CI:0.38-0.86)、年收入(OR=0.58,95%CI:0.38-0.86)和15a以前开始吸烟(OR=1.79,95%CI:1.18-2.72);与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民族(OR=0.58,95%CI:0.37-0.92)和近6个月工作(OR=0.61,95%CI:0.40-0.92)。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比例高;年龄、文化程度、稳定的工作和年收入及15a以前开始吸烟与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有关。提示:推广高危行为干预和强化个体化降低毒品危害咨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当前吸毒人员对毒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途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所2013年3月至5月因吸毒到我所代执行拘留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结果:完全知道海洛因、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大麻等是毒品,并知道它们能成瘾的占35.3%,知道海洛因是毒品,并知道能成瘾,其它不是毒品的占15.3%,知道海洛因、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大麻等是毒品,并知道海洛因能成瘾,其它不会成瘾的占42.0%,完全不知道海洛因、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大麻等是毒品的占7.3%。在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这一问题,有46.7%选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有38.0%的人选中"听周围人讲",有27.39%选中"政府部门宣传",有4.0%选中"其它"。结论:吸毒人员对传统毒品海洛因的认识和危害相对比较全面,而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和危害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了解毒品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来源于他人相告,对政府的禁毒宣传教育知晓了解的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西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广西西部地区三县一市的478例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在478例吸毒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250例,HIV感染率为52·30%。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其中有静脉注射毒品史者的HIV感染率远高于非注射者(67·87%/4·27%,P<0·001),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者高于无共用者(70·08%/29·92%,P<0·001);有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者HIV感染率高于无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者(66·98%/40·3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广西百色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高危因素;也存在性行为传播的危险性。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艾滋病病毒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社区静脉注射吸毒人员(IDUs)高危注射行为情况,为下一步加强边境地区跨境吸毒人员综合干预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2009年在云南2个边境县,采用滚雪球方法选取社区内跨境缅甸籍和中国籍IDUs,知情同意后,采用自行设计并经预测试的双语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血清学检测.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高危行为等.数据采用Excel2003建库录入,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地共调查249例吸毒人员,其中中国籍100例,缅甸籍149例.20.0%中国籍及10.1%缅籍IDUs上月注射时有共针现象,中缅IDUs的HIV感染率分别为32.0%、19.5%.两地吸毒人员上月注射时是否共用针具、或共用过毒品稀释溶液或容器及上次注射使用新针具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控制边境吸毒人员HIV感染传播,加强跨边境吸毒人员的综合干预,特别是边境中国吸毒人员的综合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湖南省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特征,为药物滥用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5年-2009年《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收集的数据。结果:近5 a资料反映,汉族、男性、青壮年、家庭不稳定者、无业或个体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为药物滥用高危人群;滥用的主要物质为海洛因,每年均占90%以上;2006年以来,丁丙诺啡滥用均占第二位;2009年安定滥用占第三位,氯胺酮占第四位,甲基苯丙胺占第五位;满足好奇感、追求欣快/刺激是5 a中滥用毒品占前两位的原因;2005年和2006年占滥用原因比例较高的解除戒断症状,在2007年-2009年中已消失;2007年后选择无固定场所和注射滥用比例上升迅速;药物来源占前两位的是黑市和同伴提供;多数为一次以上参加脱毒治疗者。结论:5 a的监测数据反映了湖南省的药物滥用流行情况;预防和监管为主,治疗和监测为辅,可有效遏制药物滥用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中小学生吸烟饮酒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烟、酒使用情况,为预防控制该类不良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对浙江省992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9147份,有效率为92.2%;被调查对象中尝试过吸烟者占16.7%,尝试过饮酒者占56.4%;11.6%的学生在13 a前就尝试过吸烟,43.2%的学生初次饮酒年龄小于13 a。结论:浙江省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烟酒使用情况,而且趋于低龄化,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建议根据性别、年龄等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烟酒使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851例住院酒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酒依赖和酒相关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 :收集 1991年 - 2 0 0 1年北京安定医院全部诊断为酒依赖和 或酒相关精神障碍的住院病历 ,制定调查记录表格 ,对调查纪录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诊断为酒依赖和 或酒相关精神障碍的住院病历 85 1份 ,占我院总住院人数的 3 33% ( 85 1 2 5 5 4 0 )。自 1996年 ,住院构成比有所增加 ,分别为 :1997年 4 2 7% ( 93例 ) ,1998年 4 0 8% ( 90例 ) ,1999年 3 89% ( 82例 ) ,2 0 0 0年 4 0 2 % ( 94例 )和 2 0 0 1年 4 0 3% ( 10 3例 )。男∶女 =93 4 5∶1。发病年龄为 4 1 38a±s 8 5 6a。诊断为戒断综合征4 5 8例 ( 5 3 82 % ) ,震颤谵妄 12 5例 ( 14 6 9% ) ,伴幻觉 2 85例 ( 33 4 9% ) ,伴妄想 2 14例 ( 2 5 15 % )。治疗措施主要为 :地西泮替代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和匿名戒酒互助 12步法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的占 6 0 % ( 5 16例 ) ,好转占 35 % ( 2 91例 ) ,死亡 1% ( 5例 )。结论 :酒相关精神障碍住院比率近 5a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住院诊断以戒断综合征、酒相关幻觉妄想症为主  相似文献   

14.
田舍三节叶峰是月季的重要食叶害虫。田间世代重叠。在广东广州,室内饲养年1~9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茧内越冬。卵单个地产于嫩梢组织内,6~12d孵化。幼虫5~6龄,历期8.5~18.0d。幼虫早期群聚,末期分散,老熟时下地入土结茧。蛹期8~13.5d。老熟幼虫常滞育。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和交卵。成虫寿命1.5~9.5d。两性或孤雌生殖。 对2~4龄幼虫喷洒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剂、75%辛硫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氯氰菊酯乳剂、50%乐果乳剂以及40%氧化乐果乳剂的水剂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云南甘草次皂甙和云南甘草皂甙元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从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中分离得到的另二个新三萜类成分,云南甘草次皂甙D(glyyunnanprosapogenin D)(Ⅴ)和云南甘草皂甙元F(glyyunnansapogenin F)(Ⅸ)的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云南甘草次皂甙D(Ⅴ)的结构为oleana-11,13(18)-dien-29-oic acid,3β,21α-di-(O-β-D-glucuronic acid)pyranoside;云南甘草皂甙元F(Ⅸ)的结构为3β,24-dihydroxy-16-oxo-oleana-11,13(18)-dien-30-oic acid。此外,本文还对云南甘草皂甙元C,E,F和马其顿酸等具齐墩果烷-11,13(18)-二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情况 ,为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2年 -2000年上海地区收治的23730例自愿和强制戒毒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上海地区吸毒群体除具有青年男性、未婚、初中文化程度、无业闲散人员占多数等特征外 ,近年来呈现以下流行特征 :(1)吸毒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2)18a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上升速度明显 ;(3)女性吸毒人数急剧增加 ;(4)多药滥用严重 ,毒品种类呈多样化 ;(5)吸毒引发的犯罪呈上升趋势 ;(6)吸毒者中合并躯体疾病比例逐年增高。结论·· :上海地区药物滥用趋势严重 ,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很大危害。加强毒品危害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的教育刻不容缓 ,提高戒毒质量 ,降低毒品危害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早晚季稻共77个品种采取人工和自然光长共15级处理,除1981年中季种植外,于1980~1987年早晚两季种植合共进行8年17季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对日长反应实际存在有早稻的无感与弱感,晚稻的强感与极强感共4个类型,按品种对光温联应可分为无感光、弱到中感温,弱感光、中感温,强感光、中感温和极强感光、中到强感温四个类型。同时建立了各代表类型品种最优回归方程式,极强感光型具有严格的出穗临界日长,超过此日长不能抽穗,强感光型品种则随着叶龄增大对日长要求放宽。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工作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甘肃省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经验,探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制,为建立和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方法和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座谈和社区实地调研的方式,在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等已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社区,对禁毒专干、综治员、社区/街道/居委会负责人、参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吸/戒毒人员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是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其主要经验包括:(1)党委政府重视社区禁吸/戒毒工作,将禁吸/戒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内容并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实行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2)调查地区张掖市甘州区、酒泉市肃州区以及定西市安定区建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工作机制、组建了专门的社区工作队伍(禁毒专干)、制定了社区吸/戒毒人员帮教、管理办法,通过综合性的帮教、干预措施使得上述三个地区的吸毒人员戒毒后戒断保持3a以上不复吸比例分别达到了43.5%、37.4%和46.0%;(3)问题及薄弱环节:经费投入不足,不同地区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队伍力量差异较大。结论:(1)党委政府重视是做好社区禁吸戒毒工作的基础;(2)建立有效的吸/戒毒人员社区管理机制和模式是有效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保障;(3)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及工作流程,实现戒毒/康复各环节的"无缝连接"是甘肃社区工作的主要经验;(4)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配备、配比不足,社区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不足。  相似文献   

19.
1294例戒毒者戒毒动机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294例戒毒者戒毒动机状况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状况戒毒者的戒毒动机特点,为寻找有效的戒毒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戒毒动机问卷调查不同状况戒毒者戒毒动机,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F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结果:戒毒动机总分4.01±s0.55(全距为1-5分);避吸内部动机(4.34±s0.66)是戒毒动机最主要形式,其次是趋戒内部动机;女性戒毒动机强过男性(t=4.722,P<0.001);已婚者高过离异者,离异者强过未婚者(F=4.949,P<0.01);自愿戒毒者的戒毒动机(4.22±s0.52)强过强制戒毒者(3.94±s0.62)(t=4.288,P<0.000);随着年龄的增高,戒毒动机逐渐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F=4.675,P<0.01);戒毒2次的戒毒动机总分最高,以后随着戒毒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弱,吸毒2a戒毒动机亦最高,6-10a最低,其他得分接近,但以上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高中文化程度戒毒动机总分最高,小学、初中与大学相同或者相似,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以戒毒动机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显著变量有3个:性别、年龄、吸毒年限。结论:戒毒者戒毒动机较强,分量表避吸内部是戒毒动机最主要形式;性别、婚姻状况、戒毒模式和不同年龄对戒毒动机有显著性影响,吸毒年限、戒毒次数与文化程度对戒毒动机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