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MRI征象,评价ANFH的分期。方法52例双侧股骨头行低场MRI和和X线片检查,部分行CT检查,并将ANFH的影像学分期进行了和对比。结果(1)52例(66个股骨头)中,双侧15例,单侧37例。其中18个(27%)X线平片为阴性。(2)将ANFH的Mitchell分型与Hungerford分期列于对应表中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型和B型与0—Ⅱ期之间,C型和D型与Ⅲ、Ⅳ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P〈0.005)。(3)Ⅲ,Ⅳ期ANFH合并积液量比0—Ⅱ期明显多。结论低场MRI可准确的显示早期ANFH的病变范围,程度及信号特征。ANFH的MRI分型与影像学分期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且低场MRI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干CT及X线平片。因此临床上凡是有髓部疼痛、功能障碍、长期饮酒及服用类固醇激素者检查都应进行MRI检查,力求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及CT在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138髋中,X线平片正常,全部行CT、MRI检查,3例(6髋)全部为阴性,11例(17髋)为Ⅲ~Ⅳ期ANFH。55例(72髋)确诊为早期ANFH。其中Ⅰ期18髋,MRI:T1WI表现为小斑片状及线样低信号,及股骨头及颈部的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Ⅱ期54髋,CT主要表现为股骨头的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MRT表现为线样征及囊状长T1长T2信号,其中有45髋出现髋关节腔积液。比较CT、MRI对早期ANHF的阳性检出率;分别约72%和85%,MRI略优于CT。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出早期ANFH,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特别是早期坏死较为可靠且必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征象,并比较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检查和治疗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109个股骨头坏死,分别进行CT与MRI影像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和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病例证实I-Ⅱ期股骨头坏死共计57个,CT检查显示28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29髋发现局部囊变及斑片状或条带状高密度硬化等征象。MRl检查均显示为不等的线状或片状高信号,并伴有少量关节腔积液。Ⅲ期:31个股骨头坏死,CT检查显示有29髋骨小梁缺失和细小囊性变形成,而MRl检查显示31髋骨小梁缺失,部分呈长Tl、T2信号。股骨头塌陷21例,CT检查发现19例,MRl检查发现21例。结论 MRI是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准确、有效手段,可提供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均优于CT,是临床股骨头坏死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与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58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及CT表现,所收集病例均同期行SPECT及CT检查。结果 CT确诊36例5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Ⅱ期23个,Ⅲ期27个,可疑4例4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外4例4个股骨头表现正常;SPECT全部确诊,其中Ⅰ期8个,Ⅱ期23个,Ⅲ期27个。结论 SPECT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明显优于CT(P < 0.05),二者在Ⅱ期和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螺旋 CT 与低场 MRI 影像表现,探讨对其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 51 例 90 髋高危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螺旋 CT 与低场 MRI 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其影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螺旋 CT 与低场 MRI 对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阳性率分别为 82.2% 和 93.3%.结论: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具有特征性的 CT 及 MRI 表现,能够较敏感的检出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且 MRI 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稍高于 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CT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共71个部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2个为Ⅰ期,25个为Ⅱ期,34个为Ⅲ期,因患者都为高龄,故均进行手术治疗,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均符合CT表现,CT诊断率为100%。结论: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其可在疾病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ANFH患者的17只髋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继而分别每支血管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供血动脉内共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15~25万u、丹参40ml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mg;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示Ficat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的血管造影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医院诊治的9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比较CT与MRI对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对股骨头坏死Ⅰ期及不同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MRI检查诊断并临床随访的45例早期(0-Ⅱ期)ANFH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MRI检查发现早期(0-Ⅱ期)ANFH表现为股骨头软骨板及软骨下骨质信号异常,骨髓水肿、关节囊积液并见特征性的双线征。结论 MRI检查对早期(0-Ⅱ期)ANFH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陆煜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72-2873,2875
[目的]比较X线平片与CT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于我院骨科诊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9~69岁,平均36.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或磁共振检查确诊。患者入院后先拍摄双侧髋关节X线正位片,然后行双侧股骨头CT检查,采用设备为GE公司LightSpeed64排螺旋CT机,全面观察病变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大小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Froberg等提出的分期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72侧股骨头中,CT共发现47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为65.3%(47/72),明显高于X线平片(29侧,40.3%)(P﹤0.05)。②CT则共检出Ⅰ期股骨头坏死9侧(12.5%),Ⅱ期股骨头坏死13例(18.1%),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CT对Ⅲ期、Ⅳ期、Ⅴ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分别为19.4%、8.3%和6.9%,与X线平片的检出率相比(18.1%、8.3%、6.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病变检出率高,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振彦  吴海燕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37-138
我院自1989~1998年应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膜或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24例。平均随访3.5年,优良率75%,FicatⅠ期优良率100%,Ⅱ期优良率83.3%,Ⅲ期优良率71.4%,Ⅳ期优良率为0。术后3个月内骨膜移植者肌骨头塌陷2例,3~6个月内骨瓣移植者股骨头塌陷4例。本手术适于Ⅰ、Ⅱ、Ⅲ期病变患者,愈是病变早期,疗效愈好。骨膜移植较骨瓣移植新骨生成快,但其早期抗股骨头塌陷差。应适当延长骨膜移植术后皮牵引时间,适当延迟骨瓣移植术后负重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疑有股骨头坏死的58例进行扫描.结果:52例患者中发现81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不规则形状骨密度增高影,骨小梁增粗变形,55个股骨头内出现囊变,24个股骨头碎裂变形,34个股骨头合并关节腔内积液.结论:CT分辨率高,其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比传统X线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6月就诊的45例临床确诊AS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表现为:骨质侵蚀、虫蚀样破坏,囊变、周围骨硬化等,对于病变征象,X线与CT显示基本相同,但是CT对细微结构显示清楚,能更直观的反映病变的范围及关节间隙的改变,其中Ⅰ、Ⅱ级X线诊断15例,CT诊断30例,Ⅲ、Ⅳ级X线诊断22例,CT诊断15例,Ⅰ、Ⅱ级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关节面模糊、骨质侵蚀、破坏、囊变、骨质硬化是AS的早期征象,CT对病变细节显示更清楚对早期病变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ANFH患者的53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20万u、丹参10ml及川芎嗪20mg;术后保留导管于动脉内,经导管每日注入同剂量的药物及肝素钠4500u,连用3天后拔管,治疗后复行股动脉DSA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DSA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5),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16个月(平均9.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根据Robson分期标准,诊断肾癌Ⅰ期4例,Ⅱ期6例,Ⅲ期8例,Ⅳ期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是93%.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的诊断中有明显优越性,确诊率高,是肾癌检查的首选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1990年10月至1992年3月收治的35例、39个髋骨股骨头无菌坏死(ANFH)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岁(年龄为31~66岁)根据Ficat分期:Ⅰ期8个髋,Ⅱ期11个髋,Ⅲ期12个髋,Ⅳ期8个髋。详细询问病人如下情况:初发病时症状特点,首诊为何病,多长时间后确诊。并作如下检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e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痫,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进而防止股骨头塌陷,恢复关节功能X线摄片、CT、MRI是其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应用较晚,但MRI对ANFH的早期诊断最敏感、最特异,敏感性达到100%本文收集一组早期ANFH病例,共25例,30个股骨头,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进一步明确早期ANFH的MRI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疑有股骨头坏死的58例进行扫描。结果:52例患者中发现81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不规则形状骨密度增高影,骨小梁增粗变形,55个股骨头内出现囊变,24个股骨头碎裂变形,34个股骨头合并关节腔内积液。结论:CT分辨率高,其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比传统X线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彭虹  闵朋 《职业与健康》2014,(20):3006-3008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MRI)信号表现与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30例,都进行了X线检查、CT检查与MRI检查,同时采用截骨术进行治疗,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X线与CT显示的股骨头形态改变遵循囊变、坏死-密度增高-股骨头变扁、塌陷的规律。MRI表现股骨头不变形56例,股骨头硬化缘环绕坏死区40例,软骨下完整性破坏34例。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8%,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MRI信号分期的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预后优良率越低,呈现负向相关性(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的MRI诊断能提供更好的诊断信息,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MRI信号表现能有效判断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检查能明确直肠癌的病变大小、范围、外侵、周围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情况.CT分期整体准确率为86.1%,Ⅰ~Ⅱ期为78.6%,Ⅲ期为88.2%,Ⅳ期为100%.结论:CT检查直肠癌对手术前分期、分析能否手术及制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